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电化学细胞传感器评价农药毒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0608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电化学细胞传感器检测农药毒性的方法;首先将AuNDs/ITO电极浸在PLL‑Arg溶液中孵育后,晾干,得到Arg‑PLL‑AuNDs/ITO电极;然后接种HepG2细胞,得到细胞电极;再加入不同浓度的福美双溶液;同时设立空白组即电极修饰后不接种细胞;对照组为细胞电极不经毒物刺激;孵育后进行差分脉冲伏安法的信号测定三组实验的峰值电流,根据公式计算细胞毒性,并用常规MTT法进行了验证。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电化学细胞传感器导电性和稳定性好、电子传递能力好,同时提高了电极的比表面积,可实现对食品中农药的快速、灵敏地毒性评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化学细胞传感器评价农药毒性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传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化学细胞传感器评价农药毒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电化学细胞传感技术结合了细胞传感的高敏性、真实性和电化学传感技术的快速、高效性,可从细胞水平上对潜在的有害物及其毒性在体外进行安全性评价。用于评估毒性的电化学细胞传感器价格便宜,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响应速度快,体积小,能够进行长期监测或实时测量且产生可再现的结果,是一种食品有害物质检测的理想方法。目前已有相关专利构建出用于评价细胞毒性的电化学传感器,但存在的问题是电极材料表面生物相容性差,细胞无法在其表面正常生长,导致细胞培养、毒性刺激以及细胞状态检测等环节分离,无法实现刺激物对细胞毒性作用的实时、同步检测。因此构建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使细胞在电极表面正常生长的电化学传感器,实现刺激物细胞毒性的直接检测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构建一种能够同步实现细胞毒性刺激和细胞状态检测的、高灵敏度的电化学细胞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化学细胞传感器评价农药毒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n(1)首先制备获得PLL-Arg溶液;然后将ITO导电玻璃电极通过电沉积方法修饰AuNDs,得AuNDs/ITO电极;将AuNDs/ITO电极浸在PLL-Arg溶液中孵育一段时间,吸除多余液体后,晾干,得到Arg-PLL-AuNDs/ITO电极;/n(2)细胞的培养和固定:将得到的Arg-PLL-AuNDs/ITO电极置于容器中,接种HepG2细胞,加入培养基,置于一定温度和气体环境下进行培养,备用;/n(3)称取不同质量的福美双标准品,配成不同浓度的福美双溶液分别加到步骤(1)培养后含有电极的培养容器中,福美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化学细胞传感器评价农药毒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首先制备获得PLL-Arg溶液;然后将ITO导电玻璃电极通过电沉积方法修饰AuNDs,得AuNDs/ITO电极;将AuNDs/ITO电极浸在PLL-Arg溶液中孵育一段时间,吸除多余液体后,晾干,得到Arg-PLL-AuNDs/ITO电极;
(2)细胞的培养和固定:将得到的Arg-PLL-AuNDs/ITO电极置于容器中,接种HepG2细胞,加入培养基,置于一定温度和气体环境下进行培养,备用;
(3)称取不同质量的福美双标准品,配成不同浓度的福美双溶液分别加到步骤(1)培养后含有电极的培养容器中,福美双溶液和存放电极的培养容器为一一对应关系,即一种浓度对应一个培养容器;继续置于细胞培养箱内孵育;孵育后取出细胞电极用PBS冲洗后,进行差分脉冲伏安法的信号测定,得到细胞电极经不同浓度福美双处理后的微分脉冲伏安曲线,细胞电极经福美双处理后的峰值电流,记为Itoxicant;同时设置空白组和对照组,空白组即电极电极修饰后不接种细胞的峰值电流,记为Ielectrode;对照组为细胞电极不经毒物刺激的峰值电流记为Icell;进一步根据公式计算出不同浓度福美双的细胞毒性:所述细胞毒性计算公式为:



其中,Ielectrode是电极修饰后不接种细胞的峰值电流,Icell是细胞电极不经毒物刺激的峰值电流,Itoxicant是细胞电极经福美双处理后的峰值电流;
(4)实际样品的检测:制备样品液经0.22μm滤膜过滤除菌,作为实际样品,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福美双标准溶液,记录不同浓度福美双处理后电极的峰值电流,带入步骤(3)细胞毒性的计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小波魏晓鸥张迪石吉勇刘超孙悦孙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