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气管插管的口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444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气管插管的口圈,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设备本体上具有口圈部、气管插管部、绑带部和限位机构;口圈部,位于设备本体的中心位置;绑带部,成对设置,位于设备本体两侧的边缘,其上分别连接有一对相互匹配的锁紧机构;气管插管部,位于口圈部和绑带部之间;限位机构,安装于设备本体的外视面上,限制气管插管在气管插管部内的位移设计一次性使用带口圈的气管插管,使内镜下治疗前的气管插管麻醉和放置口圈形成一体化操作,减少分别取气管插管和口圈的麻烦,另一方面使用专用的固定机构,使气管插管的固定更加安全、简单、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气管插管的口圈
本技术涉及气管插管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带有气管插管的口圈。
技术介绍
上消化道内镜(胃镜)下治疗的操作时间过长对患者呼吸道有影响(呛咳、误吸、感染),而呛咳等反应又会影响内镜操作。随着上消化道内镜手术种类和复杂程度的提升,内镜下的治疗经常需要在气管插管麻醉辅助下进行,气管插管麻醉的目的就是保护患者呼吸道,使内镜下治疗顺利进行。气管插管经过嘴唇、牙齿和口腔,和内镜用口圈使用共同的空间。现在对待两者的方法是,先把口圈套在气管插管的远端(近呼吸机管路),气管插管近端完成麻醉操作时将口圈从气管插管的远端移至患者口腔,然后将口圈和气管插管分别进行固定。此时气管插管的固定是用医用胶带缠绕牙齿外的气管插管,胶带的远端黏贴在患者两侧脸颊,最后再用贴膜固定脸颊上的胶带起到“双重固定”的作用,操作复杂、存在安全隐患、外观不佳是“气管插管固定”存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一次性使用带口圈的气管插管,使内镜下治疗前的气管插管麻醉和放置口圈形成一体化操作,减少分别取气管插管和口圈的麻烦,另一方面使用专用的固定机构,使气管插管的固定更加安全、简单、美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气管插管的口圈,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上述设备本体上具有口圈部、气管插管部、绑带部和限位机构;上述口圈部,位于设备本体的中心位置;上述绑带部,成对设置,位于设备本体两侧的边缘,其上分别连接有一对相互匹配的锁紧机构;上述气管插管部,位于口圈部和绑带部之间;上述限位机构,安装于设备本体的外视面上,限制气管插管在气管插管部内的位移。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气管插管的口圈,其特征还在于:上述限位机构,由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转动关节组成;上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通过转动关节实现相对可转动的连接;上述第一杆体包括第一咬合部和第一把手部;上述第二杆体包括第二咬合部和第二把手部;上述第一把手部和第二把手部相互靠近时,第一咬合部和第二咬合部相互靠近;上述第一把手部和第二把手部相互远离时,第一咬合部和第二咬合部相互远离。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气管插管的口圈,其特征还在于:上述第一把手部和第二把手部相互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一对锁定机构;上述锁定机构,限定第一把手部和第二把手部的相对位置。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气管插管的口圈,其特征还在于:上述第一把手部上具有第一钩部;上述第二把手部上具有第二钩部;上述第一钩部与第二钩部结构相配合,能实现相互锁紧。或上述第一把手部上具有钩部;上述第二把手部上具有弹性构件。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气管插管的口圈,其特征还在于:上述第一咬合部的头端具有第一弧形加持件;上述第二咬合部的头端具有第二弧形加持件。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气管插管的口圈,其特征还在于:上述第一弧形加持件的外视面上具有第一垫层;上述第二弧形加持件的外视面上具有第二垫层。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气管插管的口圈,其特征还在于:上述第一咬合部为长度可调节的结构;上述第二咬合部为长度可调节的结构。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气管插管的口圈,其特征还在于:上述限位机构,可转动的安装于设备本体的外视面上。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气管插管的口圈,其特征还在于:上述设备本体上具有滑动槽体;上述限位机构,可移动的安装在滑动槽体内。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气管插管的口圈,其特征还在于:上述气管插管部为条状槽体。