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植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815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种植井盖,属于市政园林施工的技术领域,包括井盖本体、吸水垫层、种植筒托盘和种植筒;井盖本体包括井盖筒体、井盖侧翼以及井盖挡边;井盖筒体上设置有多个平行的储水槽,相邻储水槽之间设置有第一排水孔;吸水垫层与底部筒体的形状相适应,底面设置有卡槽;种植筒托盘包括托盘筒体以及托盘侧翼;托盘筒体上设置有种植筒插接环以及第二排水孔;托盘侧翼搭接在井盖挡边上,托盘筒体贴合在井盖侧翼内壁上;种植筒的底部插接在种植筒插接环内,底部设置有第三排水孔,顶端与托盘侧翼的顶端平齐。上述种植井盖中,种植筒内种植植物,可遮挡隐藏井盖,使井盖与周围绿地融为一体,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保证景观效果的整体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种植井盖
本技术属于市政园林施工的
,具体公开了一种种植井盖。
技术介绍
城市建设中沿着地下管线每隔一定距离要修建一个竖井,主要供检修管道、清除污泥以及用于连接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的管线。城市道路、公路、生活区等机动车辆行驶和停放场地以及绿地等非机动车辆场地的检查井井盖的上端面均与地基面平等设置,其形状有方形或圆形,井盖通过搁置口放置在井座上。随着城市绿化率的提高和绿地面积的增大,而地下管线的日益增多,位于绿地内的检查井越来越多,检查井井盖多为钢纤维混凝土井盖,盖体的上端面设置防滑或美观的花纹,绿地中的检查井部分影响了绿地的绿化和美化功能,目前急需一种能够与绿地环境融为一体的种植井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绿地环境融为一体的种植井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种植井盖,包括井盖本体、吸水垫层、种植筒托盘以及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筒;井盖本体包括井盖筒体、从底部筒体的顶部向外延伸的井盖侧翼以及从井盖侧翼外边缘向上延伸的井盖挡边;井盖筒体上设置有多个平行的储水槽,相邻储水槽之间设置有第一排水孔;吸水垫层与底部筒体的形状相适应,底面设置有卡槽,卡槽用于容纳储水槽的隔板;种植筒托盘包括托盘筒体以及从托盘筒体的顶部向外延伸的托盘侧翼;托盘筒体上设置有种植筒插接环以及第二排水孔;托盘侧翼搭接在井盖挡边上,托盘筒体贴合在井盖侧翼内壁上,托盘侧翼和井盖挡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种植筒的底部插接在种植筒插接环内,底部设置有第三排水孔,顶端与托盘侧翼的顶端平齐。进一步地,井盖侧翼和井盖挡边的内拐角上对称设置有的第一限位块;托盘筒体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限位块的第一限位槽。进一步地,托盘筒体的底面与吸水垫层之间有排水空间。进一步地,种植筒插接环内沿着直径方向设置有第二限位块;种植筒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二限位块的第二限位槽。进一步地,第三排水孔位于第二限位槽的两侧;位于种植筒插接环内的第二排水孔与第三排水孔对应。进一步地,吸水垫层为海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种植井盖中,种植筒内种植植物,可遮挡隐藏井盖,使井盖与周围绿地融为一体,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保证景观效果的整体性。当浇灌或雨水充足时,水可以经第三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流入吸水垫层中,吸水垫层吸水直至饱和,多余的水部分积聚在储水槽内,部分通过第一排水孔排出,在保证排水的基础上实现储水,干旱时,储水槽内的积水以及吸水垫层中的水蒸发,供植物吸收。通过吸水垫层卡槽和储水槽隔板的配合,有效防止吸水垫层在井盖本体内窜动。种植筒与种植筒托盘采用插接方式,便于更换种植筒。托盘侧翼和井盖挡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拆装方便,也便于更换吸水垫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种植井盖的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种植井盖中井盖本体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种植井盖中吸水垫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种植井盖中种植筒托盘的俯视图;图5为图1所示种植井盖中种植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井盖本体;1.1-储水槽;1.2-第一排水孔;1.3-第一限位块;2-吸水垫层;2.1-卡槽;3-种植筒托盘;3.1-种植筒插接环;3.2-第二排水孔;3.3-第一限位槽;3.4-第二限位块;4-种植筒;4.1-第三排水孔;4.2-第二限位槽;5-螺栓孔;6-螺栓。