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结构、冷水机组的底盘及冷水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307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振结构、冷水机组的底盘及冷水机组,涉及冷水机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水机组减振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该减振结构包括振动部件连接部和减振部,所述减振部通过所述振动部件连接部与所述振动部件固定连接,所述减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阻尼部件,相邻的两个所述阻尼部件之间可拆卸连接且所述阻尼部件内设置有凹凸结构,所述振动部件产生的振动能量能通过所述凹凸结构传递至所述阻尼部件内的阻尼颗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控制冷水机组底盘的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振结构、冷水机组的底盘及冷水机组
本技术涉及冷水机组
,尤其是涉及一种减振结构、冷水机组的底盘及冷水机组。
技术介绍
冷水机组又称为冷冻机、制冷机组、冰水机组、冷却设备等,因各行各业的使用比较广泛,所以对冷水机组的要求也不一样。但是,目前冷水机组对振动性能的要求较高,冷水机组对于振动尤其是低频振动的控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冷水机组实际安装空间和振动传递路径分析可知,机组主要激励源为涡旋压缩机组、水泵,该激励源通过压缩机安装支架、壳管、鞍座和水泵支架进行传递,最终在安装底盘汇合,底盘的振动载荷传递率较大。考核的测点一般分布在底盘隔振器附近,机组的安装是必须有隔振器的,隔振器通过螺栓与冷水机组的底盘进行连接,连接的位置即底盘上的螺栓孔位置,所以也可以说振动测试的点在隔振器与底盘连接的螺栓孔附近。冷水机组底盘的振动,容易造成底盘的隔振器老化、引起底盘焊接疲劳(冷水机组的底盘不是整体加工,而是采用多块钢板进行焊接最终成型,振动可能会对焊接强度造成破坏)及与底盘刚性连接的结构(通过焊接、铆接、螺栓连接等依附在底盘上的其他结构)的振动。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为实现对冷水机组的整机减振,都会采用减振装置,但现有的减振装置减振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结构、冷水机组的底盘及冷水机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水机组减振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减振结构,包括振动部件连接部和减振部,其中:所述减振部通过所述振动部件连接部与所述振动部件固定连接,所述减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阻尼部件,相邻的两个所述阻尼部件之间可拆卸连接且所述阻尼部件内设置有凹凸结构,所述振动部件产生的振动能量能通过所述凹凸结构传递至所述阻尼部件内的阻尼颗粒。优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阻尼部件之间通过卡扣结构形成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阻尼部件上相对设置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卡块和卡槽,所述阻尼部件的卡块卡入相邻的所述阻尼部件的卡槽内,所述振动部件连接部为与所述阻尼部件上的卡槽相配合的卡块,或者为与所述阻尼部件上的卡块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减振部与所述振动部件连接部装配到位后所述振动部件连接部能与所述阻尼部件上的卡槽或卡块形成卡扣结构。优选地,所述卡块呈“T”形,所述卡槽呈“T”形。优选地,所述阻尼部件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阻尼颗粒。优选地,所述阻尼部件为颗粒阻尼器。优选地,所述阻尼部件包括壳体和封堵部,所述壳体为上端开口的方体结构,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所述阻尼颗粒,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卡块,所述壳体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卡块位置对应、数量相同的所述卡槽,所述封堵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且能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优选地,所述容纳腔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纵向隔板且所述纵向隔板至少与所述壳体的底部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部和侧部均与所述纵向隔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形成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纵向隔板的数目为至少两个,且所述纵向隔板交叉设置以与所述壳体形成多个空腔。优选地,所述容纳腔内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能将所述容纳腔上下分隔的横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与所述壳体的侧部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其中一个侧壁上设置有允许所述横向隔板穿出的穿孔,所述纵向隔板上设置有允许所述横向隔板穿出的槽孔,所述横向隔板的部分区段能从所述壳体的外部穿过所述穿孔进入所述纵向隔板的槽孔并伸出至与设置有所述穿孔的侧壁相对设置的另一侧壁上,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所述横向隔板能与所述壳体形成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横向隔板呈“T”形,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与所述水平部相连接,所述穿孔能阻止所述竖直部穿入且所述竖直部位于所述壳体外侧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水平部能从所述壳体外穿过所述穿孔进入所述纵向隔板的槽孔。优选地,所述竖直部的面积大于所述穿孔的面积且所述竖直部能密封所述穿孔。