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红外二维相关光谱解析苯丙素类、生物碱类或萜类化合物近红外光谱特征波段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0597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近红外二维相关光谱解析苯丙素类、生物碱类或萜类化合物近红外光谱特征波段的方法;苯丙素类、生物碱类和萜类化合物是常见的中药活性成分,大都具有明确的药理作用,常被作为中药的指标性成分;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将待测体系在受外界扰动过程中的近红外光谱信号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光谱的二维尺度信息,提高重叠近红外光谱信号的分辨能力,观察到在一维近红外光谱中无法观察到的信息;该方法简易便于操作,得到的特征波段更具解释性和代表性,从而使得构建的模型性能更加稳健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近红外二维相关光谱解析苯丙素类、生物碱类或萜类化合物近红外光谱特征波段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近红外二维相关光谱解析苯丙素类、生物碱类或萜类化合物近红外光谱特征波段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中药成分微量复杂是其质量控制的难点。苯丙素类化、生物碱类及萜类是中药中常见的成分类别,涵盖了多数的天然芳香族化合物,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常常被作为中药质量控制的评价指标。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Spectroscopy,NIR)技术以其快速、无损、实时等优势,作为一种过程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尤其适用于中药这种微量复杂体系的质量控制。使用近红外分析技术对其进行定量研究的过程中一个关键的过程就是构建定量模型。然而,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的NIR模型并不能解释光谱与指标性成分结构之间的关系,筛选出的变量缺乏对物质本身的解释性。因此,有必要对光谱进行解析,找到与物质结构最相关的光谱区域,从而使所建立NIR模型更具有针对性和解释性。光谱解析对任何一种光谱的应用和发展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解析结构-光谱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近红外二维相关光谱解析苯丙素类、生物碱类或萜类化合物近红外光谱特征波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为:/n(1)样品制备:分别精密称取若干种苯丙素物质、生物碱类物质或萜类物质对照品,分别配置8-12个浓度梯度,作为待测样本;/n(2)近红外光谱的采集:采用近红外光谱仪,分别采集待测物质不同浓度样本的近红外光谱,每个样本采集2-4次,分别得到不同待测物质不同浓度样本的近红外光谱数据,计算每个样本的平均光谱数据;/n(3)二维相关分析:将(2)中每个样本不同浓度的平均光谱数据按行排列组成光谱矩阵,采用希尔伯特矩阵变换,对其进行二维相关处理,得到各样品的近红外二维相关光谱同步谱图,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近红外二维相关光谱解析苯丙素类、生物碱类或萜类化合物近红外光谱特征波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为:
(1)样品制备:分别精密称取若干种苯丙素物质、生物碱类物质或萜类物质对照品,分别配置8-12个浓度梯度,作为待测样本;
(2)近红外光谱的采集:采用近红外光谱仪,分别采集待测物质不同浓度样本的近红外光谱,每个样本采集2-4次,分别得到不同待测物质不同浓度样本的近红外光谱数据,计算每个样本的平均光谱数据;
(3)二维相关分析:将(2)中每个样本不同浓度的平均光谱数据按行排列组成光谱矩阵,采用希尔伯特矩阵变换,对其进行二维相关处理,得到各样品的近红外二维相关光谱同步谱图,观察同步谱中自相关峰的峰位置、强度和数目,判断各个自相关峰变化的先后顺序,归属物质的近红外共性吸收;
(4)根据各物质的近红外二维相关光谱同步谱,结合基团红外光谱吸收特征,归属各物质产生近红外吸收峰的基团;
(5)根据基团归属结果,分别得出苯丙素类化合物的近红外光谱共同特征波段、生物碱类化合物的近红外光谱共同特征波段及萜类化合物的近红外光谱共同特征波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近红外二维相关光谱解析苯丙素类、生物碱类或萜类化合物近红外光谱特征波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样品的浓度控制在1-8mg/mL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基于近红外二维相关光谱解析苯丙素类、生物碱类或萜类化合物近红外光谱特征波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使用氘代试剂作为溶剂。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基于近红外二维相关光谱解析苯丙素类、生物碱类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生乔延江马丽娟裴艳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