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266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包括自上至下依次相连通的气体部、清水部和污泥部,气体部包括相并列设置的进气部和出气部,进气部包括呼吸阀,出气部的顶板一侧设有与抽风机相连的出风口且内部设有填料区,填料区的上方设有若干喷洒头,填料区下部设有排水管;清水部通过用于分离污泥和清水的隔板与污泥部相连通,清水部的上部设有排水管,清水部的排水管与隔板之间自上至下依次设有螺旋进料管和加药管,螺旋进料管的出口位于加药管的出口下方且出口方向与竖直面相垂直;污泥部底部呈上宽下窄的圆台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螺旋进料管进料提高污泥沉降效率,净化臭气且保证装置内气压平衡,提高装置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保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副产物——污泥,污泥是由水和污水处理过程所产生的固体沉淀物质,污泥脱水就是浓缩或消化污泥脱除水分,转化为半固态或固态泥块的一种污泥处理方法。目前的污泥处理装置虽然能够达到对污泥脱水处理的效果,但仍存在如下问题:1.污泥无污水混合液在进入到污泥处理装置内时会对清水区甚至污泥区产生一定冲击,由于污泥区的表层污泥稳定性较差,造成污泥区原有污泥的剧烈运动并扩散,可能会有部分污泥回流到清水区中,使得沉降浓缩的进度变得缓慢,影响沉降浓缩效果;2.目前污泥处理装置顶部大多为敞口,由于微生物不断分解污泥中有机质产生的臭气,如果装置采用密封状态存在爆炸等安全隐患,但是敞口也会造成污泥处理装置附近气味刺鼻难闻,工作环境恶劣。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处理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螺旋进料管进料大程度提高了污泥沉降效率,污泥处理装置密封处理,净化臭气的同时保证装置内气压平衡,提高了装置运行的安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包括自上至下依次相连通的气体部、清水部和污泥部,所述气体部包括相并列设置的进气部和出气部,所述进气部包括呼吸阀,所述出气部的顶板一侧设有与抽风机相连的出风口且内部设有填料区,所述填料区的上方设有若干喷洒头,所述填料区下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清水部通过用于分离污泥和清水的隔板与污泥部相连通,所述清水部的上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清水部的排水管与隔板之间自上至下依次设有螺旋进料管和加药管,所述螺旋进料管的出口位于加药管的出口下方且出口方向与竖直面相垂直;所述污泥部底部呈上宽下窄的圆台状。优选地,所述螺旋进料管的出口呈直径渐宽的喇叭状;优选地,所述隔板为水平直板或V形锥状板;优选地,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呈上宽下窄的圆台状的滤孔;优选地,所述出气部的排水管与清水部的排水管相连通。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进料时对装置内清水和污泥的冲击影响污泥沉降效率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螺旋进料管及喇叭状的出口有效降低冲击,而且螺旋进料管的出口设置在加料管出口的下方,使絮凝剂很好与污泥混合,加速污泥浓缩,大大提高了污泥浓缩的效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2.本技术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污泥处理装置大多为了降低安全隐患采用敞口方式造成气味刺鼻难闻,工作环境恶劣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抽风机将污泥产生的臭气抽入填料区,喷洒头通过喷洒含有氮磷钾等营养液湿润填料区,对臭气进行降解后通过出气口排出,尤其硫化氢的去除率高,然后液体通过排水管排出,同时进气部的呼吸阀向装置内补充新鲜空气,保证装置内气压平衡,提高装置运行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泥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气部11.呼吸阀2.出气部21.出气口22.喷洒头23.填料区24.排水管3.清水部31.排水管4.隔板41.滤孔5.污泥部51.排泥管6.螺旋进料管7.加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技术的内容。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包括自上至下依次相连通的气体部、清水部3和污泥部5,气体部包括相并列设置的进气部1和出气部2,进气部1包括呼吸阀,出气部2的顶板一侧设有与抽风机相连的出风口21且内部设有填料区23,填料区23的上方设有若干喷洒头22,填料区23下部设有排水管24。清水部3通过用于分离污泥和清水的隔板4与污泥部5相连通,隔板4为水平直板或V形锥状板,隔板4上设有若干呈上宽下窄的圆台状的滤孔41。清水部3的上部设有排水管31且与出气部2的排水管24相连通,清水部3的排水管31与隔板4之间自上至下依次设有螺旋进料管6和加药管7,加药管7与加药泵相连,螺旋进料管6的出口位于加药管7的出口下方,螺旋进料管6的出口呈直径渐宽的喇叭状且出口方向与竖直面相垂直,螺旋进料管6的螺距相同或自上至下依次递增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污泥部5底部呈上宽下窄的圆台状且底端设有排泥管51。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技术构思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该技术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至下依次相连通的气体部、清水部和污泥部,所述气体部包括相并列设置的进气部和出气部,所述进气部包括呼吸阀,所述出气部的顶板一侧设有与抽风机相连的出风口且内部设有填料区,所述填料区的上方设有若干喷洒头,所述填料区下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清水部通过用于分离污泥和清水的隔板与污泥部相连通,所述清水部的上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清水部的排水管与隔板之间自上至下依次设有螺旋进料管和加药管,所述螺旋进料管的出口低于加药管的出口且出口方向与竖直面相垂直;所述污泥部底部呈上宽下窄的圆台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至下依次相连通的气体部、清水部和污泥部,所述气体部包括相并列设置的进气部和出气部,所述进气部包括呼吸阀,所述出气部的顶板一侧设有与抽风机相连的出风口且内部设有填料区,所述填料区的上方设有若干喷洒头,所述填料区下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清水部通过用于分离污泥和清水的隔板与污泥部相连通,所述清水部的上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清水部的排水管与隔板之间自上至下依次设有螺旋进料管和加药管,所述螺旋进料管的出口低于加药管的出口且出口方向与竖直面相垂直;所述污泥部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荣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惠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