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仿竹节不锈钢装置的稳固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3051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博物馆仿竹节不锈钢装置的稳固结构,属于博物馆展示用具技术领域,其包括管架,所述管架包括若干节管,所述若干节管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还包括吊装结构和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位于管架的底部,所述吊装结构位于管架的顶部,所述节管的两端均包覆有仿伤垫,所述节管外壁开设有仿节槽,所述仿节槽内设置有仿节环,所述仿节环朝向节管的一侧嵌设有用于和节管吸合的磁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仿竹节整体连接稳固,并方便进行更换损坏部位,从而在保证展示安全性的前提下减小资源浪费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博物馆仿竹节不锈钢装置的稳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博物馆展示用具
,尤其是涉及博物馆仿竹节不锈钢装置的稳固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正在迅速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会带动工业和商业的进步,但是城市的快速发展与离不开农业的支撑,从炎黄时代的农业兴起至今已有很长的时间,农业一直支撑着人们的生活,为纪念先人们的劳动成果,会将一些具有农业性质的象征物进行展示,让参观者能够铭记先人们的伟大。现今在博物馆中有以仿竹节搭建起来的展示物进行展示,仿竹节的搭建过程中会采用不锈钢的钢管件相互进行焊接,使整体形成结构连接牢固的展品,并对整体进行固定,供参观者进行观看,但是由于整体焊接在一起,导致其中一部分结构出现损坏时,需要进行大面积的更换,造成资源的浪费,并且不方便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博物馆仿竹节不锈钢装置的稳固结构,其具有使仿竹节整体连接稳固,并方便进行更换损坏部位,从而在保证展示安全性的前提下减小资源浪费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博物馆仿竹节不锈钢装置的稳固结构,包括管架,所述管架包括若干节管,所述若干节管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还包括吊装结构和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位于管架的底部,所述吊装结构位于管架的顶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架通过若干个节管搭建而成,形成用于展示的仿竹节装置,在进行搭建时,连接结构起到将相邻的节管进行稳固连接的效果,使得能够方便对损坏部位进行更换,从而减小资源的浪费;定位机构对整体管架进行底部定位,从而整体不易出现倾倒,在吊装结构的作用下,进一步加强整体管架的稳固程度,提高整体的展示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任意一个所述节管内均设置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保持器、第二保持器和调节杆,所述第一保持器和第二保持器分别套设在调节杆的两端,所述调节杆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锁紧孔,所述第一保持器和第二保持器相向的一侧外壁均穿设有与锁紧孔螺纹连接的锁紧螺钉,相邻所述节管内的第一保持器和第二保持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保持器和第二保持器与调节杆之间在锁紧螺钉和锁紧孔的作用下,实现第一保持器和第二保持器之间的距离可调,由于位于节管内的连接结构可调节,并且在螺栓将相邻节管内的连接结构进行连接后,实现将相邻两个节管进行连接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栓外套设有防磨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螺栓外的防磨垫,减小螺栓与节管和连接结构之间的磨损,提高螺栓与节管和连接结构连接处的连接稳定性,并提高螺栓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底框、加强箍和盖板,所述管架底端位于底框内,所述加强箍套设在位于底框内的节管外,所述加强箍背离节管的一侧与底框连接,所述盖板盖设底框顶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箍将位于底框内相互两节的节管进行包覆,加强箍与底框之间连接固定,使得当朝底框内注入混凝土时,提高对整体管架的定位稳定效果,在盖板的作用下,减小底框内混凝土出现外溢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吊装结构包括吊绳、承托块和压板,所述第一保持器中开设有供吊绳穿设的吊孔,所述吊绳一端与建筑顶部固定,另一端从吊孔中穿出,所述吊绳远离建筑顶部的一端连接承托块,所述压板位于第一保持器的一侧,所述压板与承托块之间通过螺钉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整体管架进行吊装固定时,承托块承托在第一保持器的一侧,实现对整体的吊拉,并且在压板与承托块连接后,增强整体的吊装稳定性,并且方便对吊绳进行拆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吊装结构还包括防护拉绳,所述防护拉绳与一端与建筑顶部固定,另一端与管架两侧的节管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护拉绳与节管的连接作用下,实现对管架的二次防护,进一步的提高整体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节管的两端均包覆有防伤