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林地土壤的改良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8065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尾松林地土壤的改良系统和方法,该改良系统包括马尾松林地土壤的坡面,其上设有多个种植有草本植被的植生腐殖坑,植生腐殖坑坑口的坡面上设有用于汇集坡面上雨水、泥沙、枯枝和落叶于植生腐殖坑中的雁翅型导流土挡。本发明专利技术马尾松林地土壤的改良方法,采用改良系统对马尾松林地土壤进行改良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马尾松林地土壤的改良系统,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综合运用,不仅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微生物物种丰度、增加林区植被数量与种类等多重功效,而且能够防治水土流失,特别的,用于改良马尾松林地土壤时具有施工简单、见效快等优点,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适合于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尾松林地土壤的改良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改良
,具体涉及马尾松林地土壤的改良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区域的常见树种,具有很强的化感作用,导致林下土壤酸化严重,土壤质量差,使得其他植被物种难以存活,造成林区植被单一化、林下地表裸露的现象。由于地表缺少草本覆盖,受南方强降雨影响,马尾松林往往出现“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现象,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的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因此,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地表植被盖度是马尾松林下土壤改良的前提和基础。受马尾松林土壤强酸性制约,土壤微生物物种丰度低,加上松针等枯枝落叶碳氮比值高,很难被快速腐解成为林地的有机质培肥土壤。现有的马尾松林治理措施往往只注重林分结构调整或者单一的水土流失治理,马尾松林下土壤改良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造成土地生产力低下,无法正常发挥林区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因此,寻求马尾松林下土壤改良的高效综合治理措施对于维护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意义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增加土壤微生物物种丰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尾松林地土壤的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马尾松林地土壤的坡面(1),所述坡面(1)上设有多个植生腐殖坑(2),所述植生腐殖坑(2)中种植有草本植被(3),所述植生腐殖坑(2)坑口的坡面(1)上设有用于汇集坡面(1)上雨水、泥沙、枯枝和落叶于植生腐殖坑(2)中的雁翅型导流土挡(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尾松林地土壤的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马尾松林地土壤的坡面(1),所述坡面(1)上设有多个植生腐殖坑(2),所述植生腐殖坑(2)中种植有草本植被(3),所述植生腐殖坑(2)坑口的坡面(1)上设有用于汇集坡面(1)上雨水、泥沙、枯枝和落叶于植生腐殖坑(2)中的雁翅型导流土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尾松林地土壤的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雁翅型导流土挡(4)包括位于植生腐殖坑(2)坑口下方的底部土挡(41),所述底部土挡(41)两端分别向外延伸有左侧土挡(42)和右侧土挡(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尾松林地土壤的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土挡(42)向左外延伸1.0m~1.5m;所述左侧土挡(42)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45°;所述右侧土挡(43)向右外延伸1.0m~1.5m;所述右侧土挡(43)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尾松林地土壤的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雁翅型导流土挡(4)高出坡面20cm;所述雁翅型导流土挡(4)由挖设植生腐殖坑(2)时挖出的土壤培筑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武李前聂小东申志高石林刘窑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