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渗透注浆过程中注浆流体参数的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3326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流体参数监测装置技术领域中一种渗透注浆过程中注浆流体参数的监测装置,包括连接管、传感器承载管和连接板等,在浆液渗透过程中,流经传感器承载管,其数据可被其内的传感器传递至数据采集器,传感器承载管和连接管可随时分离或连接,此结构使浆液输送管道和传感器的更换和维修工作更加简便,连接槽用于将传感器固定在传感器承载管内,在扭簧的作用下使夹板对传感器具有一定的夹持力,进一步加固传感器,当需要更换传感器时,只需对向拨动两个拨杆,使夹板与传感器分离,拔出传感器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渗透注浆过程中注浆流体参数的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流体参数监测装置
,具体领域为一种渗透注浆过程中注浆流体参数的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渗透注浆对被注介质或材料的扰动影响较小,因此目前在地铁、军事、冶金、建筑、公路与铁路等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地应用,它是注浆领域中最早被使用与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岩土施工技术。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7585663U,公开了一种渗透注浆过程中注浆流体参数的监测装置,通过数据采集器自动设定采集间隔,自动获取与保存数据,满足在整个渗透注浆过程中自动实时采集与记录注浆流体的密度、流量、温度与粘度等参数,便于掌握实验进程,分析实验数据,但其中多种传感器与浆液输送管道之间为不可拆卸连接,既不容易更换浆液输送管道也不容易更换传感器,维修更换工作复杂,为此提出一种渗透注浆过程中注浆流体参数的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渗透注浆过程中注浆流体参数的监测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渗透注浆过程中注浆流体参数的监测装置,包括注浆浆液供给装置和注浆被注介质装置,所述注浆浆液供给装置和所述注浆被注介质装置通过浆液输送管道相连通,所述浆液输送管道上连通设置有连接管组,所述连接管组由两个连接管组成,两个所述连接管的自由端分别与传感器承载管的两端连接,所述传感器承载管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插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承载管的内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扭簧固定杆的一端,所述扭簧固定杆的另一端呈弯钩状,所述扭簧固定杆的弯钩端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夹板,其中一个所述夹板与所述传感器承载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夹板与所述传感器的侧壁紧密接触,与同一所述传感器侧壁紧密接触的两个所述夹板上均固定连接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拨杆。优选的,所述传感器承载管为匚形管。优选的,所述传感器承载管的两个拐角处侧壁为弧形。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组的设置组数为4。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管组位于所述浆液输送管道上且靠近所述注浆浆液供给装置的位置,另两个所述连接管组位于所述浆液输送管道上且靠近所述注浆被注介质装置的位置。优选的,靠近所述注浆浆液供给装置和靠近所述注浆被注介质装置的两个所述传感器承载管内的所述传感器分别为液体密度传感器、液体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粘度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渗透注浆过程中注浆流体参数的监测装置,在浆液渗透过程中,流经传感器承载管,其数据可被其内的传感器传递至数据采集器,传感器承载管和连接管可随时分离或连接,此结构使浆液输送管道和传感器的更换和维修工作更加简便,连接槽用于将传感器固定在传感器承载管内,在扭簧的作用下使夹板对传感器具有一定的夹持力,进一步加固传感器,当需要更换传感器时,只需对向拨动两个拨杆,使夹板与传感器分离,拔出传感器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传感器承载管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B处放大示意图。图中:1-注浆浆液供给装置、2-注浆被注介质装置、3-浆液输送管道、4-连接管、5-传感器承载管、6-连接板、7-连接槽、8-传感器、9-扭簧固定杆、10-扭簧、11-夹板、12-连接杆、13-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关于方向的描述(上、下、左、右、前、后),是以说明书附图图1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所进行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限于此。