优选地,所述竖直部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横向隔板通过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壳体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竖直部的纵向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所述竖直部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呈对角设置。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部的内表面为所述凹凸结构。一种冷水机组的底盘,包括底盘本体和所述的减振结构,其中,所述底盘本体为振动部件,所述减振结构设置于所述底盘上。一种冷水机组,包括所述的冷水机组的底盘。本技术提供的减振结构,包括振动部件连接部和减振部,其中,减振部通过振动部件连接部与振动部件固定连接,减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阻尼部件,本技术通过在减振部上设置有阻尼部件,振动部件的振动能量传递到减振部后,可以通过阻尼部件将振动部件的振动能量吸收,相邻的两个所述阻尼部件之间可拆卸连接,在不同的振动控制需求场景中可在一个布置点上设置有多个阻尼部件,阻尼部件之间可相互组合以最大程度上增加阻尼部件的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阻尼部件自身耗散的振动能量和配重减振的效果,从而实现高效减振。另外,阻尼部件内设置有凹凸结构,振动部件产生的振动能量能通过凹凸结构传递至阻尼部件内的阻尼颗粒从而引起阻尼颗粒之间以及阻尼颗粒与阻尼部件的空腔壁之间的非弹性碰撞和摩擦,凹凸结构的设置增大了阻尼颗粒与阻尼部件内空腔壁的的接触面积,使得振动能量能够在单位水平面积上更多的传导至阻尼颗粒上,提高了阻尼颗粒利用振动波能量进行相互碰撞摩擦对振动能量的耗散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阻尼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阻尼部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未示出封堵部和纵向隔板);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阻尼部件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阻尼部件的内部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封堵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横向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水机组的底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阻尼部件;2、凹凸结构;3、卡块;4、卡槽;5、壳体;6、封堵部;7、纵向隔板;8、横向隔板;81、竖直部;82、水平部;9、穿孔;10、槽孔;11、抵接槽;12、第一安装孔;13、第二安装孔;14、底盘本体;15、第一半圆形缺口;16、第二半圆形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部件连接部和减振部,其中:/n所述减振部通过所述振动部件连接部与所述振动部件固定连接,所述减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阻尼部件,相邻的两个所述阻尼部件之间可拆卸连接且所述阻尼部件内设置有凹凸结构,所述振动部件产生的振动能量能通过所述凹凸结构传递至所述阻尼部件内的阻尼颗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部件连接部和减振部,其中:
所述减振部通过所述振动部件连接部与所述振动部件固定连接,所述减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阻尼部件,相邻的两个所述阻尼部件之间可拆卸连接且所述阻尼部件内设置有凹凸结构,所述振动部件产生的振动能量能通过所述凹凸结构传递至所述阻尼部件内的阻尼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阻尼部件之间通过卡扣结构形成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部件上相对设置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卡块和卡槽,所述阻尼部件的卡块卡入相邻的所述阻尼部件的卡槽内,所述振动部件连接部为与所述阻尼部件上的卡槽相配合的卡块,或者为与所述阻尼部件上的卡块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减振部与所述振动部件连接部装配到位后所述振动部件连接部能与所述阻尼部件上的卡槽或卡块形成卡扣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呈“T”形,所述卡槽呈“T”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部件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阻尼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部件为颗粒阻尼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部件包括壳体和封堵部,所述壳体为上端开口的方体结构,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所述阻尼颗粒,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卡块,所述壳体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卡块位置对应、数量相同的所述卡槽,所述封堵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且能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纵向隔板且所述纵向隔板至少与所述壳体的底部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侧部均与所述纵向隔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形成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减振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乐辉范斌姜国璠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