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空气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605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空气过滤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进风管和出风管、设置在壳体侧壁上的开口、设置在开口内的过滤组件;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上下设置;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进风管和出风管之间,所述过滤组件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壳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更换过滤组件的优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空气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空气过滤器。
技术介绍
高效空气过滤器主要用于捕集0.5微米以上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空气净化器主要由滤芯和壳体两部分组成。基本要求是过滤效率高、流动阻力低、能较长时间连续使用以降低后期耗材成本。空气过滤器就是为了获得能够达到标准的洁净空气,一般通风用过滤器就是针对空气中的不同粒径的粉尘粒子进行捕捉,吸附,使空气质量提高。将粉尘粒子吸附在滤芯上,当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需要定期的更换滤芯,现有的滤芯更换得需要将过滤器卸下来,再将过滤器内的滤芯取下进行更换,更换步骤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空气过滤器,具有方便更换过滤组件的优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空气过滤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进风管和出风管、设置在壳体侧壁上的开口、设置在开口内的过滤组件;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上下设置;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进风管和出风管之间,所述过滤组件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壳体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通气管道上使用,进风管和出风管分别连接在两个管道上,进风管设置在出风管的下方,由下向上传送空气空气从进风管进入到过滤组件内,被过滤组件吸附后,粉尘留在过滤组件上,空气从上方的进风管吹出,达到过滤的作用;过滤组件可拆卸的连接在壳体上的开口内,方便更换过滤组件,操作简单,实用性较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还包括设置在开口内的放置架和插板,所述放置架和插板将开口封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过滤组件安装在壳体内时,壳体内设置在放置架和插板的一侧配合设置能够将壳体上的开口封闭,将开口挡住,避免漏气,影响到过滤组件的过滤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框架结构、依次设置在框架结构内的初效滤芯、中效滤芯和高效滤芯;所述初效滤芯设置在靠近进风管的一端,所述高效滤芯设置在靠近出风管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组件包括框架结构和依次设置在框架结构内的初效滤芯、中效滤芯和高效滤芯,初效滤芯设置在进风管的一端,先吸附一些较大的颗粒,然后空气在经过中效滤芯时,会有一部分中小型颗粒被吸附,最后经过高效滤芯时,很小的颗粒被吸附,因此经过过滤组件后的空气中的颗粒能被吸附到过滤组件内,达到较好的过滤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板上设置有连接架;所述框架结构的下端抵接在放置架上,上端抵接在连接架的下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框架结构放置在放置架和插板之间,插板上设置有连接架,能够更加稳定的将插板安装在壳体上,防止插板发生翻转,从开口处掉落,影响壳体内的密封性,从而影响过滤组件的过滤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板的高度大于框架结构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插板取下后,可将壳体的开口打开,插板的高度大于框架结构的高度,可以保证框架结构能从插板取下的开口处放进去或者取出来,若插板的高度过小,小于框架结构的高度,则不能将框架结构从壳体内取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板的外表面设置有背离过滤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板上设置有第一把手,第一把手的设置能够方便插板从壳体上取下,取下后方便将过滤组件安装或者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架结构靠近开口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把手,所述框架结构上设置有放置槽,所述第二把手铰接在放置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框架结构放置在开口内设置的放置架上,当将插板取下后,需要将框架结构取下,设置的第二把手更加方便框架结构的取出,第二把手可铰接在框架结构的放置槽内,当第二把手放置在放置槽内时,第二把手不会影响插板的放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板的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板的边框设置有密封垫,将插板插在壳体上时,插板与壳体之间形成缝隙,空气可能会从形成的缝隙中进入到壳体内,影响到过滤的作用,设置的密封垫将开口处密封,保证壳体内较好的密封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过滤组件可拆卸的连接在壳体上,可以更加方便的更换过滤组件,确保本装置有着较好的过滤效果;2.过滤组件设置有三层,分别将不同颗粒吸附在相应的滤芯上,能够较好的除去装置内的颗粒微尘,使得空气被过滤的效果更好;3.放置架和插板的配合设置将壳体上的开口封闭,过滤组件放置在放置架和插板的中间,既能保证拆卸方便,又可保证整个装置的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插板和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11、进风管;12、出风管;13、开口;14、放置架;15、插板;151、连接架;152、第一把手;2、过滤组件;21、框架结构;211、第二把手;212、放置槽;22、初效滤芯;23、中效滤芯;24、高效滤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高效空气过滤器,用于管道空气的过滤,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侧壁上的进风管11和出风管12、设置在壳体1侧壁上的开口13和设置在开口内的过滤组件2。空气从进风管11进入到本装置内,进入到过滤组件2内,经过过滤组件2中的空气中的微尘颗粒被吸附在过滤组件内,经过过滤后的空气从出风管12出去,达到过滤的效果。过滤组件2可拆卸的安装在壳体1上,方便整个过滤组件2的更换。进风管11设置在壳体1靠近下端的侧壁上,出风管12设置在壳体1靠近上端的侧壁上,过滤组件2设置在进风管11和出风管12之间,出风管12上连接有抽风机,抽风机将过滤好的空气从壳体1内抽出,将过滤好的空气经过抽风机抽出。开口13内的壳体内焊接有放置架14,放置架14设置成一个竖板和固定连接在竖板下表面的框架,过滤组件2放置在放置架14上,起到支撑过滤组件2的作用,竖板抵接在过滤组件2的侧壁,竖板的最外端与壳体1的外壁齐平,竖板盖合在开口13上。与放置架14配合设置的还有插板15,插板15盖合在开口13上,插板15的下端抵接在放置架14的上端面,插板15和放置架14将壳体1的开口13封闭。保证整个装置的密封性,防止影响过滤效果。插板15的上端面垂直于插板15的方向固定设置有连接架151,连接架151也设置成一个框架,过滤组件2的下端抵接在放置架14上,上端抵接在连接架151上,能够将插板15稳定的盖合在开口上,防止插板15翻转,从开口13上掉落。插板15远离连接架151的一端面上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152,方便将插板15从开口13上取下。参照图3,过滤组件2包括框架结构21和依次设置在框架结构21内的初效滤芯22、中效滤芯23和高效滤芯24。框架结构21的大小与壳体1内横截面的大小相匹配。初效滤芯22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上的进风管(11)和出风管(12)、设置在壳体(1)侧壁上的开口(13)、设置在开口(13)内的过滤组件(2);/n所述进风管(11)和出风管(12)的上下设置;/n所述过滤组件(2)设置在进风管(11)和出风管(12)之间,所述过滤组件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壳体(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上的进风管(11)和出风管(12)、设置在壳体(1)侧壁上的开口(13)、设置在开口(13)内的过滤组件(2);
所述进风管(11)和出风管(12)的上下设置;
所述过滤组件(2)设置在进风管(11)和出风管(12)之间,所述过滤组件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壳体(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包括设置在开口(13)内的放置架(14)和插板(15),所述放置架(14)和插板(15)将开口(13)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2)包括框架结构(21)、依次设置在框架结构(21)内的初效滤芯(22)、中效滤芯(23)和高效滤芯(24);
所述初效滤芯(22)设置在靠近进风管(11)的一端,所述高效滤芯(24)设置在靠近出风管(12)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金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赛威利华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