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患者下肢踝关节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1307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关节训练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卧床患者下肢踝关节训练装置,包括前鞋板,所述前鞋板为半椭圆形空心板,且前鞋板上方固定安装有拱形板,前鞋板右边活动安装有后鞋板,前鞋板最右端固定安装有弧形拨片,后鞋板右端固定安装有踩踏板,后鞋板右端固定安装有伸缩卡扣,伸缩卡扣粗柱体中点位置开设有滑槽,该卧床患者(下肢)踝关节训练装置,通过伸缩卡扣与调节杆进行配合连动,让患者可以通过上拉下压调节杆来调整鞋体的长度大小,让鞋体与自己的脚的大小相适配,同时伸缩卡扣能够将整个装置挂在床边,在患者想要使用时就可以直接取下进行使用,让患者在下床的时候就能直接进行关节恢复训练,不需要进行房间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床患者下肢踝关节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关节训练装置
,具体为卧床患者下肢踝关节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踝关节是人体的主要承载结构及运动关节,在日常生活及运动中,踝关节损伤是常见的骨关节损伤,其它一些疾病,也是人体最易受损、受伤的关节之一。在其它一些疾病中,如脑外伤、脑卒中、神经受伤等造成踝关节长期不运动,会形成关节粘连,长期疼痛,行走不便等症状。在下肢其他运动功能水平相似的情况下,踝关节的运动功能评分越高,患者的步行能力越好。因此,患者踝关节运动功能情况可以作为评价脑卒中、脑外伤、骨伤、周围神经损伤等患者的康复疗效的一个主要指标。现有的踝关节训练装置大多为踩踏型的踏板,而且需要患者移动到放有装置的房间内才能进行训练,这就让患者要忍着踝关节的疼痛进行移动,并且使用时还可能因为脚底打滑的关系,让患者的脚从踏板上滑落,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影响患者的恢复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卧床患者下肢踝关节训练装置,具备可以在病床旁直接使用、脚部不会打滑等优点,解决了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卧床患者下肢踝关节训练装置,包括前鞋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鞋板(1)为半椭圆形空心板,且前鞋板(1)上方固定安装有拱形板(6),拱形板(6)上方固定安装有角度计(7),前鞋板(1)右边活动安装有后鞋板(2),前鞋板(1)最右端固定安装有弧形拨片(4),弧形拨片(4)左端与前鞋板(1)板沿固定安装,弧形拨片(4)另一端与后鞋板(2)上表面相接触,后鞋板(2)右端固定安装有踩踏板(5),踩踏板(5)覆盖于弧形拨片(4)上方,后鞋板(2)右端固定安装有伸缩卡扣(8),伸缩卡扣(8)为上端带卡扣的长方形伸缩柱,伸缩卡扣(8)粗柱体中点位置开设有滑槽(9),且伸缩卡扣(8)两侧均开设有滑槽(9...

【技术特征摘要】
1.卧床患者下肢踝关节训练装置,包括前鞋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鞋板(1)为半椭圆形空心板,且前鞋板(1)上方固定安装有拱形板(6),拱形板(6)上方固定安装有角度计(7),前鞋板(1)右边活动安装有后鞋板(2),前鞋板(1)最右端固定安装有弧形拨片(4),弧形拨片(4)左端与前鞋板(1)板沿固定安装,弧形拨片(4)另一端与后鞋板(2)上表面相接触,后鞋板(2)右端固定安装有踩踏板(5),踩踏板(5)覆盖于弧形拨片(4)上方,后鞋板(2)右端固定安装有伸缩卡扣(8),伸缩卡扣(8)为上端带卡扣的长方形伸缩柱,伸缩卡扣(8)粗柱体中点位置开设有滑槽(9),且伸缩卡扣(8)两侧均开设有滑槽(9),前鞋板(1)前后外壁相同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调节杆(10),调节杆(10)一端与前鞋板(1)外壁固定连接,调节杆(10)另一端卡接在滑槽(9)内,后鞋板(2)前端中点处固定安装有伸缩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床患者下肢踝关节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鞋板(2)高度小于前鞋板(1)一厘米,后鞋板(2)最右端直边处固定安装有阻挡板(3),阻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发祥张煜菡樊天润何雷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钱璟康复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