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处理装置、光学镜头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070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处理装置、光学镜头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包括一镜筒和一光学镜片模块,其中所述镜筒包括一控湿承载部并且所述镜筒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及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一第一通光口,其中所述控湿承载部界定所述第一通光口,其中所述光学镜片模块包括一外镜片,其中所述外镜片被保持于所述镜筒的第一通光口,其中所述外镜片被覆于所述控湿承载部,其中所述容置空间的湿度被所述控湿承载部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处理装置、光学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处理装置、光学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得益于近年来汽车辅助驾驶系统的高速发展,光学镜头在汽车上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进一步地说,汽车辅助驾驶也对所述光学镜头的像素和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车载应用类的所述光学镜头。藉由对摄像装置的成像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所述摄像装置的图像传感器(CMOS)朝着大功率的方向发展。与此带来的是所述摄像装置的内部发热量增大,而使得镜头雾化的问题日益突出,极大地影响到镜头的成像效果,更危害到行车安全,甚至可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镜头雾化主要原因是所述光学镜头的内部空隙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并附着镜片形成水雾,使得不能清晰摄像而可能导致行车安全。此外,当所述光学镜头的生产地区空气水分较大,而所述光学镜头使用地区的空气水分含量低时,被寄存于所述光学镜头内部空间的水分无法排出,当所述摄像装置的内部发热量增大,所述光学镜头的内部镜头雾化,且水雾无法快速地消散,使得所述光学镜头被应用于行车辅助等领域时不能够提供安全稳定的保障。进一步地说,镜头雾化不仅涉及车载光学镜头,更是激光雷达装置、投影设备及其车载平视显示器(HUD)皆需解决的问题。各种光线处理装置被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镜头雾化可能会造成更大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一摄像装置,其中所述摄像装置包含一镜筒10`、一光学镜片模块20`以及一处理模块30`。所述镜筒10`具有一容置空间100`以及连通所述容置空间100`的一第一通光口101`和一第二通光口102`。所述光学镜片模块20`包含至少一外镜片21`,其中所述外镜片21`被保持于所述镜筒10`的所述第一通光口101`。所述处理模块30`被保持于所述镜筒10`的所述第二通光口102`。所述外镜片21`被限位地容置于所述镜筒10`的所述第一通光口101`,并使得所述容置空间100`与外界空间的流通效率较小。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摄像装置包括一光学镜头40`,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包括所述镜筒10`和所述光学镜片模块20`。所述镜筒10`和所述光学镜片模块20`被组装为所述光学镜头40`。所述光学镜头40`可被装配后应用于其他光学处理装置,如投影装置、激光雷达装置等。所述光学镜头40`为常规的塑料镜筒光学镜头。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处理模块30`处理光线而发热时,所述容置空间100`的空间温度较高,且所述容置空间100`的水汽遇到较冷的所述外镜片21`后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并附着于所述外镜片21`形成水雾。所述镜筒10`具有一前端凹槽103`,其中所述前端凹槽103`被形成于所述镜筒10`的前端。当所述外镜片21`覆盖于所述镜筒10的前端时,所述前端凹槽103`被所述外镜片21`和所述镜筒10`界定。所述前端凹槽103`允许所述容置空间100`的水汽流通至述前端凹槽103`后向外流通,以实现所述光学镜头40`的内部水汽的消散。值得一提的是,在低温下将现有的所述摄像装置运作较长时间后,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容置空间100`的水雾却无法快速消散。水雾消散的时间较长,使得消散水雾的速度完全不足以实时地保持所述光学镜片模块20`获得充足的通光,无法实时保持成像清晰,对行车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处理模块30`可以被实施为一图像传感器(CMOS),也可以被实施为一激光光源,还可以被实施为一其他投射光源。也就是说,所述处理模块30`处理光线,并在所述处理模块30`处理光线的过程中,所述光学镜头的内部受热易于形成水雾。目前,主要通过改变所述光学镜头40`的材质和变更所述光学镜头40`的结构设计来改善镜头雾化的问题。从材质上来分析,一般可以将所述镜筒10`改用金属材质来促进所述光学镜头40`的散热问题进而改善水雾问题。但是采用金属的所述镜筒10`取代普通的塑料镜筒,使得所述光学镜头40`的生产成本较高,重量较大,不符合所述光学镜头40`轻量化的设计要求。而镜筒结构设计上来分析,促进所述镜筒10`的所述容置空间100`与外界空间的空气流通的方式改善所述光学镜头的雾化问题的改善效果较为微弱,同时会增加杂光对所述光线处理装置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所述光学镜头40`的正常使用。因此,所述光学镜头40`的水雾问题还是迫切需要更加有效的方法来改善,尤其是车载光学镜头40`的水雾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光学处理装置、光学镜头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光学镜头不需要大量整改自身结构而实现减少镜头雾化,适用于各种需要高精度的光学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光学处理装置、光学镜头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光学镜头采取将其自身结构调湿材料的配合,加快所述光学镜头的镜头水雾消散,减少雾化现象,实时地保证摄像清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光学处理装置、光学镜头及其制造方法,其中调湿材料被设置于所述光学处理装置各个空隙中,不影响所述光学处理装置的光线正常流通,从而保证了实时成像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光学处理装置、光学镜头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光学镜头的调湿材料被设置于容易起雾的位置附近,以助于水雾的消散。