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门风淋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820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门风淋室,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风淋室本体,对称设置在风淋室本体内的前自动门、后自动门,所述风淋室本体内设置有站立区域,所述站立区域设置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底部的风淋室本体上设置有驱动第一转盘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风淋室本体顶部设置有供第一转盘上的站立者扶持的扶持组件,本申请在使用时,能够使进入风淋室的人不需要人为的转动,直接站立在第一转盘上实现自动化的转动,并且可以保证站立者稳定的站立在第一转盘上,不易摔倒。不易摔倒。不易摔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门风淋室


[0001]本申请涉及净化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门风淋室。

技术介绍

[0002]风淋室是人员进入洁净室无尘车间所必备的净化设备,通用性很强,工作人员进入车间时,必须经过该设备的风淋喷嘴,风淋喷嘴喷出的经高效空气过滤器洁净过的强风可以吹除附在衣服上的灰尘、发屑等杂物,它可以减少人员进出洁净室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医药卫生、精密机械以及食品工业等洁净生产环境中。
[0003]目前使用的风淋室,由箱体、不锈钢门、高效空气过滤器、风机、风淋喷嘴等几大部件组成,当工作人员进入风淋室时,风淋室内的高效空气过滤器吹出的洁净强风通过管路由风淋喷嘴喷出,工作人员在站立区域转几圈,吹出的洁净强风便可以吹除附在工作人员衣服上的灰尘等杂物。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在工作人员进入风淋室后,需要在站立区域转几圈,吹出的洁净强风才能对工作人员衣物上的灰尘杂物充分吹除,但是工作人员在进入风淋室后一般会忘记转圈,或者转的圈数不够,会使衣物上的杂物吹除得不够充分,对此有待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工作人员忘记转圈,或者转的圈数不够从而使衣物上的杂物吹除得不够充分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门风淋室。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动门风淋室,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自动门风淋室,包括包括风淋室本体,对称设置在风淋室本体内的前自动门、后自动门,所述风淋室本体内设置有站立区域,所述站立区域设置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底部的风淋室本体设置有驱动第一转盘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风淋室本体顶部设置有供第一转盘上的站立者扶持的扶持组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驱动组件可以驱动第一转盘转动,从而可以使第一转盘上的站立者转动,设置的扶持组件,可以防止站立者因站立不稳而摔倒,通过此方案可以自动带动站立者旋转,从而可以使第一转盘上的站立者充分接触到洁净强风,继而可以充分的吹除附在工作人员衣物上的杂物。
[0009]可选的,所述扶持组件包括设置在风淋室本体顶部第二转盘,设于第二转盘远离风淋室本体一侧的两安装块,设于安装块上远离第二转盘一侧的连接绳,以及设于连接绳远离安装块一端供工作人员握紧的吊环,所述第二转盘通过连接杆与风淋室本体连接,所述连接杆一端与风淋室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远离风淋室本体一端与第二转盘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二转盘可以跟随第一转盘同步转动,第一转盘上的站立者可以抓住吊环,从而防止在第一转盘转动时出现站立不稳而摔倒的情况,通过
此方案,可以使站立者在第一转盘上稳定的跟随第一转盘一起转动,并且第一转盘上的站立者在握紧吊环时,需要将两手举起,从而可以对第一转盘上的站立者的衣袖杂质进行更充分的吹除。
[0011]可选的,所述第二转盘远离风淋室本体一侧对称设置有两气缸,两所述安装块远离连接绳一侧与两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转盘上设置有两气缸,当第一转盘上的站立者的高度不一致时,可以启动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安装块连接,安装块可以跟随气缸的活塞杆进行伸缩运动,从而可以调节吊环的高度,通过此方案,可以对吊环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适应第一转盘上的站立者的需求。
[0013]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转盘底部的风淋室本体上的电机,设置在电机输出轴与第一转盘之间的齿轮组,所述齿轮组的第一齿轮设置在电机输出轴上,所述齿轮组的第二齿轮设置在第一转盘底部的圆心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电机可以带动第一齿轮运转,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一齿轮又可以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实现第一转盘的转动,继而可以实现站立在第一转盘上的站立者的转动。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转盘上设置有用于放置人脚的凹槽。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凹槽可以放置人脚,通过此方案,可以进一步使第一转盘上的站立者更加稳定的站立在第一转盘上。
[0017]可选的,所述凹槽外边缘两侧设置有用于限制人脚的弧形夹板,所述凹槽边缘两侧均开设有用于放置弧形夹板的容纳槽。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弧形夹板可以对第一转盘上的站立者的脚进行限制,从而可以进一步使第一转盘上的站立者更加稳定的站立在第一转盘上,防止站立者摔倒。
[0019]可选的,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杆远离电动推杆一侧安装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远离电动推杆的输出杆一端与弧形夹板固定连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容纳槽,可以在人脚没有放置在第一转盘上时,电动推杆带动延伸块往远离凹槽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弧形夹板远离往远离凹槽的方向移动。
[0021]可选的,所述吊环外侧设置有防滑层。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吊环上设置的防滑层可以增大人手与吊环之间的摩擦力,使第一转盘上的站立者更加牢固的握紧吊环。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设置的驱动组件,可以驱动第一转盘运转,当站立者站立在第一转盘上时,启动电机,电机可以带动齿轮组运转,从而使齿轮组上的第一转盘转动,第一转盘转动便可以带动第一转盘上的站立者转动,从而可以减少人为转动,实现自动化转动;
[0025]2.设置的扶持组件,可以使第一转盘上的站立者在转动情况下抓紧吊环,使站立者更稳定的站立在第一转盘上,防止站立者摔倒,同时,当前后进入的站立者身高不一致时,可以通过调节吊环的高度来适应站立者的需要。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图1中风淋室本体顶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沿图1中的第一转盘以及第一转盘底部的风淋室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1、风淋室本体;2、前自动门;3、后自动门;4、第一转盘;41、电机;42、齿轮组;421、第一齿轮;422、第二齿轮; 5、第二转盘;51、安装块;511、连接杆;52、连接绳; 53、吊环;54、气缸;6、凹槽;61、弧形夹板;62、容纳槽;63、电动推杆;64、延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自动门风淋室,参照图1,一种自动门风淋室包括风淋室本体1,在风淋室本体1外侧对称安装有前自动门2和后自动门3,在风淋室本体1内设置有工作人员站立区域,在站立区域上安装有第一转盘4,在第一转盘4底部的风淋室本体1上设置有驱动第一转盘4转动的驱动组件,在风淋室本体1顶部设置有扶持组件,扶持组件可以使第一转盘4上的站立者稳定的跟随第一转盘4转动,从而可以防止第一转盘4上的站立者摔倒。
[0032]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门风淋室,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淋室本体(1),对称设置在风淋室本体(1)内的前自动门(2)、后自动门(3),所述风淋室本体(1)内设置有站立区域,所述站立区域设置有第一转盘(4),所述第一转盘(4)底部的风淋室本体(1)上设置有驱动第一转盘(4)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风淋室本体(1)顶部设置有供第一转盘(4)上的站立者扶持的扶持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门风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持组件包括设置在风淋室本体(1)顶部第二转盘(5),设于第二转盘(5)远离风淋室本体(1)一侧的两安装块(51),设于安装块(51)上远离第二转盘(5)一侧的连接绳(52),以及设于连接绳(52)远离安装块(51)一端供工作人员握紧的吊环(5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门风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盘(5)远离风淋室本体(1)一侧对称设置有两气缸(54),两所述安装块(51)远离连接绳(52)一侧与两气缸(54)的活塞杆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门风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转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连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赛威利华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