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微电网稳定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694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压微电网稳定柜。低压微电网稳定柜,包括:一侧为开口的柜体;三个安装舱体,三个所述安装舱体均开设在所述柜体上;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开设在所述柜体上;第一通水腔,所述第一通水腔开设在所述柜体上;第二通水腔,所述第二通水腔开设在所述柜体上;三个吸热腔,三个所述吸热腔均开设在所述柜体上,所述吸热腔与所述第一通水腔和所述第二通水腔相连通;三个安装板,三个所述安装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三个所述安装舱体的底部内壁上;水箱,所述水箱固定安装在所述冷却腔的底部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低压微电网稳定柜具有散热高效、防潮性能较好、提高电力元器件使用寿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微电网稳定柜
本技术涉及微电网
,尤其涉及一种低压微电网稳定柜。
技术介绍
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微电网可以实现分布式电源的灵活、高效应用,解决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分布式电源并网问题,开发和延伸微电网能够充分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实现对负荷多种能源形式的高可靠供给,是实现主动式配电网的一种有效方式,微电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将整个电力系统统一安装在稳定柜内,从而能够保护其内部的电力元器件。但是传统的微电网稳定柜在使用时仍存在一些缺陷,散热效果较差,尤其是放在外部露天的场所时,不仅电力元器件自身会不断发热,并且自然高温也会对柜体产生影响,由于散热较差的原因,容易导致电力元器件的损坏,对电网产生较大不良影响,并且柜体内部的防潮性能较差,致使元器件吸潮受损,降低了其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低压微电网稳定柜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高效、防潮性能较好、提高电力元器件使用寿命的低压微电网稳定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低压微电网稳定柜,包括:一侧为开口的柜体;三个安装舱体,三个所述安装舱体均开设在所述柜体上;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开设在所述柜体上;第一通水腔,所述第一通水腔开设在所述柜体上;第二通水腔,所述第二通水腔开设在所述柜体上;三个吸热腔,三个所述吸热腔均开设在所述柜体上,所述吸热腔与所述第一通水腔和所述第二通水腔相连通;三个安装板,三个所述安装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三个所述安装舱体的底部内壁上;水箱,所述水箱固定安装在所述冷却腔的底部内壁上;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水箱的一侧,所述出水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水腔相连通;微型循环泵,所述微型循环泵固定安装在所述冷却腔的底部内壁上;吸水管道,所述吸水管道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微型循环泵的吸水口上,所述吸水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水箱内;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设置在所述冷却腔内。优选的,冷却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管道、散热片、冷却盘管、第二连接管道和风扇,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微型循环泵的出水口上,所述散热片设置在所述冷却腔内,所述冷却盘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片上,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盘管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道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冷却盘管的出水口上,所述第二连接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水腔相连通,所述风扇固定安装在所述冷却腔的一侧内壁上。优选的,所述柜体的开口处铰接有柜门,所述柜门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与所述冷却腔相适配,三个所述安装舱体与三个所述吸热腔交错排布。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安装舱体之间填充有散热膏,所述水箱的顶部开设有通水孔,所述冷却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优选的,三个所述安装舱体的顶部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侧为开口的存料盒,所述存料盒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两个所述存料盒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封门。优选的,所述存料盒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优选的,所述存料盒内填充有干燥剂。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低压微电网稳定柜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低压微电网稳定柜,电力供给过程中柜,微型循环泵将水源进行抽取,水源便进入三个吸热腔内,在水源的不断流动下,大部分热量被吸收带走,最后进入水箱内,然后被继续抽取,当带有热量的水源进入冷却盘管时,散热片便会将热量进行吸附,风扇便对散热片进行吹动,热气流便通过散热口排出,散热效果好,使用过程中,空气中带有的湿气在干燥剂的吸附下,便会大大减少,提高了电力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使用性能大大增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低压微电网稳定柜第一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低压微电网稳定柜第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低压微电网稳定柜第一实施例的主观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低压微电网稳定柜第二实施例的正视图;图7为图6所示的存料盒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柜体,2、安装舱体,3、冷却腔,4、第一通水腔,5、第二通水腔,6、吸热腔,7、安装板,8、水箱,9、出水管道,10、微型循环泵,11、吸水管道,12、第一连接管道,