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波发生器内循环散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817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波发生器内循环散热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两个竖隔板,两个所述竖隔板将壳体的内腔分成进风室、功能室和出风室,所述进风室内靠近气孔的端设有空气冷却机构,所述空气冷却机构包括上水箱、下水箱和多个冷却水柱,所述上水箱设置在进风室的顶端,所述下水箱设置在进风室的底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进风室内的风机带动流动的空气穿过带水的冷却水柱,增加冷却水柱上的水分蒸发来降低空气的温度,再由滤水网将空气中的水分过滤掉,由风机将冷却的空气吹入功能室进行降温散热,同时由出风室内的风机将功能室内的热空气排除壳体外,实现循环散热,散热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波发生器内循环散热机构
本技术涉及超声波发生器
,具体是一种超声波发生器内循环散热机构。
技术介绍
超声波发生器,又称超声波驱动电源、电子箱、超声波控制器,是大功率超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超声波发生器作用是把市电转换成与超声波换能器相匹配的高频交流电信号,驱动超声波换能器工作。大功率超声波电源从转换效率方面考虑一般采用开关电源的电路形式。超声波电源分为自激式和它激式电源,自激式电源称为超声波模拟电源,它激式电源称为超声波发生器。目前在超声波发生器的生产过程中,超声波发生器内部的散热问题尤为重要,其直接影响超声波发生器的使用寿命。然而现有的超声波发生器内的散热机构都是直接通过风扇进行吹风散热,散热效果不好,散热速度慢,进而影响超声波发生器正常使用,为此我们推出一种超声波发生器内循环散热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波发生器内循环散热机构,以解决超声波发生器内部散热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声波发生器内循环散热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两个竖隔板,两个所述竖隔板将壳体的内腔分成进风室、功能室和出风室,所述进风室内靠近气孔的端设有空气冷却机构,所述空气冷却机构包括上水箱、下水箱和多个冷却水柱,所述上水箱设置在进风室的顶端,所述下水箱设置在进风室的底端,多个所述冷却水柱的两端分别贯穿连接上水箱的下端面和下水箱的上端面,所述下水箱的下部和上水箱的上部通过连接水管贯通连接,所述连接水管上设有水泵,两个所述竖隔板上均设有通孔,所述进风室和出风室内均设有风机,所述进风室内还设有滤水机构。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进风室内的风机设置在通孔的外侧端,所述出风室内的风机设置在出气孔的内侧端。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滤水机构包括滤水网、框体和连接体,所述框体连接在滤水网的外周,所述连接体连接在框体的侧面,所述连接体设置在通孔的外侧的竖隔板上。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上水箱的上端面上设有加水管,所述加水管贯穿壳体的上端面并向外延伸,便于给空气冷却机构加水。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冷却水柱为纤维绒毛材质制成,具有良好的吸附水的功能。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的下端面棱角处均设有脚柱,起到支撑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本技术通过进风室内的风机带动流动的空气穿过带水的冷却水柱,增加冷却水柱上的水分蒸发来降低空气的温度,再由滤水网将空气中的水分过滤掉,由风机将冷却的空气吹入功能室进行降温散热,同时由出风室内的风机将功能室内的热空气排除壳体外,实现循环散热,散热效果好。2、本技术中上水箱的上端面上设有加水管,便于给上水箱持续加水,保证足够水分的进行蒸发降温。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超声波发生器内循环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超声波发生器内循环散热机构中空气冷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超声波发生器内循环散热机构中滤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脚柱;2、壳体;3、进气孔;4、空气冷却机构;41、下水箱;42、冷却水柱;43、上水箱;44、水泵;45、连接水管;46、加水管;5、风机;6、竖隔板;7、通孔;8、出气孔;9、滤水机构;91、框体;92、滤水网;93、连接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3,一种超声波发生器内循环散热机构,包括壳体2,壳体2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气孔3和出气孔8,壳体2的内部设有两个竖隔板6,两个竖隔板6将壳体2的内腔分成进风室、功能室和出风室,进风室内靠近气孔的端设有空气冷却机构4,空气冷却机构4包括上水箱43、下水箱41和多个冷却水柱42,上水箱43设置在进风室的顶端,下水箱41设置在进风室的底端,多个冷却水柱42的两端分别贯穿连接上水箱43的下端面和下水箱41的上端面,下水箱41的下部和上水箱43的上部通过连接水管45贯通连接,连接水管45上设有水泵44;两个竖隔板6上均设有通孔7,进风室和出风室内均设有风机5,进风室内还设有滤水机构9。进风室内的风机5设置在通孔7的外侧端,出风室内的风机5设置在出气孔8的内侧端。滤水机构9包括滤水网、框体91和连接体93,框体91连接在滤水网的外周,连接体93连接在框体91的侧面,连接体93设置在通孔7的外侧的竖隔板6上。上水箱43的上端面上设有加水管46,加水管46贯穿壳体2的上端面并向外延伸,便于给空气冷却机构4加水。冷却水柱42为纤维绒毛材质制成,具有良好的吸附水的功能。壳体2的下端面棱角处均设有脚柱1,起到支撑的作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通过进风室内的风机5带动流动的空气穿过带水的冷却水柱42,增加冷却水柱42上的水分蒸发来降低空气的温度,再由滤水网92将空气中的水分过滤掉,由风机5将冷却的空气吹入功能室进行降温散热,同时由出风室内的风机5将功能室内的热空气排除壳体2外,实现循环散热,散热效果好。上水箱43的上端面上设有加水管46,便于给上水箱43持续加水,保证足够水分的进行蒸发降温。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波发生器内循环散热机构,包括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气孔(3)和出气孔(8),所述壳体(2)的内部设有两个竖隔板(6),两个所述竖隔板(6)将壳体(2)的内腔分成进风室、功能室和出风室,所述进风室内靠近气孔的端设有空气冷却机构(4);/n所述空气冷却机构(4)包括上水箱(43)、下水箱(41)和多个冷却水柱(42),所述上水箱(43)设置在进风室的顶端,所述下水箱(41)设置在进风室的底端,多个所述冷却水柱(42)的两端分别贯穿连接上水箱(43)的下端面和下水箱(41)的上端面,所述下水箱(41)的下部和上水箱(43)的上部通过连接水管(45)贯通连接,所述连接水管(45)上设有水泵(44);/n两个所述竖隔板(6)上均设有通孔(7),所述进风室和出风室内均设有风机(5),所述进风室内还设有滤水机构(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波发生器内循环散热机构,包括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气孔(3)和出气孔(8),所述壳体(2)的内部设有两个竖隔板(6),两个所述竖隔板(6)将壳体(2)的内腔分成进风室、功能室和出风室,所述进风室内靠近气孔的端设有空气冷却机构(4);
所述空气冷却机构(4)包括上水箱(43)、下水箱(41)和多个冷却水柱(42),所述上水箱(43)设置在进风室的顶端,所述下水箱(41)设置在进风室的底端,多个所述冷却水柱(42)的两端分别贯穿连接上水箱(43)的下端面和下水箱(41)的上端面,所述下水箱(41)的下部和上水箱(43)的上部通过连接水管(45)贯通连接,所述连接水管(45)上设有水泵(44);
两个所述竖隔板(6)上均设有通孔(7),所述进风室和出风室内均设有风机(5),所述进风室内还设有滤水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发生器内循环散热机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炜晨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至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