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压蔓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628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压蔓器,属于藤蔓类植物种植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固定杆(1)、压蔓叉(2)、加固装置(3);所述固定杆(1)的末端为尖锥;所述加固装置(3)设置在固定杆(1)的外壁上;所述压蔓叉(2)为“U”形,共设置两个、对称固定在固定杆(1)的顶部,其叉杆与固定杆(1)平行,且短于固定杆(1),压蔓叉(2)的下侧弯折区为弧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快速便捷地对藤蔓植物进行压蔓,且压蔓牢固、经久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压蔓器
本技术属于藤蔓类植物种植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植物压蔓器。
技术介绍
在藤蔓类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常需要压蔓,以防止藤蔓过于凌乱并进入其他植物的生长区域,此外,如果藤蔓过于凌乱则不利于管理,因此在藤蔓类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进行压蔓。目前常用的压蔓操作是采用明压法即不把藤蔓压入土中,而是隔一定的距离,用土块或其他物体将蔓固定,明压时一般先将压蔓处整平,再将蔓拉紧放平,然后把准备好的土疙瘩压在节间上,这种传统的压蔓方法在大面积种植地上会显得非常糟乱,且很不方便,且所使用的土疙瘩很容易随着植物的生长而掉落而失去压蔓作用;且土块受雨淋后会被冲散,需要雨停后重新压蔓,这无形中增加了人工劳动强度。因此提供一种方便且可长期有效使用的压蔓设备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压蔓器,可快速便捷地对藤蔓植物进行压蔓,且压蔓牢固、经久耐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植物压蔓器包括固定杆1、压蔓叉2、加固装置3;所述固定杆1的末端为尖锥;所述加固装置3设置在固定杆1的外壁上;所述压蔓叉2为“U”形,共设置两个、对称固定在固定杆1的顶部,其叉杆与固定杆1平行,且短于固定杆1,压蔓叉2的下侧弯折区为弧形。作为优选,所述的加固装置3为沿固定杆1周向设置的倒锥台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的加固装置3为绕固定杆1外壁设置的螺旋片。作为优选,所述的压蔓叉2的叉杆末端为尖锥。作为优选,所述压蔓叉2的顶部与固定杆1正对处设有手柄4。所述植物压蔓器材质为塑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杆和压蔓叉,压蔓叉压住植物的藤蔓,固定杆插入土壤中将压蔓叉牢牢固定,压蔓叉和固定杆的配合,实现了对藤蔓植物的牢固压蔓,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的特点。2、本技术通过在固定杆上设置倒锥形圆台结构,该结构可起到保证固定杆进一步牢固、且在插入土壤时阻力较小,在插入土壤后,泥土掩埋住锥台后,使土壤在圆台面产生向下的压力,能保证固定杆不容易松动;采用螺旋片加固装置,在插入土壤时,可通过旋转固定杆加快插入,在插入后土壤沿螺旋片产生向下的压力,同样起到加固固定杆的作用。3、本技术通过两个对称的压蔓叉的设置,不仅能实现对单根藤蔓的压蔓,且在藤蔓分叉区(三叉),起到同时对两根藤蔓压蔓的作用;同时通过固定杆与压蔓叉的叉杆平行、压蔓叉的叉杆短于固定杆的设计,可实现一根固定杆同时固定两个压蔓叉的作用。4、本技术通过在压蔓叉的顶面设置手柄,更便于手持操作,且由于手柄稍微高出地面,更有利于查看、寻找。5、本技术采用塑料材质,不易被土壤腐蚀,可长久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图3是图1(或图2)的俯视图;图中,1-固定杆、2-压蔓叉、3-加固装置、4-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如图1-3所示,所述的植物压蔓器包括固定杆1、压蔓叉2、加固装置3;压蔓叉2为“U”形,共设置两个、对称固定在固定杆1的顶部,其叉杆与固定杆1平行,且短于固定杆1,压蔓叉2的下侧弯折区为弧形,弧形可保证压蔓叉2与藤蔓的接触面没有棱角,且与藤蔓的圆柱形结构相贴合,不容易损伤藤蔓的表皮。压蔓叉2的叉杆短于固定杆1的结构设计,是因为固定杆1需要插入更深以能起到有效固定本技术整体结构的作用,压蔓叉2叉杆可以设计得短些,只要起到固定藤蔓即可,且较短的叉杆不容易损伤藤蔓。两个压蔓叉2对称固定,可实现一根固定杆1同时固定两个压蔓叉2的作用,且在藤蔓分叉区(三叉),起到同时对两根藤蔓压蔓的作用;通过固定杆1与压蔓叉2叉杆的平行设计,可将固定杆1和压蔓叉2同时垂直插入土壤,操作更为简便。固定杆1的末端和压蔓叉2的叉杆末端均为尖锥,尖锥结构插入土壤时较为省力。加固装置3设置在固定杆1的外壁上: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加固装置3为沿固定杆1周向设置的顶部水平的倒锥台结构,顶部水平的倒锥台结构在插入土壤时阻力较小,且在插入土壤后,泥土掩埋住倒锥台后,使土壤在锥台的圆台面产生向下的压力,使泥土对固定杆1产生向下的压力,能保证固定杆1不容易松动;作为第二种实施方式,固装置3为绕固定杆1外壁设置的螺旋片,且螺旋片设置在固定杆1低于压蔓叉2以下的部分,这样,能保证整个螺旋片掩埋于土壤之下,以免漏出部分损伤藤蔓。螺旋片加固装置,在插入土壤时,可通过旋转固定杆1加快插入,在插入后土壤沿螺旋片产生向下的压力,同样起到加固固定杆1的作用。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压蔓叉2的顶部与固定杆1正对处设有手柄4,手柄4的设计更便于手持操作,且由于手柄4稍微高出地面,更有利于在藤蔓植物的掩盖下查看、寻找本技术;手柄4正对固定杆1设置,因为固定杆1位于两个对称的压蔓叉2的中间,在该位置设置手柄4,并用手柄4作为本技术插入或拔出的受力体,可保证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受力均匀。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用塑料材质加工而成,塑料材质不易被土壤腐蚀,可长久使用,且造价低,也更容易一体加工成型。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压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压蔓器包括固定杆(1)、压蔓叉(2)、加固装置(3);所述固定杆(1)的末端为尖锥;所述加固装置(3)设置在固定杆(1)的外壁上;所述压蔓叉(2)为“U”形,共设置两个、对称固定在固定杆(1)的顶部,其叉杆与固定杆(1)平行,且短于固定杆(1),压蔓叉(2)的下侧弯折区为弧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压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压蔓器包括固定杆(1)、压蔓叉(2)、加固装置(3);所述固定杆(1)的末端为尖锥;所述加固装置(3)设置在固定杆(1)的外壁上;所述压蔓叉(2)为“U”形,共设置两个、对称固定在固定杆(1)的顶部,其叉杆与固定杆(1)平行,且短于固定杆(1),压蔓叉(2)的下侧弯折区为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压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固装置(3)为沿固定杆(1)周向设置的倒锥台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艳杨生超段柯兆张广辉陈军文范伟杨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