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检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053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端子检测工装,通过设置具有左、右夹头及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的夹头组件,并使左夹头能够沿靠近或远离右夹头的方向移动,用第一把手推动左夹头向靠近右夹头的方向移动,用第二把手增加左夹头与右夹头之间夹紧的夹紧力,实现了快速拆装端子产品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包括上、中、下层底座的底座组件,并使上层底座能够相对于中层底座左右滑动,使中层底座能够相对于下层底座前后滑动,实现了对端子产品进行定位的技术效果,通过在设置在中层底座上的第一定位孔与设置在下层底座上的第一调节孔和设置在上层底座上的第二定位孔与设置在中层底座上的第二调节孔的配合,实现了对端子产品精准定位的技术效果,适用于大批量端子产品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子检测工装
本技术涉及端子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端子检测工装。
技术介绍
端子是用于传递电信号或导电的部件,由于其便利连接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线路的连接,如汽车电子产品上就使用有大量的端子,随着汽车电子产品的发展,将铜端子埋入塑胶注塑形成的端子产品逐渐成为主流,利用铜端子优异的导电性能以及塑胶的绝缘,使得复杂产品的设计成型能够得以实现,埋入式端子注塑件在汽车电子产品上的使用量越来大。随着汽车电子产品对端子产品的功能要求越来越严格,需进行包括气密性、抗电击穿性能、冷热冲击在内的多种检测,现有的检测方式,多采用将单一端子接入电路或电路板进行检测,由于需要对端子进行拆装,并进行精准定位,现有的方式拆装速度慢、定位准确性差,因而难以适应大批量端子产品的检测,亟需一种能够快速拆装端子产品、能够对端子产品进行精准定位并适用于大批量端子产品检测的检测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拆装端子产品、能够对端子产品进行精准定位并适用于大批量端子产品检测的检测工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端子检测工装,包括:用于夹持端子的夹头组件;用于固定电路板并带动电路板移动的底座组件;所述夹头组件包括:主体、左夹头、右夹头、连接螺栓、第一把手、第二把手;所述右夹头连接在所述主体的下端;所述左夹头上部具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主体上,在所述连接板转动时,所述左夹头能够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右夹头的方向移动;<br>所述连接螺栓从右向左依次贯穿所述主体和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螺栓凸出于所述连接板的左端部设有螺母;所述第一把手位于所述主体的右侧,所述第一把手的下端部具有向左凸出的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与所述主体相贴合,所述第一把手的下端部通过第一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螺栓右端部;所述第二把手呈倒L形,其具有向右上方延伸的手柄部和向右下方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手柄部连接处设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把手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下端部设有第三转动轴,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三转动轴与所述连接板上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组件包括:下层底座、中层底座、上层底座;所述下层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底部装夹,用于快速方便地将所述下层底座固定在所述测试机体上,所述下层底座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装置;所述中层底座可前后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装置上,所述中层底座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装置;所述上层底座可左右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装置上,所述上层底座用于固定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上层底座的上表面,所述上层底座的上表面设有位于所述电路板上测试孔下方的避让槽;所述下层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中层底座上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相间隔地设置的第一调节孔,相邻的所述第一调节孔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电路板上相邻的测试孔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所述第一定位孔中插设有第一定位销;所述中层底座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上层底座上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相间隔地设置的第二调节孔,相邻的所述第二调节孔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电路板上相邻的测试孔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所述第二定位孔中插设有第二定位销。优选地,所述主体的前后侧面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腰型孔,所述第二转动轴的端部嵌设在所述腰型孔内,所述第二转动轴可沿上下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主体的右侧面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二把手的把手避让槽。优选地,所述左夹头的右侧面和/或所述右夹头的左侧面设置有凸起。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轴位于所述圆弧面圆心的上方。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轴位于所述圆弧面圆心的右上方。优选地,所述连接螺栓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左端与所述连接板相抵,所述弹簧的右端与所述主体相抵,所述弹簧具有驱使所述左夹头向远离所述右夹头的方向移动的趋势。优选地,所述下层底座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向上凸出形成两条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相平行的第一导向条,所述第一导向条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导向条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一导向条构成所述第一导向装置。优选地,所述中层底座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向上凸出形成两条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相平行的第二导向条,所述第二导向条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导向条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第二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条构成所述第二导向装置。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右夹头上设有装夹定位槽。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提供的端子检测工装,通过设置具有左、右夹头及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的夹头组件,并使左夹头能够沿靠近或远离右夹头的方向移动,用第一把手推动左夹头向靠近右夹头的方向移动,用第二把手增加左夹头与右夹头之间夹紧的夹紧力,实现了快速拆装端子产品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包括上、中、下层底座的底座组件,并使上层底座能够相对于中层底座左右滑动,使中层底座能够相对于下层底座前后滑动,实现了对端子产品进行定位的技术效果,通过在设置在中层底座上的第一定位孔与设置在下层底座上的第一调节孔和设置在上层底座上的第二定位孔与设置在中层底座上的第二调节孔的配合,实现了对端子产品进行精准定位的技术效果,适用于大批量端子产品检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夹头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中左夹头、连接螺栓、第一把手及第二把手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底座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上层底座与电路板配合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4中A-A方向的剖视图。