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机能实验家兔颈动静脉插管的固定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44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机能实验家兔颈动静脉插管的固定组件,涉及动静脉插管结构技术领域,解决了操作人员由于针线手工技术不娴熟,造成动静脉插管与家兔颈动静脉固定不稳,导致两者之间发生脱落的问题。一种生物机能实验家兔颈动静脉插管的固定组件,包括插管;所述插管外周开设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T型滑槽;所述拉块为圆环板状结构,且拉块内圈加工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T型滑块,并且拉块滑动连接在插管外周滑槽处;所述插管外周套塞有固定套,且固定套为圆锥套结构,并且固定套开口较大的一端加工有扣头;所述拉块上开设有扣孔,且固定套通过扣头与扣孔摁扣配合和拉块可拆连接在一起,这一系列的结构,提高了固定组件的使用便捷性及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机能实验家兔颈动静脉插管的固定组件
本技术属于动静脉插管结构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生物机能实验家兔颈动静脉插管的固定组件。
技术介绍
在生物机能实验操作中,常以家兔为实验对象。为测家兔动脉血压,静脉输液等操作需要进行家兔颈动静脉插管。在实验操作中颈动静脉插管操作往往成为实验的关键步骤。现有的比如专利号为CN209301374U的中国技术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实验家兔颈动静脉插管,其基本描述为:插管头端活动装置卡条设置在插管头端固有装置上,插管管身的左端连接在插管头端固有装置的右端,插管管尾接头连接在插管管身的尾端;插管头端固有装置包括线凹、卡凹和塑料连接带,线凹设置有3个,分别是上面及两侧面各1个,卡凹设置有9个,分别是上面及两侧面各3个,且线凹和卡凹的长度、宽度、深度是相同的,分别是2mm、1mm、0.25mm,塑料连接带设计为倒“U”形,有韧性和耐用性得塑料材质,可翻转;插管头端活动装置卡条包括卡凸和线槽。基于上述专利描述,可以看出,类似专利中的动静脉插管在使用时,常需要借助针线配合固定组件将动静脉插管固定在家兔颈动静脉切口处,避免动静脉插管与家兔颈动静脉滑脱,这一方案对针线手工技术要求极高,对于部分针线手工技术不娴熟的实习操作人员来说,极易导致动静脉插管与家兔颈动静脉之间发生脱落,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轻则可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重者导致家兔因失血过多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机能实验家兔颈动静脉插管的固定组件,以解决类似于上述现有的专利结构所提出的动静脉插管在使用时,常需要借助针线配合固定组件将动静脉插管固定在家兔颈动静脉切口处,避免动静脉插管与家兔颈动静脉滑脱,这一方案对针线手工技术要求极高,对于部分针线手工技术不娴熟的实习操作人员来说,极易导致动静脉插管与家兔颈动静脉之间发生脱落,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轻则可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重者导致家兔因失血过多死亡的问题。本技术一种生物机能实验家兔颈动静脉插管的固定组件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生物机能实验家兔颈动静脉插管的固定组件,包括插管;所述插管外周滑动连接有拉块;所述插管外周套塞有可独立拆卸的固定套,且固定套为圆锥套结构;所述固定套与拉块通过摁扣可拆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插管外周开设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T型滑槽。进一步的,所述拉块为圆环板状结构,且拉块内圈加工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T型滑块。进一步的,所述拉块上开设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圆孔状扣孔。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开口较大的一端加工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扣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有固定套,固定套可以对插接在一起的家兔颈动静脉和插管进行套塞锁紧,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本技术设计有拉块,实验结束后,用户可通过固定拉块辅助拉拽固定套,将固定套进行拆卸,避免直接捏拽拆卸固定套时,对家兔颈动静脉造成二次挤压损伤;这一系列的结构,有效解决了操作人员由于针线手工技术不娴熟,造成动静脉插管与家兔颈动静脉固定不稳,导致两者之间发生脱落的问题,提高了固定组件的使用便捷性及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插管主视全剖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由图3引出的A-A全剖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拉块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固定套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插管;101、滑槽;2、拉块;201、扣孔;3、固定套;301、扣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机能实验家兔颈动静脉插管的固定组件,包括插管1;插管1外周开设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T型滑槽101;拉块2为圆环板状结构,且拉块2内圈加工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T型滑块,并且拉块2滑动连接在插管1外周滑槽101处;插管1外周套塞有可独立拆卸的固定套3,且固定套3为圆锥套结构,固定套3可以对插接在一起的家兔颈动静脉和插管1进行套塞锁紧,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提高了结构的实用性,并且固定套3开口较大的一端加工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扣头301;拉块2上开设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圆孔状扣孔201,且固定套3通过扣头301与扣孔201摁扣配合和拉块2可拆连接在一起,实验结束后,用户可通过固定拉块2辅助拉拽固定套3,将固定套3进行拆卸,避免直接捏拽拆卸固定套3时,对家兔颈动静脉造成二次挤压损伤,提高了结构的合理实用性。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使用本技术时,首先将固定套3套在家兔颈动静脉外周,然后将插管1通过家兔颈动静脉切口插塞进动静脉内,接下来将固定套3移动至拉块2处,在固定套3移动过程中,固定套3的下端会对插接在一起的家兔颈动静脉和插管1进行套塞挤压锁紧,最后将固定套3和拉块2通过扣头301与扣孔201摁扣配合固定在一起即可;实验结束后,用户一端拉拽拉块2,另一端拉拽固定套3,将固定套3拉拽到插管1未插进动静脉处,然后将插管1从动静脉内抽拉取出,最后将固定套3从家兔颈动静脉外周抽拉取下即可,以上这一系列的结构,有效解决了操作人员由于针线手工技术不娴熟,造成动静脉插管与家兔颈动静脉固定不稳,导致两者之间发生脱落的问题,提高了固定组件的使用便捷性及实用性。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机能实验家兔颈动静脉插管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插管(1);所述插管(1)外周滑动连接有拉块(2);所述插管(1)外周套塞有可独立拆卸的固定套(3),且固定套(3)为圆锥套结构;所述固定套(3)与拉块(2)通过摁扣可拆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机能实验家兔颈动静脉插管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插管(1);所述插管(1)外周滑动连接有拉块(2);所述插管(1)外周套塞有可独立拆卸的固定套(3),且固定套(3)为圆锥套结构;所述固定套(3)与拉块(2)通过摁扣可拆连接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机能实验家兔颈动静脉插管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1)外周开设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T型滑槽(1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红河卫生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