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新型接头的汽车空调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24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新型接头的汽车空调冷凝器,其包括:冷凝器芯体、集流管、支撑架和进风罩,所述冷凝器芯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所述集流管,两个所述集流管上均固定安装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上分别活动连接有进流接头和出流接头,所述进流接头的一侧和所述出流接头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流管,两个所述导流管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集流管,两个所述集流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冷凝器芯体的一侧。该具有新型接头的汽车空调冷凝器,能够调整接头的位置,方便连接不同位置的管道,便于安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新型接头的汽车空调冷凝器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新型接头的汽车空调冷凝器。
技术介绍
汽车空调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司乘人员的安全性及舒适性。汽车空调用冷凝器作为汽车空调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汽车空调系统实现制冷、制热、除霜、除雾等功能。汽车空调用冷凝器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从压缩机出来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蒸气冷却、冷凝成液体,将制冷剂所携带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但是,由于不同车辆结构上的差异,现有的冷凝器往往不方便连接在不同车辆上,不方便进行安装和拆卸,适用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新型接头的汽车空调冷凝器,能够调整接头的位置,方便连接不同位置的管道,便于安装和拆卸。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新型接头的汽车空调冷凝器,其包括:冷凝器芯体、集流管、支撑架和进风罩,所述冷凝器芯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所述集流管,两个所述集流管上均固定安装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上分别活动连接有进流接头和出流接头,所述进流接头的一侧和所述出流接头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流管,两个所述导流管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集流管,两个所述集流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冷凝器芯体的一侧,所述支撑架的顶端中间固定安装所述进风罩,所述进风罩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转马达,所述旋转马达的输出轴贯穿所述进风罩固定连接有风扇。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具有新型接头的汽车空调冷凝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两个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四个限位块,四个所述限位块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集流管。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具有新型接头的汽车空调冷凝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两个所述导流管和两个所述集流管的连接处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圈,两个所述密封圈均为橡胶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具有新型接头的汽车空调冷凝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风罩上固定安装有过滤网。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具有新型接头的汽车空调冷凝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两个所述集流管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四个固定块,四个所述固定块上均开设有固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拨动进流接头和出流接头在滑杆上移动,将进流接头和出流接头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从而连接外界的管道,再通过导流管将制冷剂导入集流管内,通过集流管内导入冷凝器芯体中,再打开旋转马达,旋转马达带动风扇吹动空气经过冷凝器芯体,从而完成换热工作,该具有新型接头的汽车空调冷凝器,能够调整接头的位置,方便连接不同位置的管道,便于安装和拆卸。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背视图。图中:100冷凝器芯体、200集流管、210滑杆、211限位块、220进流接头、230出流接头、240导流管、241密封圈、300支撑架、400进风罩、410旋转马达、420风扇、430过滤网、500固定块、510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新型接头的汽车空调冷凝器,能够调整接头的位置,方便连接不同位置的管道,便于安装和拆卸,请参阅图1和图2,包括:冷凝器芯体100、集流管200、支撑架300和进风罩400;请再次参阅图2,冷凝器芯体100用于提供冷凝功能;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冷凝器芯体100的两侧均固定安装集流管200,两个集流管200上均固定安装有滑杆210,两个滑杆210上分别活动连接有进流接头220和出流接头230,进流接头220的一侧和出流接头230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流管240,两个导流管240分别固定连接两个集流管200,具体的,冷凝器芯体100的两侧均连通集流管200,两个集流管200上均焊接有滑杆210,两个滑杆210上分别滑动连接有进流接头220和出流接头230,进流接头220的一侧和出流接头230的一侧均连通有导流管240,两个导流管240分别连通两个集流管200,集流管200用于作为冷凝器的进口管道和出口管道,将制冷剂导入冷凝器芯体100中,滑杆210用于提供进流接头220和出流接头230的移动通道,进流接头220用于作为制冷剂入口,出流接头230用于作为制冷剂出口,导流管240用于连通进流接头220与出流接头230和两个集流管200;请再次参阅图1,两个集流管200的一侧固定连接支撑架300,支撑架300位于冷凝器芯体100的一侧,具体的,两个集流管200的一侧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支撑架300,支撑架300位于冷凝器芯体100的一侧,支撑架300用于固定上方的装置;请再次参阅图1,支撑架300的顶端中间固定安装进风罩400,进风罩40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转马达410,旋转马达410的输出轴贯穿进风罩400固定连接有风扇420,具体的,支撑架300的顶端中间卡扣连接进风罩400,进风罩400的顶端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旋转马达410,旋转马达410的输出轴贯穿进风罩400卡扣连接有风扇420,进风罩400用于固定旋转马达410,旋转马达410用于带动风扇420旋转,风扇420用于吹出空气经过冷凝器芯体100;在具体的使用时,通过拨动进流接头220和出流接头230在滑杆210上移动,将进流接头220和出流接头230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从而连接外界的管道,再通过导流管240将制冷剂导入集流管200内,通过集流管200内导入冷凝器芯体100中,再打开旋转马达410,旋转马达410带动风扇420吹动空气经过冷凝器芯体100,从而完成换热工作。请再次参阅图1,两个滑杆210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四个限位块211,四个限位块211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集流管200,具体的,两个滑杆210的两端分别焊接有四个限位块211,四个限位块211的底端分别焊接两个集流管200,限位块211用于限制进流接头220和出流接头230在滑杆210上的移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新型接头的汽车空调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芯体(100)、集流管(200)、支撑架(300)和进风罩(400),所述冷凝器芯体(100)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所述集流管(200),两个所述集流管(200)上均固定安装有滑杆(210),两个所述滑杆(210)上分别活动连接有进流接头(220)和出流接头(230),所述进流接头(220)的一侧和所述出流接头(230)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流管(240),两个所述导流管(240)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集流管(200),两个所述集流管(200)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300),所述支撑架(300)位于所述冷凝器芯体(100)的一侧,所述支撑架(300)的顶端中间固定安装所述进风罩(400),所述进风罩(40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转马达(410),所述旋转马达(410)的输出轴贯穿所述进风罩(400)固定连接有风扇(4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新型接头的汽车空调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芯体(100)、集流管(200)、支撑架(300)和进风罩(400),所述冷凝器芯体(100)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所述集流管(200),两个所述集流管(200)上均固定安装有滑杆(210),两个所述滑杆(210)上分别活动连接有进流接头(220)和出流接头(230),所述进流接头(220)的一侧和所述出流接头(230)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流管(240),两个所述导流管(240)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集流管(200),两个所述集流管(200)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300),所述支撑架(300)位于所述冷凝器芯体(100)的一侧,所述支撑架(300)的顶端中间固定安装所述进风罩(400),所述进风罩(40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转马达(410),所述旋转马达(410)的输出轴贯穿所述进风罩(400)固定连接有风扇(42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珍沈纯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