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气管插管的口圈,其特征还在于:上述口圈位置可以为封闭式的结构或可开合的结构,为了避免呼吸障碍该部分的结构可以为拱桥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一涉及的一种带有气管插管的口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二涉及的一种带有气管插管的口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变形例1涉及的一种带有气管插管的口圈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变形例2涉及的一种带有气管插管的口圈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的变形例3涉及的一种带有气管插管的口圈的旋转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带有气管插管的口圈,包括设备本体100;该设备本体100上具有口圈部110、气管插管部120、绑带部130和限位机构400;该口圈部110,其结构和作用与现有的内镜用口圈一致,位于设备本体100的中心位置;该绑带部130,成对设置,位于设备本体110两侧的边缘,左侧的绑带部130上连接有绑带310,该绑带310的末端为卡扣311;右侧的绑带部130上连接有绑带320,该绑带320的末端为卡扣321;该卡扣311和卡扣321为成对设置,在将卡扣311插入卡扣321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锁紧。为了配合不同病患的头寸大小,该绑带320或绑带310为可伸缩的结构(同于普通箱包带的伸缩机制),通过对该绑带的调整实现紧缚固定在人体指定的位置;该气管插管部120为位于口圈部110和绑带部130之间的条形通孔,一般来说具有左右一对气管插管部,该通孔可容纳气管插管200进入,并在限定的范围内进行插入位置的调整;在使用的时候,根据手术的需要,可随意选择一个气管插管部进行使用。该限位机构400,安装于设备本体100的外视面上,用于限制气管插管在气管插管部内的位移,当气管插管安装完成后,通过将该限位机构的使用,来限定该气管插管使其无法随意的上下移动。该限位机构400,由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转动关节430组成;该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通过转动关节430实现相对可转动的连接;该第一杆体由第一咬合部411和第一把手部412组成;所述第二杆体由第二咬合部421和第二把手部422组成;在使用的过程中,当第一把手部和第二把手部相互靠近时,第一咬合部和第二咬合部相互靠近,从而咬住气管插管,使其固定位置;当使用结束后,通过将第一把手部和第二把手部相互远离,第一咬合部和第二咬合部实现相互远离,松开气管插管,从而实现拆卸目的。该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的相对转动为紧结构,故而,当咬合气管插管后非不容易松脱。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带有气管插管的口圈,包括设备本体100;该设备本体100上具有口圈部110、气管插管部120、绑带部130、移动部140和限位机构400;该口圈部110,其结构和作用与现有的内镜用口圈一致,位于设备本体100的中心位置;该绑带部130,成对设置,位于设备本体110两侧的边缘,左侧的绑带部130上连接有绑带310,该绑带310的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气管插管的口圈,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n所述设备本体上具有口圈部、气管插管部、绑带部和限位机构;/n所述口圈部,位于设备本体的中心位置;/n所述绑带部,成对设置,位于设备本体两侧的边缘,其上分别连接有一对相互匹配的锁紧机构;/n所述气管插管部,位于口圈部和绑带部之间;/n所述限位机构,安装于设备本体的外视面上,限制气管插管在气管插管部内的位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气管插管的口圈,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
所述设备本体上具有口圈部、气管插管部、绑带部和限位机构;
所述口圈部,位于设备本体的中心位置;
所述绑带部,成对设置,位于设备本体两侧的边缘,其上分别连接有一对相互匹配的锁紧机构;
所述气管插管部,位于口圈部和绑带部之间;
所述限位机构,安装于设备本体的外视面上,限制气管插管在气管插管部内的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气管插管的口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机构,由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转动关节组成;
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通过转动关节实现相对可转动的连接;
所述第一杆体包括第一咬合部和第一把手部;
所述第二杆体包括第二咬合部和第二把手部;
所述第一把手部和第二把手部相互靠近时,第一咬合部和第二咬合部相互靠近;
所述第一把手部和第二把手部相互远离时,第一咬合部和第二咬合部相互远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气管插管的口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把手部和第二把手部相互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一对锁定机构;
所述锁定机构,限定第一把手部和第二把手部的相对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气管插管的口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把手部上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封莉莉席惠君陈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海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