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2611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2
一种滑车装置,包括:包括互相扣合的第一、第二承重臂的承重架;转动设置在所述两个承重臂之间的滑轮;缠绕在滑轮上的牵引绳;及设置在所述两个承重臂顶部的挂环。主轴的末端形成一对平行的限位面;限位块固定在第一承重臂的外侧端面上,限位块内自下而上开设开孔及与开孔导通并且由一对平行的挡壁限定的挡槽;主轴从第二承重臂的外侧穿过第二承重臂,然后穿过滑轮,接着穿过第一承重臂,继而穿过限位块的开孔,限位块相对于主轴向下移动,最终让主轴的一对平行的限位面卡设在一对平行的挡壁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滑车装置的结构紧凑、重量较轻,大大减轻了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安全可靠,磨损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车装置
本技术涉及户外输电线路检修
,具体地,涉及一种滑车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电力系统的户外输电线路检修作业中,尤其是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带电检修作业中,会大量使用滑车来传递各种检修工具、检修材料来辅助进入等电位作业。在现有技术中,检修人员在对户外输电线路的导线和地线进行检修作业时,通常都是直接将用于传递工具和材料的滑车及传递绳挂在检修人员身上,检修人员自己背着滑车和传递绳攀爬至导、地线。这对于检修人员来将是很大的负担,因为这些设备很重,对检修人员的体力是个巨大的考验。并且针对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导线与地面的距离很高,尤其是在同塔双回的情形中,上层导线距地面的高度都大于60米,检修人员所携带的滑车及传递绳很重,在有风时对检修人员作业过程中的阻力更为突出。而且检修人员走线时,由于传递绳直接与导线接触,因此无法避免两者摩擦产生的互相磨损的现象,尤其是带电作业工作中使用的绝缘绳,会造成绝缘绳的严重脏污和磨损,从而导致绝缘绳的绝缘性能变差,进而给检修人员带来触电的危险,而且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滑车装置,其结构紧凑、重量较轻,大大减轻了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安全可靠,磨损较低。一种滑车装置包括:包括互相扣合在一起的第一承重臂及第二承重臂的承重架、借助互相配合的主轴及限位块而转动设置在所述承重架的第一承重臂与第二承重臂之间的滑轮、缠绕在所述滑轮上的牵引绳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承重臂及第二承重臂顶部的挂环。具体来说,所述主轴的末端形成一对平行的限位面;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第一承重臂的外侧端面上,并且所述限位块内自下而上开设开孔及与所述开孔导通并且由一对平行的挡壁限定的挡槽;所述主轴从所述第二承重臂的外侧穿过所述第二承重臂,然后穿过所述滑轮,接着穿过所述第一承重臂,继而穿过所述限位块的开孔,在重力作用下,限位块相对于主轴向下移动,最终让主轴的一对平行的限位面卡设在所述一对平行的挡壁之间。在上述滑车装置中,由于限位块固定在所述第一承重臂的外侧端面上,因此限位块无法相对于第一承重臂转动;同时,由于主轴的两个限位面被限制在所述一对平行的挡壁之间而无法相对于限位块转动;故此,实际上,相当于主轴无法相当于第一承重臂转动,也就是主轴无法相对于承重架转动。此外,由于在重力作用下,限位块总是相对于主轴向下移动,最终让主轴的一对平行的限位面卡设在所述一对平行的挡壁之间,因此不论外部负荷或震动多强烈,限位块总是能够稳定地将主轴相对于承重架互相固定,进而防止两者之间的相对转动。本技术提供的滑车装置在使用时,牵引绳的一端固定重物,另一端穿过滑轮,然后把挂环扣在稳定安全合适的位置,此时牵引绳的无重物的一端,即可用来提升重物。本技术提供的滑车装置的整体结构紧凑、重量轻。可以通过无人机携带,使用无人机传送滑车,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安全性,尤其是带电作业,避免绝缘的牵引绳与导线之间的相互磨损,保证了绝缘牵引绳的清洁度和绝缘性能,而且大大减轻了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另外,结合超特高压检修作业需求,从材质上制作为绝缘和非绝缘两种功能用途的滑车装置,绝缘滑车装置采用高强度轻型绝缘材料制作,非绝缘滑车装置采用高强度轻质铝合金材质制作。优选地,所述第一承重臂包括:其上开设第一挂孔的第一挂板、沿着所述第一挂板的底部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一肩部、从所述第一肩部的底部向下以平行于所述第一挂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的第一臂部、从所述第一臂部的底部向下倾斜并且沿着逐渐靠近所述第一挂板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倾斜部,及从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底部向下以平行于所述第一挂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的第一轴板。所述第一轴板上开设第一轴孔。类似地,所述第二承重臂包括:其上开设第二挂孔的第二挂板、沿着所述第二挂板的底部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二肩部、从所述第二肩部的底部向下以平行于所述第二挂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臂部、从所述第二臂部的底部向下倾斜并且沿着逐渐靠近所述第二挂板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倾斜部,及从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底部向下以平行于所述第二挂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轴板。