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高效金蒲桃综合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3848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态高效金蒲桃综合种植方法,包括S1,选种、S2,育苗、S3,苗圃管理、S4,移栽管理、S5,水肥一体化管理、S6,病虫害防治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选择适宜金蒲桃种植的种植地,并对育苗过程中的科学处理以及种子的科学化种植,使得金蒲桃的种子发芽率稳定维持在92%以上,在幼苗成长的过程中,对苗圃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幼苗的存活率,种植过程中配套有针对金蒲桃病虫害防治的综合技术体系,可以对金蒲桃进行病害和虫害的综合化高效治理,减少农药的使用,提升金蒲桃成品存活率的同时,也更好的响应绿色种植的口号,配合水肥一体化技术,建成可供参考的金蒲桃栽培技术高效应用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高效金蒲桃综合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蒲桃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生态高效金蒲桃综合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金蒲桃,叶对生、互生或丛生枝顶,披针形,全缘,革质,叶表光滑,搓揉后有番石榴气味,新叶带有红色。聚伞花序,顶生或枝梢叶腋开花,初开时色彩黄绿,随时间转为黄色,近凋谢时为金黄色。虽说是花,其实是一丛丛金黄色的蕊。没有花瓣的遮挡,丝丝放射的花蕊更加别致。其全年有花,盛花期为每年11月到次年2月,开花后容易结果,果为蒴果,果实有宿存的雌蕊,全年有花,盛花期为每年11月到次年2月,果为蒴果,果实有宿存的雌蕊。金蒲桃株型挺拔,植株长势强,叶色亮丽,开花时节正值冬季,花量繁多,满树金黄,极其壮观,为冬季营造了一道靓丽的景观。然而现在国内针对金蒲桃种植鲜有记载,从最初的种植地选择到育苗均缺少相关的技术指导,使得金蒲桃种植过程中秧苗的存活率较低,且金蒲桃在种植过程中,对金蒲桃施肥不能做好水肥一体化和病虫害高效防治,导致金蒲桃不能进行规模化种植,并且成品的长势也得不到保证,导致金蒲桃的观赏性也较为低下,经济性较低,因此金蒲桃在国内的种植推广存在较大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高效金蒲桃综合种植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金蒲桃种植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高效金蒲桃综合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种:选取优质成熟果实,晾晒脱壳后,筛选表皮无破损,颗粒均匀的种子备用;S2,育苗:r>将种子用2%氢氧化钠溶液浸泡种子,然后清水洗净后做播种前准备,处理后种子即采即播,土壤基质要求肥沃、疏松、潮湿,以微酸性砂质土为最适宜,播种前用5‰高锰酸钾溶液淋地消毒,2周左右萌芽,发芽率常达92%以上;S3,苗圃管理:幼苗长到10cm高时应及时间苗,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方,深耕20-30cm、耙平,做畦,畦宽2米浇水沉实;S4,秧苗出圃:苗高2~2.5m时可出圃,起苗前进行浇水,保留完整根系,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热带地区),最宜雨季初期定植,但有灌溉条件的,以气温回升时定植为佳;S4,移栽管理:在栽后3~4年视幼林生长情况连续进行松土除草、扩穴施肥抚育,春至秋季每1~2个月施肥1次,土壤保持湿润生长较旺盛,春季修剪整枝;S5,水肥一体化管理:1)建立一套滴灌系统:在设计方面,要根据地形、田块、单元、土壤质地、作物种植方式、水源特点等基本情况,设计管道系统的埋设深度、长度、灌区面积等;2)施肥系统:在田间要设计为定量施肥;3)选择适宜肥料种类:选择水肥,复合肥料,经过过漏,以免堵塞管道。S6,病虫害防治:在发生病虫害时,可采取:1)栽培管理防治法:将受害叶片和枝剪除,减少感染源,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树体的抗病力,及时修剪病枝;2)药剂诱杀法。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的微酸性砂质土为砂壤或红壤,微酸至微碱(PH5.4-7.6),生长适温约为21℃~3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S5步骤中的水肥一体化管理中的管道系统中经过泵房中水泵和肥泵将蓄水池内水和混肥池废料泵入管道中,形成肥水溶液,再经电动活塞泵提供,然后经过输水管道的运输,水与肥水溶液将同时到达轮灌区,轮灌区的面积在0.33~0.67hm。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管道系统中还设置有过滤装置、量水系统、主要管道、分支管道、毛细管道、滴灌喷头。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S6步骤中病虫害防治其主要针对煤烟病、炭疽病和果腐病病害以及金龟子、介壳虫、毒蛾、蚜虫、果实蝇、避债蛾、蓟马和瘿蚊虫害。