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彦龙专利>正文

一种铁路用车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38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用车挡,缓冲装置包括挡板,挡板下部设有支撑腿,支撑腿下部设有移动球或移动杆。挡板背部连接滑动杆,滑动杆的另一端设置在套筒内且能够在套筒内来回移动,滑动杆的外部套设有弹性部件。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垂直连接在靠近固定板端头的⅓‑⅔位置处,固定板设置在地面以。固定支架背部连接稳固板,固定支架内设有多个固定杆,套筒设置在固定支架上部中间位置,套筒下部设有加强杆;辅助装置设置在两侧轨道中间,辅助装置包括缓冲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缓冲装置和辅助装置相结合,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能够快速对车辆进行减速,防止列车脱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顺利生产,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用车挡
本技术涉及铁路辅助设置
,特别是一种铁路用车挡。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铁路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出行。但是铁路尽头由于紧靠公路、厂房等,甚至在人员密度大的地方,因此需要设置车挡进行防护,杜绝安全隐患,防止发生车辆冲撞造成脱轨,阻止车辆前行。目前,现有技术中车挡一般直接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一旦车辆以较大的冲击力或较快的速度撞上混凝土车挡时,车挡容易开裂或撞碎,不能有效防止机车脱线和翻车,造成车辆脱线或撞上车挡前方的厂房墙面,影响生产顺利进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铁路用车挡,采用缓冲装置和辅助装置相结合,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能够快速对车辆进行减速,防止列车脱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顺利生产,实用性较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铁路用车挡,包括缓冲装置和辅助装置,缓冲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固定,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挡板,挡板下部设有至少一个支撑腿,支撑腿下部设有移动球或移动杆,挡板背部连接滑动杆,滑动杆的另一端设置在套筒内且能够在套筒内来回移动,滑动杆的外部套设有弹性部件;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垂直连接在靠近固定板端头的⅓-⅔位置处,固定板设置在地面以下,固定支架背部连接稳固板,所述固定支架内设有多个固定杆,套筒设置在固定支架上部中间位置,套筒下部设有加强杆;所述辅助装置设置在两侧轨道中间,辅助装置包括缓冲带,缓冲带由多个锯齿状台阶首尾连接后构成,移动球或移动杆能够在缓冲带内来回移动。优选的是,所述固定装置高度的三分之二以下埋藏在地面下。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挡板下部设有两个支撑腿,挡板内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口径大于支撑腿的外径。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移动球或移动杆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多个固定杆纵横交错设置。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加强杆倾斜设置,加强杆的一端和套筒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固定杆交叉处。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支架、稳固板和固定板围合成三角形结构,固定支架、稳固板和固定板之间浇注有混凝土。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锯齿状台阶包括竖直面和倾斜面,竖直面设置在车辆驶向一侧。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稳固板下端和固定板连接,稳固板的上端和套筒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缓冲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固定,稳定性好。缓冲装置包括挡板,挡板下部设有至少一个支撑腿,支撑腿下部设有移动球或移动杆,从而增大阻力。挡板背部连接滑动杆,滑动杆的另一端设置在套筒内且能够在套筒内来回移动,滑动杆的外部套设有弹性部件,起到缓冲作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垂直连接在靠近固定板端头的⅓-⅔位置处,固定板设置在地面以下,保障整体结构的稳定。固定支架背部连接稳固板,所述固定支架内设有多个固定杆,套筒设置在固定支架上部中间位置,套筒下部设有加强杆;辅助装置设置在两侧轨道中间,辅助装置包括缓冲带,缓冲带由多个锯齿状台阶首尾连接后构成,移动球或移动杆能够在缓冲带内来回移动。本技术采用缓冲装置和辅助装置相结合,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能够快速对车辆进行减速,防止列车脱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顺利生产,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铁路用车挡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再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结构俯视图。