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节管形状为仿竹节状,导致节管的两端较为锋利,为使节管的两端不易对操作人员以及参观者造成伤害,在节管的两端包覆防伤垫,减小节管伤人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节管外壁开设有仿节槽,所述仿节槽内设置有仿节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仿节槽内设置的仿节环起到仿竹节每段连接处的竹节,从而减小不锈钢管件的耗材,进一步的减小资源的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仿节环朝向节管的一侧嵌设有用于和节管吸合的磁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仿节环与节管之间吸合,从而能够方便将仿节环与节管拆装,实现资源能够重复利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连接结构将若干的节管进行相互连接,形成结构稳固的管架,并且方便对出现损坏的节管部位进行更换,管架在定位结构的作用下实现底端定位,在吊装结构的作用下进一步的提高整体管架的展示安全性,并且减小了资源的浪费;2.通过在节管两端设置的防伤垫,减小节管出现伤人的可能,并且在仿节环的作用下实现仿竹节的逼真程度,而且还节约了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体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体现定位结构的局部爆炸图。图3是体现节管内连接结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管架;11、节管;111、仿节槽;2、连接结构;21、第一保持器;22、第二保持器;23、调节杆;24、锁紧孔;25、锁紧螺钉;26、螺栓;27、防磨垫;28、吊孔;29、调节槽;3、吊装结构;31、吊绳;32、承托块;33、压板;34、防护拉绳;4、定位结构;41、底框;42、加强箍;43、连接杆;44、盖板;5、防伤垫;6、仿节环;61、磁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图1和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博物馆仿竹节不锈钢装置的稳固结构,包括管架1,管架1包括若干节管11,节管11之间通过连接结构2连接,管架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管架1进行固定的定位结构4,管架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管架1进行吊装的吊装结构3,在连接结构2的作用下实现将若干节管11连接形成整体管架1,在定位结构4和吊装结构3的作用下实现整体管架1连接稳固。参考图1和图2,定位结构4包括底框41、加强箍42和盖板44,地面上开设用于固定管架1的基坑,底框41放置于基坑内,管架1的底端位于底框41内,加强箍42位于底框41内,并且箍住管架1的外壁,加强箍42外壁与底框41内壁之间沿圆周方向连接有连接杆43,连接杆43一共有四个,四个连接杆43对加强箍42进行定位,加强对管架1的支撑定位,在底框41内注入混凝土浆,实现对管架1进行固定,并且盖板44盖设在底框41顶部,盖板44与底框41之间通过螺钉连接,使得底框41内的混凝土不易出现外溢,并且在盖板44的作用下进一步加强对管架1的定位支撑。参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博物馆仿竹节不锈钢装置的稳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架(1),所述管架(1)包括若干节管(11),所述若干节管(11)之间通过连接结构(2)连接,还包括吊装结构(3)和定位结构(4),所述定位结构(4)位于管架(1)的底部,所述吊装结构(3)位于管架(1)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博物馆仿竹节不锈钢装置的稳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架(1),所述管架(1)包括若干节管(11),所述若干节管(11)之间通过连接结构(2)连接,还包括吊装结构(3)和定位结构(4),所述定位结构(4)位于管架(1)的底部,所述吊装结构(3)位于管架(1)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博物馆仿竹节不锈钢装置的稳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节管(11)内均设置连接结构(2),所述连接结构(2)包括第一保持器(21)、第二保持器(22)和调节杆(23),所述第一保持器(21)和第二保持器(22)分别套设在调节杆(23)的两端,所述调节杆(23)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锁紧孔(24),所述第一保持器(21)和第二保持器(22)相向的一侧外壁均穿设有与锁紧孔(24)螺纹连接的锁紧螺钉(25),相邻所述节管(11)内的第一保持器(21)和第二保持器(22)之间通过螺栓(2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博物馆仿竹节不锈钢装置的稳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26)外套设有防磨垫(2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博物馆仿竹节不锈钢装置的稳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4)包括底框(41)、加强箍(42)和盖板(44),所述管架(1)底端位于底框(41)内,所述加强箍(42)套设在位于底框(41)内的节管(11)外,所述加强箍(42)背离节管(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云杰徐继斌易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根盛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