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栽培管理防治法主要针对病害防治,所述药剂诱杀发只要针对虫害防治,其中药剂诱杀法中的药剂成分为:25%马拉松可湿性粉剂,或5%倍硫磷乳剂200倍液混合蛋白水解物或3%红糖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选择适宜金蒲桃种植的种植地,并对育苗过程中的科学处理以及种子的科学化种植,使得金蒲桃的种子发芽率稳定维持在92%以上,在幼苗成长的过程中,对苗圃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幼苗的存活率;2)金蒲桃种植过程中配套有水肥一体化综合技术体系,提高了金蒲桃新品种成活率、改善成品长势,提升品种观赏特性,同时水肥一体化基础设施,推动金蒲桃种植过程中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和研发,提升金蒲桃种植企业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优化升级和产业培育;3)金蒲桃种植过程中配套有针对金蒲桃病虫害防治的综合技术体系,可以对金蒲桃进行病害和虫害的综合化高效治理,减少农药的使用,提升金蒲桃成品存活率的同时,也更好的响应绿色种植的口号,配合水肥一体化技术,建成可供参考的金蒲桃栽培技术高效应用模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高效金蒲桃综合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种:选取优质成熟果实,晾晒脱壳后,筛选表皮无破损,颗粒均匀的种子备用,在选种时可在6、7月份时,当果实由绿色变成灰褐色,顶端微裂时,摘下果实,进行摊晾晒干开裂后脱粒,对种子进行收集;S2,育苗:将种子用2%氢氧化钠溶液浸泡种子,然后清水洗净后做播种前准备,可防治种子传带的病毒病,处理后种子即采即播,土壤基质要求肥沃、疏松、潮湿,以微酸性砂质土为最适宜,播种前用5‰高锰酸钾溶液淋地消毒,对土壤内的病菌进行消杀,2周左右萌芽,发芽率常达92%以上,其中,在播种时,种子苗圃内的播种密度和数量应进行合理控制,确保苗圃内萌芽的幼苗均匀,也进一步提高后期幼苗的存活率;S3,苗圃管理:幼苗长到10cm高时应及时间苗,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方,深耕20-30cm、耙平,做畦,畦宽2米浇水沉实,介于金蒲桃幼苗生长对土壤湿度及空气湿度要求,对苗间土壤经过耙平,做畦后,防止苗圃积水;S4,秧苗出圃:苗高2~2.5m时可出圃,起苗前进行浇水,保留完整根系,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热带地区),最宜雨季初期定植,但有灌溉条件的,以气温回升时定植为佳;S4,移栽管理:在栽后3~4年视幼林生长情况连续进行松土除草、扩穴施肥抚育,春至秋季每1~2个月施肥1次,土壤保持湿润生长较旺盛,春季修剪整枝;S5,水肥一体化管理:1)建立一套滴灌系统:在设计方面,要根据地形、田块、单元、土壤质地、作物种植方式、水源特点等基本情况,设计管道系统的埋设深度、长度、灌区面积等,形成水肥一体化灌溉体系;2)施肥系统:在田间要设计为定量施肥,避免出现烧苗或营养过剩;3)选择适宜肥料种类:选择水肥,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高效金蒲桃综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选种:/n选取优质成熟果实,晾晒脱壳后,筛选表皮无破损,颗粒均匀的种子备用;/nS2,育苗:/n将种子用2%氢氧化钠溶液浸泡种子,然后清水洗净后做播种前准备,处理后种子即采即播,土壤基质要求肥沃、疏松、潮湿,以微酸性砂质土为最适宜,播种前用5‰高锰酸钾溶液淋地消毒,2周左右萌芽,发芽率常达92%以上;/nS3,苗圃管理:/n幼苗长到10cm高时应及时间苗,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方,深耕20-30cm、耙平,做畦,畦宽2米浇水沉实;/nS4,秧苗出圃:/n苗高2~2.5m时可出圃,起苗前进行浇水,保留完整根系,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热带地区),最宜雨季初期定植,但有灌溉条件的,以气温回升时定植为佳;/nS4,移栽管理:/n在栽后3~4年视幼林生长情况连续进行松土除草、扩穴施肥抚育,春至秋季每1~2个月施肥1次,土壤保持湿润生长较旺盛,春季修剪整枝;/nS5,水肥一体化管理:/n1)建立一套滴灌系统:在设计方面,要根据地形、田块、单元、土壤质地、作物种植方式、水源特点等基本情况,设计管道系统的埋设深度、长度、灌区面积等;/n2)施肥系统:在田间要设计为定量施肥;/n3)选择适宜肥料种类:选择水肥,复合肥料,经过过漏,以免堵塞管道。/nS6,病虫害防治:/n在发生病虫害时,可采取:/n1)栽培管理防治法:将受害叶片和枝剪除,减少感染源,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树体的抗病力,及时修剪病枝;/n2)药剂诱杀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高效金蒲桃综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种:
选取优质成熟果实,晾晒脱壳后,筛选表皮无破损,颗粒均匀的种子备用;
S2,育苗:
将种子用2%氢氧化钠溶液浸泡种子,然后清水洗净后做播种前准备,处理后种子即采即播,土壤基质要求肥沃、疏松、潮湿,以微酸性砂质土为最适宜,播种前用5‰高锰酸钾溶液淋地消毒,2周左右萌芽,发芽率常达92%以上;
S3,苗圃管理:
幼苗长到10cm高时应及时间苗,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方,深耕20-30cm、耙平,做畦,畦宽2米浇水沉实;
S4,秧苗出圃:
苗高2~2.5m时可出圃,起苗前进行浇水,保留完整根系,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热带地区),最宜雨季初期定植,但有灌溉条件的,以气温回升时定植为佳;
S4,移栽管理:
在栽后3~4年视幼林生长情况连续进行松土除草、扩穴施肥抚育,春至秋季每1~2个月施肥1次,土壤保持湿润生长较旺盛,春季修剪整枝;
S5,水肥一体化管理:
1)建立一套滴灌系统:在设计方面,要根据地形、田块、单元、土壤质地、作物种植方式、水源特点等基本情况,设计管道系统的埋设深度、长度、灌区面积等;
2)施肥系统:在田间要设计为定量施肥;
3)选择适宜肥料种类:选择水肥,复合肥料,经过过漏,以免堵塞管道。
S6,病虫害防治:
在发生病虫害时,可采取:
1)栽培管理防治法:将受害叶片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成锋李培辉郭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鹿寨县正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