附图说明:1、挡板,2、支撑腿,3、移动球,4、滑动杆,5、套筒,6、弹性部件,7、固定支架,71、固定杆,8、固定板,9、稳固板,10、加强杆,11、缓冲带,111、锯齿状台阶,12、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一种铁路用车挡,包括缓冲装置和辅助装置,缓冲装置和辅助装置配合使用,能够实现缓冲作用的同时提供一定的阻力。缓冲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固定装置高度的三分之二以下埋藏在地面下。缓冲装置包括挡板1,挡板1下部设有两个支撑腿2,挡板1内设有安装槽12,安装槽12的口径大于支撑腿2的外径,方便支撑腿能够在限定区域内上下活动。支撑腿2下部设有移动球3或移动杆,移动球3或移动杆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增大自身重量的同时,能够增加阻力。本实施例设置为移动球3。挡板1移动时,下部的移动球3也随之移动。挡板1背部连接滑动杆4,滑动杆4的另一端设置在套筒5内且能够在套筒5内来回移动,具体的,当挡板1受到列车撞击时,滑动杆4会往套筒5一侧移动。滑动杆4的外部套设有弹性部件6,弹性部件6为弹簧。当列车撞击挡板1时,由于弹性部件的恢复力,因此也会对列车产生一定的阻力,降低其运行速度。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架7,固定支架7垂直连接在靠近固定板8端头的⅓-⅔位置处,固定板8设置在地面以下,从而实现列车撞击时,自身的重力落在固定板8上,不会造成固定板8的倾出。固定支架7背部连接稳固板9,稳固板9下端和固定板8连接,稳固板9的上端和套筒5连接。固定支架7、稳固板9和固定板8围合成三角形结构,固定支架7、稳固板9和固定板8之间浇注有混凝土,进一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固定支架7内设有多个固定杆71,多个固定杆71纵横交错设置。套筒5设置在固定支架7上部中间位置,套筒5下部设有加强杆10,具体设置时,加强杆10倾斜设置,加强杆10的一端和套筒5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固定杆71交叉处,从而保证套筒5结构的稳定性。辅助装置设置在两侧轨道中间。辅助装置包括缓冲带11,如图4和图5所示,缓冲带11由多个锯齿状台阶111首尾连接后构成,移动球3或移动杆能够在缓冲带11内来回移动。锯齿状台阶111包括竖直面和倾斜面,竖直面设置在车辆驶向一侧,从而增大阻力,倾斜面设置在相对一侧,从而方便在弹簧的作用下,滑动杆4能够快速复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用车挡,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装置和辅助装置,缓冲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固定,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挡板(1),挡板(1)下部设有至少一个支撑腿(2),支撑腿(2)下部设有移动球(3)或移动杆,挡板(1)背部连接滑动杆(4),滑动杆(4)的另一端设置在套筒(5)内且能够在套筒(5)内来回移动,滑动杆(4)的外部套设有弹性部件(6);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架(7),固定支架(7)垂直连接在靠近固定板(8)端头的⅓-⅔位置处,固定板(8)设置在地面以下,固定支架(7)背部连接稳固板(9),所述固定支架(7)内设有多个固定杆(71),套筒(5)设置在固定支架(7)上部中间位置,套筒(5)下部设有加强杆(10);所述辅助装置设置在两侧轨道中间,辅助装置包括缓冲带(11),缓冲带(11)由多个锯齿状台阶(111)首尾连接后构成,移动球(3)或移动杆能够在缓冲带(11)内来回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用车挡,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装置和辅助装置,缓冲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固定,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挡板(1),挡板(1)下部设有至少一个支撑腿(2),支撑腿(2)下部设有移动球(3)或移动杆,挡板(1)背部连接滑动杆(4),滑动杆(4)的另一端设置在套筒(5)内且能够在套筒(5)内来回移动,滑动杆(4)的外部套设有弹性部件(6);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架(7),固定支架(7)垂直连接在靠近固定板(8)端头的⅓-⅔位置处,固定板(8)设置在地面以下,固定支架(7)背部连接稳固板(9),所述固定支架(7)内设有多个固定杆(71),套筒(5)设置在固定支架(7)上部中间位置,套筒(5)下部设有加强杆(10);所述辅助装置设置在两侧轨道中间,辅助装置包括缓冲带(11),缓冲带(11)由多个锯齿状台阶(111)首尾连接后构成,移动球(3)或移动杆能够在缓冲带(11)内来回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用车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高度的三分之二以下埋藏在地面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用车挡,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下部设有两个支撑腿(2),挡板(1)内设有安装槽(12),安装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彦龙张志文王桐魏金贵余东亮
申请(专利权)人:孙彦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