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五邑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捕虫装置、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387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捕虫装置、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其中智能捕虫装置包括有电动导轨的机架、沿电动导轨移动的诱虫带安装部、包括拍摄设备和图像处理模块的图像识别组件和判断器,诱虫带安装部能自动更新诱虫带。能主动捕抓害虫,且避免了未到更新时间诱虫带已粘满而使捕虫效果下降的问题,也避免了到更新时间诱虫带依然有大面积未使用而造成浪费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捕虫装置、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设备,特别是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捕虫装置、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害虫蚕食农作物,影响农作物收成,对农业的危害巨大。目前治理害虫的一种方法是通过诱虫带捕捉害虫。但现在的诱虫带安装设备具有以下的缺点:诱虫带往往需要人工定期更换,费时费力;由于是人工定期更换,诱虫带如果已经粘满害虫但未到更换时间,则粘满害虫的诱虫带并不能达到好的粘虫效果,或诱虫带还没用完就被用户更换,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智能捕虫装置、方法及存储介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智能捕虫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驱动诱虫带移动;拍摄所述诱虫带的图片;根据所述诱虫带的图片得到第一信号;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判断所述诱虫带是否需要更新,若需要则发出第二信号;根据所述第二信号更新所述诱虫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智能捕虫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更新所述诱虫带的过程中,判断得所述诱虫带已全部使用完,则将整个所述诱虫带更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根据所述诱虫带的图片得到第一信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校正所述诱虫带的图片;计算有效诱虫带比例,计算式子如下:η=M/N,式中M为颜色为诱虫带原色的像素数量,N为诱虫带总像素数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校正所述诱虫带的图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几何纠正所述诱虫带的图片;对所述诱虫带的图片作去除杂边处理;对所述诱虫带的图片作去除杂色处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捕虫装置,应用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智能捕虫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有电动导轨;诱虫带安装部,所述诱虫带安装部上安装有诱虫带,所述诱虫带安装部能沿所述电动导轨移动;图像识别组件,所述图像识别组件包括拍摄设备和图像处理模块,所述拍摄设备用于拍摄所述诱虫带的图片,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诱虫带的图片得到第一信号;判断器,所述判断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判断所述诱虫带是否需要更新,若需要则发出第二信号;其中,所述诱虫带安装部接收第二信号后更新所述诱虫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所述诱虫带是双面诱虫带,所述诱虫带安装部沿所述电动导轨来回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所述拍摄设备安装在所述诱虫带安装部上,随所述诱虫带安装部一同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所述诱虫带安装部包括固定轴、第一转动轴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诱虫带的未使用部分安装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诱虫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轴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进而更新所述诱虫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所述诱虫带安装部还包括第二转动轴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诱虫带的防粘纸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转动轴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进而撕下所述防粘纸。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可执行指令能被计算机执行,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智能捕虫装置的控制方法。上述方案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使用该智能捕虫装置,诱虫带安装部驱动诱虫带运动,从而主动将害虫粘到诱虫带上,通过设置机架的位置,则能使诱虫带沿电动导轨移动,同时通过害虫多的区域和害虫少的区域。另外,利用图像识别组件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诱虫带的图片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信号。判断器根据图像识别组件的第一信号判断是否需要更新,若判断结果为需要更新,则发送第二信号至诱虫带安装部。诱虫带安装部接收到第二信号则更新诱虫带,实现了自动识别和自动更新,无需人工定期手动更新,避免了未到更新时间诱虫带已粘满而使捕虫效果下降的问题,也避免了到更新时间诱虫带依然有大面积未使用而造成浪费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捕虫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图1中的诱虫带安装部的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智能捕虫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提供了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捕虫装置,包括:机架100,机架100设有电动导轨110;诱虫带安装部200,诱虫带安装部200上安装有诱虫带,诱虫带安装部200能沿电动导轨110移动;图像识别组件300,图像识别组件300包括拍摄设备310和图像处理模块,拍摄设备用于拍摄诱虫带的图片,图像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诱虫带的图片得到第一信号;判断器,判断器用于根据第一信号判断诱虫带是否需要更新,若需要则发出第二信号;其中,诱虫带安装部200接收第二信号后更新诱虫带。在该实施例中,对于一个田区,存在着害虫或多或少的区域;若是人工定期更换,对于害虫多的区域,诱虫带会很快就粘满害虫;对于害虫少的区域,则到了更换时间,诱虫带会容易还有大片区域还没粘害虫。使用该智能捕虫装置,诱虫带安装部200驱动诱虫带运动,从而主动将害虫粘到诱虫带上,通过设置机架100的位置,则能使诱虫带沿电动导轨110移动,同时通过害虫多的区域和害虫少的区域。另外,利用图像识别组件300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诱虫带的图片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信号,判断器根据图像识别组件300的第一信号判断是否需要更新,若判断结果为需要更新,则发送第二信号至诱虫带安装部200。诱虫带安装部200接收到第二信号则更新诱虫带,实现了自动识别和自动更新,无需人工定期手动更新,避免了未到更新时间诱虫带已粘满而使捕虫效果下降的问题,也避免了到更新时间诱虫带依然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智能捕虫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驱动诱虫带移动;/n拍摄所述诱虫带的图片;/n根据所述诱虫带的图片得到第一信号;/n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判断所述诱虫带是否需要更新,若需要则发出第二信号;/n根据所述第二信号更新所述诱虫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捕虫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驱动诱虫带移动;
拍摄所述诱虫带的图片;
根据所述诱虫带的图片得到第一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判断所述诱虫带是否需要更新,若需要则发出第二信号;
根据所述第二信号更新所述诱虫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捕虫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更新所述诱虫带的过程中,判断得所述诱虫带已全部使用完,则将整个所述诱虫带更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捕虫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诱虫带的图片得到第一信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校正所述诱虫带的图片;
计算有效诱虫带比例,计算式子如下:η=M/N,式中M为颜色为诱虫带原色的像素数量,N为诱虫带总像素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捕虫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校正所述诱虫带的图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几何纠正所述诱虫带的图片;
对所述诱虫带的图片作去除杂边处理;
对所述诱虫带的图片作去除杂色处理。


5.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智能捕虫装置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设有电动导轨;
诱虫带安装部,所述诱虫带安装部上安装有诱虫带,所述诱虫带安装部能沿所述电动导轨移动;
图像识别组件,所述图像识别组件包括拍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京玲欧涛林燕龙王天雷劳耀东
申请(专利权)人:五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