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落大小测量板及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2687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4
微生物菌落大小测量板及测量装置,解决了现在微生物菌落大小测量板及测量装置在菌落测量时,刻度尺无法移动,测量准确性低,同时拆卸不便,不利于进行收纳的问题,其包括板体、测量区、标识圆孔、固定转轴、刻度尺、参考圆孔、连接铒和第一螺纹孔,所述板体的中部设置有测量区,测量区的中部设置有标识圆孔,板体底端的中部通过固定转轴安装有刻度尺,板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铒,连接铒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测量精度高,同时安装和拆卸方便,占用空间小,便于进行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生物菌落大小测量板及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支架,具体为微生物菌落大小测量板及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侧菌落大小是经常要做的工作,常用的测量方法及工具有直尺、游标卡尺等,一则涉及工具多,效率低,再者诸多的测量工具要不断的放到实验台上,可能增加实验室微生物污染及有害微生物传播的几率。对较小的菌落,一人同时手持放大镜和测量尺,较难完成。使用电子智能化测试装备,对设备要求高,费用多,不适合教学及普通实验室使用。为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CN203487153U一种微生物菌落大小测量板及其测量装置,用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但这种装置仍存在一定缺陷,在菌落测量时,刻度尺无法移动,测量准确性低,同时拆卸不便,不利于进行收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微生物菌落大小测量板及测量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在微生物菌落大小测量板及测量装置在菌落测量时,刻度尺无法移动,测量准确性低,同时拆卸不便,不利于进行收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板体、测量区、标识圆孔、固定转轴、刻度尺、参考圆孔、连接铒和第一螺纹孔,所述板体的中部设置有测量区,测量区的中部设置有标识圆孔,板体底端的中部通过固定转轴安装有刻度尺,板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铒,连接铒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优选的,所述刻度尺的中部对应固定转轴位置处开设有通孔。优选的,所述板体为一种透明材质的构件。优选的,所述测量区的一侧设置有参考圆孔。微生物菌落大小测量装置,包括微生物菌落大小测量板、支撑柱、第一螺纹杆、限位盘、连接块、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杆、转动手柄、连接杆、放大镜、蓄电池、万节管、照明灯和控制开关,微生物菌落大小测量板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限位盘,支撑柱上套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插接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手柄,连接块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安装有放大镜,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蓄电池,蓄电池的一侧设置有万节管,万节管的一端安装有照明灯,连接杆的顶部设置有控制开关。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对应支撑柱位置处开设有通孔。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电性连接照明灯。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时,将需要测量的菌落放置在测量区内部,根据放置区域的不同,转动刻度尺,刻度尺与固定转轴的配合下转动到,需要测量的菌落的下方,再通过设置的放大镜进行观察读数,测量准确,同时在测量时,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照明灯工作,照明灯工作对测量区进行照明,便于进行读数,在不使用时,旋松第二螺纹杆,转动支撑柱,使得支撑柱底端的第一螺纹杆由第一螺纹孔内旋出,将连接块由支撑柱上取下,即可完成拆卸,安装和拆卸方便,占用空间小,便于进行收纳,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测量精度高,同时安装和拆卸方便,占用空间小,便于进行收纳。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板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支撑柱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板体;2、测量区;3、标识圆孔;4、固定转轴;5、刻度尺;6、参考圆孔;7、连接铒;8、第一螺纹孔;9、支撑柱;10、第一螺纹杆;11、限位盘;12、连接块;13、第二螺纹孔;14、第二螺纹杆;15、转动手柄;16、连接杆;17、放大镜;18、蓄电池;19、万节管;20、照明灯;21、控制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由图1-3给出,本技术提供微生物菌落大小测量板及测量装置,包括板体1、测量区2、标识圆孔3、固定转轴4、刻度尺5、参考圆孔6、连接铒7和第一螺纹孔8,板体1的中部设置有测量区2,测量区2的中部设置有标识圆孔3,板体1底端的中部通过固定转轴4安装有刻度尺5,板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铒7,连接铒7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8。刻度尺5的中部对应固定转轴4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板体1为一种透明材质的构件。测量区2的一侧设置有参考圆孔6。微生物菌落大小测量装置,包括微生物菌落大小测量板、支撑柱9、第一螺纹杆10、限位盘11、连接块12、第二螺纹孔13、第二螺纹杆14、转动手柄15、连接杆16、放大镜17、蓄电池18、万节管19、照明灯20和控制开关21,微生物菌落大小测量板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柱9,支撑柱9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螺纹杆10,支撑柱9的顶端设置有限位盘11,支撑柱9上套接有连接块12,连接块1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3,第二螺纹孔13内插接有第二螺纹杆14,第二螺纹杆14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手柄15,连接块12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的一端安装有放大镜17,连接杆16的底部设置有蓄电池18,蓄电池18的一侧设置有万节管19,万节管19的一端安装有照明灯20,连接杆16的顶部设置有控制开关21。连接块12对应支撑柱9位置处开设有通孔。蓄电池18电性连接控制开关21,控制开关21电性连接照明灯20。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将需要测量的菌落放置在测量区2内部,根据放置区域的不同,转动刻度尺5,刻度尺5与固定转轴4的配合下转动到,需要测量的菌落的下方,再通过设置的放大镜17进行观察读数,测量准确,同时在测量时,通过控制开关21控制照明灯20工作,照明灯20工作对测量区2进行照明,便于进行读数,在不使用时,旋松第二螺纹杆14,转动支撑柱9,使得支撑柱9底端的第一螺纹杆10由第一螺纹孔8内旋出,将连接块12由支撑柱9上取下,即可完成拆卸,安装和拆卸方便,占用空间小,便于进行收纳。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测量精度高,同时安装和拆卸方便,占用空间小,便于进行收纳。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微生物菌落大小测量板,包括板体(1)、测量区(2)、标识圆孔(3)、固定转轴(4)、刻度尺(5)、参考圆孔(6)、连接铒(7)和第一螺纹孔(8),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中部设置有测量区(2),测量区(2)的中部设置有标识圆孔(3),板体(1)底端的中部通过固定转轴(4)安装有刻度尺(5),板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铒(7),连接铒(7)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8)。/n

【技术特征摘要】
1.微生物菌落大小测量板,包括板体(1)、测量区(2)、标识圆孔(3)、固定转轴(4)、刻度尺(5)、参考圆孔(6)、连接铒(7)和第一螺纹孔(8),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中部设置有测量区(2),测量区(2)的中部设置有标识圆孔(3),板体(1)底端的中部通过固定转轴(4)安装有刻度尺(5),板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铒(7),连接铒(7)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落大小测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尺(5)的中部对应固定转轴(4)位置处开设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落大小测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为一种透明材质的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落大小测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区(2)的一侧设置有参考圆孔(6)。


5.微生物菌落大小测量装置,包括微生物菌落大小测量板、支撑柱(9)、第一螺纹杆(10)、限位盘(11)、连接块(12)、第二螺纹孔(13)、第二螺纹杆(14)、转动手柄(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有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