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方位可调节测绘仪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132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方位可调节测绘仪支架,包括:固定板、调节块、玻璃管;所述固定板设置在中间支柱外壁的上部,且固定板与中间支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调节块设置在中间支柱的顶端,且调节块与中间支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玻璃管设置在安装座前侧的顶部,且玻璃管与安装座通过嵌合方式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该装置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该装置可以进行多方位的调节,且该装置在使用时更方便观察安装座是否水平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方位可调节测绘仪支架
本技术涉及测绘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多方位可调节测绘仪支架。
技术介绍
在一项工程施工前都需要对施工地点进行勘查与测绘,以方便对所施工地点进行规划设计,方便后期的施工与建设,在测绘时,大多都会用到测绘仪这一工具,测绘仪拥有超强SPC统计分析功能及开放式数据库,结合光、机、电一体将工件摄入电脑处理并放大18到230倍,显示于屏幕上,在使用测绘仪时通常都是使用特定的支架进行支撑,从而能够更方便稳定的进行测绘。现有的测绘仪支架在使用时大多还存在不具备多方位调节功能,测绘仪在使用时不便观察是否水平等问题和不足。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多方位可调节测绘仪支架,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方位可调节测绘仪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方位可调节测绘仪支架,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多方位可调节测绘仪支架,包括:中间支柱、固定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锁紧螺栓、支撑架、卡扣、调节块、安装座、第二锁紧螺栓、玻璃管;所述固定板设置在中间支柱外壁的上部,且固定板与中间支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固定板的下部,且第一支架与固定板通过阻尼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第一支架的下部,且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锁紧螺栓设置在第一支架外侧的下部,且第一锁紧螺栓与第一支架通过螺纹配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固定板的底部,且支撑架与固定板通过销轴铰接;所述卡扣设置在支撑架的外端,且卡扣与支撑架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调节块设置在中间支柱的顶端,且调节块与中间支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安装座设置在调节块的上部,且安装座与调节块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锁紧螺栓分别设置在安装座的左右两侧,且第二锁紧螺栓与安装座通过螺纹配合相连接;所述玻璃管设置在安装座前侧的顶部,且玻璃管与安装座通过嵌合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多方位可调节测绘仪支架所述中间支柱为俯视呈三角状的立柱结构,且中间支柱三侧的底部均通过销轴铰接有支撑架。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多方位可调节测绘仪支架所述固定板为三角形板状结构,且固定板三侧的底部均通过阻尼转轴安装有第一支架。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多方位可调节测绘仪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设有通过滑动方式与第二支架相连接的滑槽。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多方位可调节测绘仪支架所述第一锁紧螺栓通过顶紧方式与第二支架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多方位可调节测绘仪支架所述卡扣为弹性塑料材质的弧形结构,且卡扣卡接在第一支架外壁的中间。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多方位可调节测绘仪支架所述调节块为表面光滑的球形结构,且调节块与第二锁紧螺栓通过顶紧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多方位可调节测绘仪支架所述玻璃管为密封的玻璃筒状结构,且玻璃管的内部设有现有水平尺测量所用液体。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一种多方位可调节测绘仪支架的设置,通过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的滑动连接可以改变测绘仪支架的高度,通过安装座在调节块上滑动调节安装座的角度,从而使该装置可以进行多方位的调节。2、本技术一种多方位可调节测绘仪支架的设置,通过在安装座的顶部前侧安装水平尺测量所用的玻璃管结构,从而使该装置在使用时更方便观察安装座是否水平。3、本技术通过对该装置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该装置可以进行多方位的调节,且该装置在使用时更方便观察安装座是否水平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安装座剖切结构示意图。