13、散热片,14、冷却盘管,15、第二连接管道,16、风扇,17、柜门,18、存料盒,19、连接板,20、封门,21、通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第一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1-图5,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低压微电网稳定柜包括:一侧为开口的柜体1;三个安装舱体2,三个所述安装舱体2均开设在所述柜体1上;冷却腔3,所述冷却腔3开设在所述柜体1上;第一通水腔4,所述第一通水腔4开设在所述柜体1上;第二通水腔5,所述第二通水腔5开设在所述柜体1上;三个吸热腔6,三个所述吸热腔6均开设在所述柜体1上,所述吸热腔6与所述第一通水腔4和所述第二通水腔5相连通;三个安装板7,三个所述安装板7分别固定安装在三个所述安装舱体2的底部内壁上;水箱8,所述水箱8固定安装在所述冷却腔3的底部内壁上;出水管道9,所述出水管道9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水箱8的一侧,所述出水管道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水腔4相连通;微型循环泵10,所述微型循环泵10固定安装在所述冷却腔3的底部内壁上;吸水管道11,所述吸水管道1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微型循环泵10的吸水口上,所述吸水管道11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水箱8内;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设置在所述冷却腔3内。冷却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管道12、散热片13、冷却盘管14、第二连接管道15和风扇16,所述第一连接管道1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微型循环泵10的出水口上,所述散热片13设置在所述冷却腔3内,所述冷却盘管14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片13上,所述第一连接管道12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盘管14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道15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冷却盘管14的出水口上,所述第二连接管道1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水腔5相连通,所述风扇16固定安装在所述冷却腔3的一侧内壁上。所述柜体1的开口处铰接有柜门17,所述柜门17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与所述冷却腔3相适配,三个所述安装舱体2与三个所述吸热腔6交错排布。所述安装板7和所述安装舱体2之间填充有散热膏,所述水箱8的顶部开设有通水孔,所述冷却腔3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本技术提供的低压微电网稳定柜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一步:往水箱内8内加入水源,然后关闭柜门17即可进行正常的电网输送供给,且本装置中安装板7的材质可为导热性能好的铝材质制成。第二步:在电力供给过程中柜体1内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同时微型循环泵10运转时,便会将水箱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压微电网稳定柜,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侧为开口的柜体;/n三个安装舱体,三个所述安装舱体均开设在所述柜体上;/n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开设在所述柜体上;/n第一通水腔,所述第一通水腔开设在所述柜体上;/n第二通水腔,所述第二通水腔开设在所述柜体上;/n三个吸热腔,三个所述吸热腔均开设在所述柜体上,所述吸热腔与所述第一通水腔和所述第二通水腔相连通;/n三个安装板,三个所述安装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三个所述安装舱体的底部内壁上;/n水箱,所述水箱固定安装在所述冷却腔的底部内壁上;/n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水箱的一侧,所述出水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水腔相连通;/n微型循环泵,所述微型循环泵固定安装在所述冷却腔的底部内壁上;/n吸水管道,所述吸水管道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微型循环泵的吸水口上,所述吸水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水箱内;/n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设置在所述冷却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微电网稳定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侧为开口的柜体;
三个安装舱体,三个所述安装舱体均开设在所述柜体上;
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开设在所述柜体上;
第一通水腔,所述第一通水腔开设在所述柜体上;
第二通水腔,所述第二通水腔开设在所述柜体上;
三个吸热腔,三个所述吸热腔均开设在所述柜体上,所述吸热腔与所述第一通水腔和所述第二通水腔相连通;
三个安装板,三个所述安装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三个所述安装舱体的底部内壁上;
水箱,所述水箱固定安装在所述冷却腔的底部内壁上;
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水箱的一侧,所述出水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水腔相连通;
微型循环泵,所述微型循环泵固定安装在所述冷却腔的底部内壁上;
吸水管道,所述吸水管道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微型循环泵的吸水口上,所述吸水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水箱内;
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设置在所述冷却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微电网稳定柜,其特征在于,冷却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管道、散热片、冷却盘管、第二连接管道和风扇,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微型循环泵的出水口上,所述散热片设置在所述冷却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静波安琦郭明皓杨雯杰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文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