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漠化山地生态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漠化山地生态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石漠化山地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20042005年,中国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监测工作。以云贵高原为中心的81个县,国土面积仅占监测区的27.1%,而石漠化面积却占石漠化总面积的53.4%。石漠化生成最根本的原因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导致土壤结构被破坏,最终造成植被结构简单化、生态系统简单化,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石漠化山地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从土壤结构完整、肥沃的地区取土壤,人工添加粘性基质,将所述土壤与所述粘性基质混合后铺设到待修复的石漠化山地地块上,形成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漠化山地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从土壤结构完整、肥沃的地区取土壤,人工添加粘性基质,将所述土壤与所述粘性基质混合后铺设到待修复的石漠化山地地块上,形成新结构土壤地块;/nS2,在S1中的新结构土壤地块上按照坡度从高到低依次挖出横向的阻流沟,在阻流沟内纵向设置有刻度的深度标杆,取S1中所述土壤与所述粘性基质混合后的混合土,与腐熟的农家肥混合后施加在阻流沟中,施加至阻流沟深度的1/2-2/3处;/nS3,在阻流沟中种植乔木或灌木,在相邻阻流沟之间的区域种植适宜当地环境的经济作物,种植后浇定根水;/nS4,定期检查,当沙土在阻流沟中积累到其深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漠化山地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从土壤结构完整、肥沃的地区取土壤,人工添加粘性基质,将所述土壤与所述粘性基质混合后铺设到待修复的石漠化山地地块上,形成新结构土壤地块;
S2,在S1中的新结构土壤地块上按照坡度从高到低依次挖出横向的阻流沟,在阻流沟内纵向设置有刻度的深度标杆,取S1中所述土壤与所述粘性基质混合后的混合土,与腐熟的农家肥混合后施加在阻流沟中,施加至阻流沟深度的1/2-2/3处;
S3,在阻流沟中种植乔木或灌木,在相邻阻流沟之间的区域种植适宜当地环境的经济作物,种植后浇定根水;
S4,定期检查,当沙土在阻流沟中积累到其深度的3/4以上时及时清理,定期收取和管理经济作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漠化山地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人工添加的粘性基质为黏土,且所述黏土添加量为50-80kg/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连奇,时振钦,朱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