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和2,一种渗透注浆过程中注浆流体参数的监测装置,包括注浆浆液供给装置1和注浆被注介质装置2,所述注浆浆液供给装置1和所述注浆被注介质装置2通过浆液输送管道3相连通,在泵作用下,所述注浆浆液供给装置1内的浆液通过所述浆液输送管道3进入至所述注浆被注介质装置2内,所述浆液输送管道3上连通设置有连接管组,所述连接管组由两个连接管4组成,两个所述连接管4的自由端分别与传感器承载管5的两端连接,所述传感器承载管5的设置用于承载所述传感器8,其与所述连接管4相连接,在浆液渗透过程中,流经所述传感器承载管5,其数据可被其内的所述传感器8传递至数据采集器,所述传感器承载管5和所述连接管4可随时分离或连接,此结构使所述浆液输送管道3和所述传感器8的更换和维修工作更加简便,所述传感器承载管5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槽7,所述连接槽7内插有传感器8,所述连接槽7用于将所述传感器8固定在所述传感器承载管5内,所述传感器承载管5的内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扭簧固定杆9的一端,所述扭簧固定杆9的另一端呈弯钩状,所述扭簧固定杆9的弯钩端固定连接有扭簧10,所述扭簧10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夹板11,其中一个所述夹板11与所述传感器承载管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夹板11与所述传感器8的侧壁紧密接触,请参阅图3和4,在所述扭簧10的作用下使所述夹板11对所述传感器8具有一定的夹持力,进一步加固所述传感器8,与同一所述传感器8侧壁紧密接触的两个所述夹板11上均固定连接连接杆12的一端,所述连接杆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拨杆13,当需要更换所述传感器8时,只需对向拨动两个拨杆13,使夹板11与所述传感器8分离,拔出所述传感器8即可。请参阅图1,具体而言,所述传感器承载管5为匚形管。所述传感器承载管5的设置用于承载所述传感器8,其与所述连接管4相连接,在浆液渗透过程中,流经所述传感器承载管5,其数据可被其内的所述传感器8传递至数据采集器,所述传感器承载管5和所述连接管4可随时分离或连接,此结构使所述浆液输送管道3和所述传感器8的更换和维修工作更加简便。请参阅图2,具体而言,所述传感器承载管5的两个拐角处侧壁为弧形。弧形拐角可避免浆液阻塞。请参阅图1,具体而言,所述连接管组的设置组数为4。请参阅图1,具体而言,两个所述连接管组位于所述浆液输送管道3上且靠近所述注浆浆液供给装置1的位置,另两个所述连接管组位于所述浆液输送管道3上且靠近所述注浆被注介质装置2的位置。在靠近所述注浆浆液供给装置1的位置和靠近所述注浆被注介质装置2的位置处均设置用于监测的传感器,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具体而言,靠近所述注浆浆液供给装置1和靠近所述注浆被注介质装置2的两个所述传感器承载管5内的所述传感器8分别为液体密度传感器、液体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粘度传感器。液体密度传感器、液体流量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渗透注浆过程中注浆流体参数的监测装置,包括注浆浆液供给装置(1)和注浆被注介质装置(2),所述注浆浆液供给装置(1)和所述注浆被注介质装置(2)通过浆液输送管道(3)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输送管道(3)上连通设置有连接管组,所述连接管组由两个连接管(4)组成,两个所述连接管(4)的自由端分别与传感器承载管(5)的两端连接,所述传感器承载管(5)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槽(7),所述连接槽(7)内插有传感器(8),所述传感器承载管(5)的内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扭簧固定杆(9)的一端,所述扭簧固定杆(9)的另一端呈弯钩状,所述扭簧固定杆(9)的弯钩端固定连接有扭簧(10),所述扭簧(10)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11),其中一个所述夹板(11)与所述传感器承载管(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夹板(11)与所述传感器(8)的侧壁紧密接触,与同一所述传感器(8)侧壁紧密接触的两个所述夹板(11)上均固定连接连接杆(12)的一端,所述连接杆(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拨杆(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渗透注浆过程中注浆流体参数的监测装置,包括注浆浆液供给装置(1)和注浆被注介质装置(2),所述注浆浆液供给装置(1)和所述注浆被注介质装置(2)通过浆液输送管道(3)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输送管道(3)上连通设置有连接管组,所述连接管组由两个连接管(4)组成,两个所述连接管(4)的自由端分别与传感器承载管(5)的两端连接,所述传感器承载管(5)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槽(7),所述连接槽(7)内插有传感器(8),所述传感器承载管(5)的内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扭簧固定杆(9)的一端,所述扭簧固定杆(9)的另一端呈弯钩状,所述扭簧固定杆(9)的弯钩端固定连接有扭簧(10),所述扭簧(10)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11),其中一个所述夹板(11)与所述传感器承载管(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夹板(11)与所述传感器(8)的侧壁紧密接触,与同一所述传感器(8)侧壁紧密接触的两个所述夹板(11)上均固定连接连接杆(12)的一端,所述连接杆(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拨杆(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浚延李忠陈新源张保彦
申请(专利权)人:昌吉市先导工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