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壤坡耕地保护性耕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1933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红壤坡耕地保护性耕作方法,耕地土层土壤容重超过限度或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未深松的耕地,进行土壤深松作业;选择春播前、播种时或秋季作物收获后,采用凿式深松铲间隔深松,根据土壤条件和机具进地强度选择深松周期;深松机工作部件作业覆盖率不小于作业总宽度判定为深松合格;在深松间隔期内,合理搭配少免耕,对病虫草害防控。本发明专利技术经济高效、可复制、易推广,为红壤旱地实行耕层养分全方位培肥提供技术途径;达到红壤旱地耕层肥力均衡发展,提升土壤质量,构建红壤旱地肥沃耕层,实现粮食主产区农田保育的目的;推动红壤旱地机械化生产产业进一步发展;节约资源能源;秸秆覆盖减少土壤侵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壤坡耕地保护性耕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尤其涉及一种红壤坡耕地保护性耕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红壤坡耕地占南方红壤区旱地面积的70%,是重要的土地资源,也是山丘区群众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用地。区域丰富的水热资源使红壤坡耕地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在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南方红壤区工业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平原耕地资源相对减少,发展高效持续的坡耕地农业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当前,红壤坡耕地主要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即使用铧式犁、旋耕机、耙等农机具对土壤进行旋耕与翻耕相结合耕整作业。一方面,传统农机具动力不足使耕作深度有限;另一方面,传统耕作方式要求表层土壤尽量细小松软,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使土壤和养分极易遭受到地表径流的冲蚀,结果造成红壤坡耕地耕层浅薄化更加突出、聚肥蓄水和抗旱能力严重不足以及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近年来,我国部署了推进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行动,大中型农业机械保有量持续增长,农业机械耕作保证了耕层深度,但也造成耕地严重持久的土壤机械压实,也不利于节省作业成本,严重影响红壤坡耕地农业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壤旱地肥沃耕层的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壤旱地肥沃耕层的耕作方法包括:/n步骤一,耕地土层土壤容重超过限度或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未深松的耕地,进行土壤深松作业;/n步骤二,选择春播前、播种时或秋季作物收获后,采用凿式深松铲间隔深松,根据土壤条件和机具进地强度选择深松周期;/n步骤三,深松机工作部件作业覆盖率不小于作业总宽度判定为深松合格;/n步骤四,在深松间隔期内,合理搭配少免耕,对病虫草害防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壤旱地肥沃耕层的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壤旱地肥沃耕层的耕作方法包括:
步骤一,耕地土层土壤容重超过限度或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未深松的耕地,进行土壤深松作业;
步骤二,选择春播前、播种时或秋季作物收获后,采用凿式深松铲间隔深松,根据土壤条件和机具进地强度选择深松周期;
步骤三,深松机工作部件作业覆盖率不小于作业总宽度判定为深松合格;
步骤四,在深松间隔期内,合理搭配少免耕,对病虫草害防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壤旱地肥沃耕层的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的机械深松作业条件:土层厚度小于28cm和土壤内有碍障物的地块不深松;耕地0~25cm土层土壤容重超过限度1.4g/cm3或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3~5年内未深松的耕地;耕地0~25cm土层土壤含水率在12%~22%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壤旱地肥沃耕层的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地表覆盖秸秆时,秸秆均匀覆盖,留茬高度小于10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壤旱地肥沃耕层的耕作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尚书钟义军叶川黄欠如成艳红张昆武琳何绍浪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