图中:中间支柱1、固定板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第一锁紧螺栓5、支撑架6、卡扣7、调节块8、安装座9、第二锁紧螺栓10、玻璃管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多方位可调节测绘仪支架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多方位可调节测绘仪支架,包括:中间支柱1、固定板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第一锁紧螺栓5、支撑架6、卡扣7、调节块8、安装座9、第二锁紧螺栓10、玻璃管11;固定板2设置在中间支柱1外壁的上部,且固定板2与中间支柱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第一支架3设置在固定板2的下部,且第一支架3与固定板2通过阻尼转轴相连接;第二支架4设置在第一支架3的下部,且第二支架4与第一支架3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第一锁紧螺栓5设置在第一支架3外侧的下部,且第一锁紧螺栓5与第一支架3通过螺纹配合方式相连接;支撑架6设置在固定板2的底部,且支撑架6与固定板2通过销轴铰接;卡扣7设置在支撑架6的外端,且卡扣7与支撑架6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调节块8设置在中间支柱1的顶端,且调节块8与中间支柱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安装座9设置在调节块8的上部,且安装座9与调节块8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第二锁紧螺栓10分别设置在安装座9的左右两侧,且第二锁紧螺栓10与安装座9通过螺纹配合相连接;玻璃管11设置在安装座9前侧的顶部,且玻璃管11与安装座9通过嵌合方式相连接。具体的,中间支柱1为俯视呈三角状的立柱结构,且中间支柱1三侧的底部均通过销轴铰接有支撑架6。具体的,固定板2为三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方位可调节测绘仪支架,包括:中间支柱(1)、固定板(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第一锁紧螺栓(5)、支撑架(6)、卡扣(7)、调节块(8)、安装座(9)、第二锁紧螺栓(10)、玻璃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设置在中间支柱(1)外壁的上部,且固定板(2)与中间支柱(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设置在固定板(2)的下部,且第一支架(3)与固定板(2)通过阻尼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架(4)设置在第一支架(3)的下部,且第二支架(4)与第一支架(3)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锁紧螺栓(5)设置在第一支架(3)外侧的下部,且第一锁紧螺栓(5)与第一支架(3)通过螺纹配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架(6)设置在固定板(2)的底部,且支撑架(6)与固定板(2)通过销轴铰接;所述卡扣(7)设置在支撑架(6)的外端,且卡扣(7)与支撑架(6)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调节块(8)设置在中间支柱(1)的顶端,且调节块(8)与中间支柱(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安装座(9)设置在调节块(8)的上部,且安装座(9)与调节块(8)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锁紧螺栓(10)分别设置在安装座(9)的左右两侧,且第二锁紧螺栓(10)与安装座(9)通过螺纹配合相连接;所述玻璃管(11)设置在安装座(9)前侧的顶部,且玻璃管(11)与安装座(9)通过嵌合方式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方位可调节测绘仪支架,包括:中间支柱(1)、固定板(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第一锁紧螺栓(5)、支撑架(6)、卡扣(7)、调节块(8)、安装座(9)、第二锁紧螺栓(10)、玻璃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设置在中间支柱(1)外壁的上部,且固定板(2)与中间支柱(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设置在固定板(2)的下部,且第一支架(3)与固定板(2)通过阻尼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架(4)设置在第一支架(3)的下部,且第二支架(4)与第一支架(3)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锁紧螺栓(5)设置在第一支架(3)外侧的下部,且第一锁紧螺栓(5)与第一支架(3)通过螺纹配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架(6)设置在固定板(2)的底部,且支撑架(6)与固定板(2)通过销轴铰接;所述卡扣(7)设置在支撑架(6)的外端,且卡扣(7)与支撑架(6)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调节块(8)设置在中间支柱(1)的顶端,且调节块(8)与中间支柱(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安装座(9)设置在调节块(8)的上部,且安装座(9)与调节块(8)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锁紧螺栓(10)分别设置在安装座(9)的左右两侧,且第二锁紧螺栓(10)与安装座(9)通过螺纹配合相连接;所述玻璃管(11)设置在安装座(9)前侧的顶部,且玻璃管(11)与安装座(9)通过嵌合方式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