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冷却器的电子部件和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848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2
对电子部件进行冷却的冷却器具备由树脂构成的构造体并具备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双重壁。第三双重壁的端部与第一和第二双重壁的端部连接。第二双重壁与第一双重壁对置。第一和第二双重壁分别具备第一和第二内壁。第一和第二内壁分别具备由金属构成的第一和第二板。第一和第二板固定于构造体。电子部件的第一和第二被冷却部分别经由第一和第二电绝缘材料与第一和第二板接触。第二被冷却部与第一被冷却部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带冷却器的电子部件和逆变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冷却器的电子部件和逆变器。
技术介绍
日本特开2014-96881号公报所记载的逆变器装置具备电容器装置(第0016段)。在电容器装置中,电容器收纳于收纳体(第0017段)。收纳体的第一搭载面设置有第一热交换器(第0020段)。收纳体的第二搭载面设置有第二热交换器(第0028段)。第一热交换器的第一供给部和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二供给部连接有供给管(第0030段)。第一热交换器44的第一排出部与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二排出部通过排出管而连接(第0031段)。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968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为了将日本特开2014-96881号公报所记载的电容器装置设置于逆变器装置的内部,需要配置供给管和排出管的空间。而且,为了将该电容器装置设置于逆变器装置的内部,需要供对供给管和排出管进行保持和固定的部件配置的空间。因此,在将日本特开2014-96881号公报所记载的电容器装置设置于逆变器装置的内部的情况下,产生难以使逆变器装置小型化、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冷却器的电子部件,其具备:/n冷却器,其具备由树脂构成的构造体;/n第一电子部件,其被所述冷却器冷却;/n第一电绝缘材料;以及/n第二电绝缘材料,/n所述冷却器具备:/n第一双重壁,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彼此分离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第一双重壁具备第一内壁和第一外壁,该第一双重壁具有被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一外壁夹着并在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冷却液的入口的第一流路,所述第一内壁具备由金属构成并固定于所述构造体的第一板;/n第二双重壁,其与所述第一双重壁对置,具有在第二方向上彼此分离的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该第二双重壁具备第二内壁和第二外壁,该第二双重壁具有被所述第二内壁和所述第二外壁夹着并在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213 JP 2018-0228541.一种带冷却器的电子部件,其具备:
冷却器,其具备由树脂构成的构造体;
第一电子部件,其被所述冷却器冷却;
第一电绝缘材料;以及
第二电绝缘材料,
所述冷却器具备:
第一双重壁,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彼此分离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第一双重壁具备第一内壁和第一外壁,该第一双重壁具有被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一外壁夹着并在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冷却液的入口的第一流路,所述第一内壁具备由金属构成并固定于所述构造体的第一板;
第二双重壁,其与所述第一双重壁对置,具有在第二方向上彼此分离的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该第二双重壁具备第二内壁和第二外壁,该第二双重壁具有被所述第二内壁和所述第二外壁夹着并在所述第四端部具有冷却液的出口的第二流路,所述第二内壁具备由金属构成并固定于所述构造体的第二板;以及
第三双重壁,其具有在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彼此分离并且分别与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三端部连接的第五端部和第六端部,该第三双重壁具备第三内壁和第三外壁,该第三双重壁具有被所述第三内壁和所述第三外壁夹着并且在所述第五端部与所述第一流路连接、在所述第六端部与所述第二流路连接的第三流路,
所述第一电子部件具备第一被冷却部和第二被冷却部,该第一被冷却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势英明田岛豊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