所述第二轴板上开设第二轴孔。优选地,所述第二轴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轴孔的内径;并且,所述主轴优选地包括法兰、从法兰的一个端部轴向延伸的第一轴体及从所述第一轴体的末端轴向延伸的第二轴体;所述法兰抵靠在所述第二轴板的端面上,第一轴体穿过所述第二轴孔,第二轴体穿过所述第一轴孔及所述限位块的开孔。优选地,所述一对互相平行的限位面形成于所述第二轴体上。优选地,第一轴板的外侧端面上开设安装孔;一个挡块借助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而固定在所述第一承重臂的第一轴板上,且所述挡块卡设在所述限位块的开孔内。优选地,所述第一承重臂上开设贯穿第一肩部及第一臂部的镂空部。类似地,所述第二承重臂上开设贯穿第二肩部及第二臂部的镂空部。开设这些镂空部可以降低整个承重臂的自身重量,进而降低了整个滑车装置的重量,这样检修人员或无人机在携带滑车时就比较省力,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会大大降低。优选地,所述滑轮包括圆周部及形成于所述圆周部的两个端面边缘的圆周挡边,所述牵引绳缠绕在所述圆周部上,而所述两个圆周挡边则限制牵引绳从圆周部上脱离。优选地,所述挂环包括钩挂在所述第一承重臂及第二承重臂的第一挂孔及第二挂孔内的U型底环及转动设置在所述U型底环上的转动挂钩,所述U型底环与所述转动挂钩之间借助锁扣螺母互相固定。这种新型闭锁方式,使滑车装置的重量减轻,安全性能得以提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滑车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的滑车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1所示的滑车装置的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3所示的滑车装置中的局部结构的放大立体图;及图5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滑车装置的部分组件的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车装置,包括:包括互相扣合在一起的第一承重臂及第二承重臂的承重架;借助互相配合的主轴及限位块而转动设置在所述承重架的第一承重臂与第二承重臂之间的滑轮;缠绕在所述滑轮上的牵引绳;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承重臂及第二承重臂顶部的挂环,其特征在于:/n所述主轴的末端形成一对平行的限位面;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第一承重臂的外侧端面上,并且所述限位块内自下而上开设开孔及与所述开孔导通并且由一对平行的挡壁限定的挡槽;所述主轴从所述第二承重臂的外侧穿过所述第二承重臂,然后穿过所述滑轮,接着穿过所述第一承重臂,继而穿过所述限位块的开孔,限位块相对于主轴向下移动,最终让主轴的一对平行的限位面卡设在所述一对平行的挡壁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车装置,包括:包括互相扣合在一起的第一承重臂及第二承重臂的承重架;借助互相配合的主轴及限位块而转动设置在所述承重架的第一承重臂与第二承重臂之间的滑轮;缠绕在所述滑轮上的牵引绳;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承重臂及第二承重臂顶部的挂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轴的末端形成一对平行的限位面;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第一承重臂的外侧端面上,并且所述限位块内自下而上开设开孔及与所述开孔导通并且由一对平行的挡壁限定的挡槽;所述主轴从所述第二承重臂的外侧穿过所述第二承重臂,然后穿过所述滑轮,接着穿过所述第一承重臂,继而穿过所述限位块的开孔,限位块相对于主轴向下移动,最终让主轴的一对平行的限位面卡设在所述一对平行的挡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重臂包括:其上开设第一挂孔的第一挂板、沿着所述第一挂板的底部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一肩部、从所述第一肩部的底部向下以平行于所述第一挂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的第一臂部、从所述第一臂部的底部向下倾斜并且沿着逐渐靠近所述第一挂板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倾斜部,及从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底部向下以平行于所述第一挂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的第一轴板,所述第一轴板上开设第一轴孔;
所述第二承重臂包括:其上开设第二挂孔的第二挂板、沿着所述第二挂板的底部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二肩部、从所述第二肩部的底部向下以平行于所述第二挂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臂部、从所述第二臂部的底部向下倾斜并且沿着逐渐靠近所述第二挂板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倾斜部,及从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底部向下以平行于所述第二挂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正树张明洲李守信何宁安王志鹏梁靖苏清寿方刚覃平王明春李昌甫陆文叁凌铸陶辉映刘宝龙唐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南宁局深圳市新南润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