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3823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市政园林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方法及装置,增加肥料投入深耕与灌溉相结合;粘重板结僵硬地地块使用改良剂;结合水土治理。耕作过程中先对人行道树穴定位;用挖掘凿岩机凿开旧砼块并挖开;在树穴位置放置无底竹编萝筐;回填过程中,若回填写高度较大,在回填好第一层高度后,加层夯实压实人行道;若多层竹筐回填写装土,底层宜用粘实土,顶层土壤宜松散。人行道周围包括竹编萝筐周围回填砂石拌水泥,分层压实。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人行道树穴植入客土,而不是在建筑料迹上种树;引种直根系中高乔木,效果显现。首次提出人行道上引入客土植树,为植树绿化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达到改造城市小气候,建造人类美好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市政园林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大力推动宜人家居环境,城市绿化也得到重视。城市绿化是以道路绿化为线,街道小区级绿化化为点,和风景区、公园、河海滨岸、湖泊湿地的面串连起来。城市绿化的作用是绿化美化、除灰尘、遮阴纳凉、防燥音。现有某道路升级改造工程中人行道是回填的,普遍填高0.6-1.5m。人行道的使用功能有三项:一是人行和兼顾停放汽车的功能,二是市政布设管线(一般予埋管沟)和路灯照明,三是种树绿化。改造工程的人行道施工,人行道回填砂石并压实,满足人行和兼顾停放汽车的功能,但建筑渣料用来植树,显然建筑渣料有别于土壤,更不可能是高质肥沃土壤。在道路改造工程的人行道施工,人行道回填砂石并压实,满足人行和兼顾停放汽车的功能,但建筑渣料用来植树,是非常不当的。作为绿化工程,经树苗购买、树木出圃、搬运吊装种植、树木养护大量工作,很有可能因为种植土壤不当而造成成活率低下,从而达不能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道路人行道的使用功能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方法在人行道上引入客土植树,具体包括:/n步骤一、增加肥料投入深耕与灌溉相结合;/n步骤二、粘重板结僵硬地地块使用改良剂;/n步骤三、结合水土治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方法在人行道上引入客土植树,具体包括:
步骤一、增加肥料投入深耕与灌溉相结合;
步骤二、粘重板结僵硬地地块使用改良剂;
步骤三、结合水土治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方法进一步包括:
S101:增施有机肥料,加速土壤熟化;
S102:合理施肥和耕作;在增加肥料投入的基础上,深耕与灌溉相结合,降低土壤容易重,促进土肥水融合,促进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熟化;
S103:合理使用土壤改良剂;对土壤物理性质差,粘重板结僵硬地地块,使用改良剂能加速改良土壤性状;土壤改良剂与无机或有机肥也可配合施用,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S104:结合水土治理,防止水土流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耕作过程中先对人行道树穴定位;用挖掘凿岩机凿开旧砼块并挖开;在树穴位置放置无底竹编萝筐;人行道周围包括竹编萝筐周围回填砂石拌水泥,分层压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回填过程中,若回填写高度较大,在回填好第一层高度后,加层夯实压实人行道;若多层萝筐回填写装土,底层宜用粘实土,顶层土壤宜松散。


5.如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标陈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