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种植井盖,包括井盖本体1、吸水垫层2、种植筒托盘3以及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筒4;井盖本体1包括井盖筒体、从底部筒体的顶部向外延伸的井盖侧翼以及从井盖侧翼外边缘向上延伸的井盖挡边;井盖筒体上设置有多个平行的储水槽1.1,相邻储水槽1.1之间设置有第一排水孔1.2;吸水垫层2与底部筒体的形状相适应,底面设置有卡槽2.1,卡槽2.1用于容纳储水槽1.1的隔板;种植筒托盘3包括托盘筒体以及从托盘筒体的顶部向外延伸的托盘侧翼;托盘筒体上设置有种植筒插接环3.1以及第二排水孔3.2;托盘侧翼搭接在井盖挡边上,托盘筒体贴合在井盖侧翼内壁上,托盘侧翼和井盖挡边上均设置有螺栓孔5,通过螺栓6固定连接;种植筒4的底部插接在种植筒插接环3.1内,底部设置有第三排水孔4.1,顶端与托盘侧翼的顶端平齐。上述种植井盖中,种植筒4内种植植物,可遮挡隐藏井盖,使井盖与周围绿地融为一体,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保证景观效果的整体性。当浇灌或雨水充足时,水可以经第三排水孔4.1和第二排水孔3.2流入吸水垫层2中,吸水垫层2吸水直至饱和,多余的水部分积聚在储水槽1.1内,部分通过第一排水孔1.2排出,在保证排水的基础上实现储水,干旱时,储水槽1.1内的积水以及吸水垫层2中的水蒸发,供植物吸收。通过吸水垫层2卡槽和储水槽1.1隔板的配合,有效防止吸水垫层2在井盖本体1内窜动。种植筒4与种植筒托盘3采用插接方式,便于更换种植筒4。托盘侧翼和井盖挡边通过螺栓5固定连接,拆装方便,也便于更换吸水垫层2。进一步地,井盖侧翼和井盖挡边的内拐角上对称设置有的第一限位块1.3;托盘筒体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限位块1.3的第一限位槽3.3。通过第一限位块1.3和第一限位槽3.3的配合有效防止种植筒托盘3在井盖本体1内窜动,且能快速定位安装。进一步地,托盘筒体的底面与吸水垫层2之间有排水空间,即第一限位块1.3的高度大于第一限位槽3.3的深度,使种植筒托盘3悬空设置,以便能将种植筒托盘3内的积水完全排出。进一步地,种植筒插接环3.1内沿着直径方向设置有第二限位块3.4;种植筒4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二限位块3.4的第二限位槽4.2。通过第二限位块3.4和第二限位槽4.2的配合有效防止种植筒4在种植筒插接环3.1内窜动,且能快速定位安装。进一步地,第三排水孔4.1位于第二限位槽4.2的两侧;位于种植筒插接环3.1内的第二排水孔3.2与第三排水孔4.1对应,以便种植筒4内的水能尽快排出。进一步地,吸水垫层2为海绵。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种植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盖本体、吸水垫层、种植筒托盘以及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筒;/n所述井盖本体包括井盖筒体、从底部筒体的顶部向外延伸的井盖侧翼以及从井盖侧翼外边缘向上延伸的井盖挡边;/n所述井盖筒体上设置有多个平行的储水槽,相邻储水槽之间设置有第一排水孔;/n所述吸水垫层与底部筒体的形状相适应,底面设置有卡槽,卡槽用于容纳储水槽的隔板;/n所述种植筒托盘包括托盘筒体以及从托盘筒体的顶部向外延伸的托盘侧翼;/n所述托盘筒体上设置有种植筒插接环以及第二排水孔;/n所述托盘侧翼搭接在井盖挡边上,托盘筒体贴合在井盖侧翼内壁上,托盘侧翼和井盖挡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n所述种植筒的底部插接在种植筒插接环内,底部设置有第三排水孔,顶端与托盘侧翼的顶端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种植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盖本体、吸水垫层、种植筒托盘以及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筒;
所述井盖本体包括井盖筒体、从底部筒体的顶部向外延伸的井盖侧翼以及从井盖侧翼外边缘向上延伸的井盖挡边;
所述井盖筒体上设置有多个平行的储水槽,相邻储水槽之间设置有第一排水孔;
所述吸水垫层与底部筒体的形状相适应,底面设置有卡槽,卡槽用于容纳储水槽的隔板;
所述种植筒托盘包括托盘筒体以及从托盘筒体的顶部向外延伸的托盘侧翼;
所述托盘筒体上设置有种植筒插接环以及第二排水孔;
所述托盘侧翼搭接在井盖挡边上,托盘筒体贴合在井盖侧翼内壁上,托盘侧翼和井盖挡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种植筒的底部插接在种植筒插接环内,底部设置有第三排水孔,顶端与托盘侧翼的顶端平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庆曹勇韩峰杨素燕王普水王昌威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