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光学处理装置、光学镜头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光线处理装置包括一镜筒、一光学镜片模块以及一处理模块,其中所述光学镜片模块被保持于所述镜筒,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发热后,所述镜筒内的水汽可部分地流通至外界空间中,大部分的水汽被设置于所述镜筒的所述调湿材料吸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光学处理装置、光学镜头及其制造方法,其中调湿材料可被设置的位置可选自组合:所述光学镜片模块与所述镜筒之间、所述光学镜片模块的至少二个镜片之间、所述光学镜片模块的其中一个所述镜片表面中的至少其中一个。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势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依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光学处理装置所述光学处理装置一光学镜头,所述光学镜头包括:一镜筒,其中所述镜筒包括一调湿承载部并且所述镜筒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及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一第一通光口,其中所述调湿承载部界定所述第一通光口;和一光学镜片模块,其中所述光学镜片模块包括一外镜片,其中所述外镜片被保持于所述镜筒的第一通光口,其中所述外镜片被覆于所述调湿承载部,其中所述容置空间的湿度被所述调湿承载部控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调湿承载部包括至少一调湿元件,其中所述调湿元件被保持于所述第一通光口,并被设置于所述光学镜片模块的附近,以尽快地消散所述光学镜片模块形成的水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片模块包括所述外镜片和至少一内镜片,其中所述内镜片被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且所述外镜片被保持于所述内镜片的物侧,其中所述调湿元件的位置被选自以下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镜筒,其中所述镜筒包括一控湿承载部并且所述镜筒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及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一第一通光口,其中所述控湿承载部界定所述第一通光口;和/n一光学镜片模块,其中所述光学镜片模块包括一外镜片,其中所述外镜片被保持于所述镜筒的第一通光口,其中所述外镜片被覆于所述控湿承载部,其中所述容置空间的湿度被所述控湿承载部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镜筒,其中所述镜筒包括一控湿承载部并且所述镜筒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及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一第一通光口,其中所述控湿承载部界定所述第一通光口;和
一光学镜片模块,其中所述光学镜片模块包括一外镜片,其中所述外镜片被保持于所述镜筒的第一通光口,其中所述外镜片被覆于所述控湿承载部,其中所述容置空间的湿度被所述控湿承载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控湿承载部包括至少一调湿元件,其中所述调湿元件被保持于所述第一通光口,并被设置于所述光学镜片模块的附近,以尽快地消散所述光学镜片模块形成的水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片模块包括所述外镜片和至少一内镜片,其中所述内镜片被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且所述外镜片被保持于所述内镜片的物侧,其中所述调湿元件的位置被选自以下组合:所述外镜片和/或所述内镜片表面、所述外镜片和所述内镜片之间、所述外镜片与所述镜筒之间、所述内镜片与所述镜筒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控湿承载部包括一托承构件,且所述镜筒包括一镜筒主体,其中所述镜筒主体自所述托承构件向后延伸,其中所述托承构件具有至少一流通槽,其中每个所述流通槽通过所述外镜片和所述镜筒之间的夹缝与所述容置空间空气流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调湿元件是环状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调湿元件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所述调湿元件是块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调湿元件被嵌入所述流通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托承构件包括一内墙、一外墙至少一个加强筋并具有至少二个所述凹槽,其中各个所述加强筋之间呈现发散式地自所述内墙发散地向所述外墙延伸,进而相邻的所述加强筋与被所述加强筋连通的所述内墙与所述外墙界定其中一个所述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多个所述调湿元件被容置于至少一部分的所述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托承构件包括一定位台,其中所述定位台被形成于所述托承构件的内侧壁,其中所述内镜片可被推入所述镜筒的所述第一通光口后被所述定位台限位,其中所述调湿元件被夹持于所述定位台和所述内镜片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托承构件具有一定位槽,其中所述定位槽被形成于所述定位台,且所述定位槽是一环形凹槽,其中所述调湿元件被容置于所述环形凹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控湿承载部包括一调湿元件与一托承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鑫罗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