【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针灸临床实验中的安慰针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灸治疗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针灸临床实验中的安慰针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安慰针灸针具的提出在1998年国际性医学杂志Lancet发表的一篇以”针灸针具”的研究报告中,它的设计是针头为钝圆,模仿针刺深度而不刺入皮肤的安慰针法。目前此法在针灸研究的临床试验中被广泛应用。现有的安慰针治疗装置较为简单。在施针过程中,患者容易辨别出,针灸针是否刺入皮肤内。从而导致安慰针的治疗的成功率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针灸临床实验中的安慰针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安慰针治疗的成功率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针灸临床实验中的安慰针,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外壳的内部在隔板的上方设置有电池仓,所述外壳的内部侧壁在隔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中间体,所述外壳的内部在隔板和中间体之间的腔室中设置有推板,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针灸临床实验中的安慰针,包括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有隔板(11),所述外壳(2)的内部在隔板(11)的上方设置有电池仓(12),所述外壳(2)的内部侧壁在隔板(1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中间体(16),所述外壳(2)的内部在隔板(11)和中间体(16)之间的腔室中设置有推板(10),所述推板(10)和中间体(16)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7),所述中间体(16)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置针台(17),所述置针台(17)向下设置有安慰针体(3),所述置针台(17)的下部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另一端和外壳(2)的内壁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针灸临床实验中的安慰针,包括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有隔板(11),所述外壳(2)的内部在隔板(11)的上方设置有电池仓(12),所述外壳(2)的内部侧壁在隔板(1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中间体(16),所述外壳(2)的内部在隔板(11)和中间体(16)之间的腔室中设置有推板(10),所述推板(10)和中间体(16)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7),所述中间体(16)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置针台(17),所述置针台(17)向下设置有安慰针体(3),所述置针台(17)的下部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另一端和外壳(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2)的内壁在置针台(17)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触点(25),所述外壳(2)的下端设置有通孔(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针灸临床实验中的安慰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上端设置有电池盖(13),所述隔板(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极弹簧(15),所述电池仓(12)内设置有锂电池(14),所述锂电池(14)的一端和电池盖(13)接触,所述锂电池(14)的另一端和电极弹簧(15)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针灸临床实验中的安慰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侧壁在第一弹簧(7)处设置有滑槽(6),所述推板(10)的侧壁通过滑槽(6)延伸出柄固定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槽(6)的一侧等距离设置有侧边槽(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针灸临床实验中的安慰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置针台(17)的中设置有空腔且空腔中设置有安慰针体(3),所述安慰针体(3)的外围设置有第二弹簧(21),所述第二弹簧(21)的一端抵住置针台(17),所述第二弹簧(21)的另一端抵住安慰针体(3)的尾端,所述推板(10)的下端中部设置有导杆(8),所述导杆(8)的下端贯穿中间体(16)并抵住安慰针体(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针灸临床实验中的安慰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置针台(17)的背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