其中:10.夹头组件;101.主体;1011.腰型孔;1012.把手避让槽;102.左夹头;1021.连接板;1022.凸起;1023.第四转动轴;103.右夹头;1031.装夹定位槽;104.连接螺栓;1041.螺母;105.第一把手;1051.圆弧面;1052.第一转动轴;106.第二把手;1061.手柄部;1062.连接部;1063.第二转动轴;1064.第三转动轴;20.底座组件;201.下层底座;2011.底部装夹;2013.第一定位销;2014.第一导向条;2015.第一导向板;2016.第三定位孔;2017.第三定位销;202.中层底座;2022.第二定位孔;2023.第二定位销;2024.第二导向条;2025.第二导向板;2026.第四定位孔;2027.第四定位销;203.上层底座;2031.第二调节孔;2032.避让槽;30.电路板;301.测试孔;40.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技术描述的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子检测工装,包括:/n用于夹持端子的夹头组件;/n用于固定电路板并带动电路板移动的底座组件;/n其特征在于:/n所述夹头组件包括:主体、左夹头、右夹头、连接螺栓、第一把手、第二把手;/n所述右夹头连接在所述主体的下端;/n所述左夹头上部具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主体上,在所述连接板转动时,所述左夹头能够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右夹头的方向移动;/n所述连接螺栓从右向左依次贯穿所述主体和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螺栓凸出于所述连接板的左端部设有螺母;/n所述第一把手位于所述主体的右侧,所述第一把手的下端部具有向左凸出的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与所述主体相贴合,所述第一把手的下端部通过第一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螺栓右端部;/n所述第二把手呈倒L形,其具有向右上方延伸的手柄部和向右下方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手柄部连接处设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把手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下端部设有第三转动轴,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三转动轴与所述连接板上端部转动连接;/n所述底座组件包括:下层底座、中层底座、上层底座;/n所述下层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底部装夹,用于快速方便地将所述下层底座固定在测试机体上,所述下层底座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装置;/n所述中层底座可前后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装置上,所述中层底座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装置;/n所述上层底座可左右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装置上,所述上层底座用于固定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上层底座的上表面,所述上层底座的上表面设有位于所述电路板上测试孔下方的避让槽;/n所述下层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中层底座上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相间隔地设置的第一调节孔,相邻的所述第一调节孔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电路板上相邻的测试孔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所述第一定位孔中插设有第一定位销;/n所述中层底座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上层底座上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相间隔地设置的第二调节孔,相邻的所述第二调节孔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电路板上相邻的测试孔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所述第二定位孔中插设有第二定位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检测工装,包括:
用于夹持端子的夹头组件;
用于固定电路板并带动电路板移动的底座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头组件包括:主体、左夹头、右夹头、连接螺栓、第一把手、第二把手;
所述右夹头连接在所述主体的下端;
所述左夹头上部具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主体上,在所述连接板转动时,所述左夹头能够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右夹头的方向移动;
所述连接螺栓从右向左依次贯穿所述主体和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螺栓凸出于所述连接板的左端部设有螺母;
所述第一把手位于所述主体的右侧,所述第一把手的下端部具有向左凸出的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与所述主体相贴合,所述第一把手的下端部通过第一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螺栓右端部;
所述第二把手呈倒L形,其具有向右上方延伸的手柄部和向右下方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手柄部连接处设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把手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下端部设有第三转动轴,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三转动轴与所述连接板上端部转动连接;
所述底座组件包括:下层底座、中层底座、上层底座;
所述下层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底部装夹,用于快速方便地将所述下层底座固定在测试机体上,所述下层底座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装置;
所述中层底座可前后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装置上,所述中层底座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装置;
所述上层底座可左右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装置上,所述上层底座用于固定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上层底座的上表面,所述上层底座的上表面设有位于所述电路板上测试孔下方的避让槽;
所述下层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中层底座上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相间隔地设置的第一调节孔,相邻的所述第一调节孔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电路板上相邻的测试孔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所述第一定位孔中插设有第一定位销;
所述中层底座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上层底座上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相间隔地设置的第二调节孔,相邻的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小康刘先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品翔电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