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ABS防抱死系统的综合调试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0572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通道ABS防抱死系统的综合调试台,由交流电源控制单元、直流电源控制单元、状态指示单元、编程单元、传感器信号控制单元、操作单元、检测接口单元以及电磁阀控制单元八个单元组成;其中编程单元对被测ABS控制单元进行烧录程序,检测接口单元提供与被测ABS控制单元的连接接口,而操作单元对传感器信号控制单元进行控制,模拟各种运动状态以及故障情况,并控制电磁阀控制单元进行相应的动作,另外状态指示单元进行相应的状态指示,显示ABS系统工作情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编程、检测、调试等功能集于一体,测试过程逼真,且操作简捷、方便,实现了功能的集成化、多样化和齐全化,极大地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刹车防抱死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通道ABS 防抱死系统的综合调试台。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国家对汽车安全性能标准已全面提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 检疫总局颁布的强制性标准GB12676-1999中对于必须安装符合GB/T 13594-2003规定的防抱死制动装置的车辆类型也作出明确、具体规定。目 前,汽车的ABS剎车防抱死系统已经成为提高汽车安全性的重要技术之一。 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大约30%的交通事故由制动系统引起,其原因是高 速行驶汽车紧急制动时,会引起车辆相对地面过度滑移而导致行驶车辆丧 失方向稳定性和转向操纵性。而ABS刹车防抱死系统可在上述同样情况下,使车辆处于理想的滑移状态,能控制车辆制动系统,以保证行车安全。现 今,ABS刹车防抱死系统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国内没有专用的设备能同时满足生产、调试、检测的需要。在2006 年2月1日公告的技术专利ZL200420095717. 0中提出一种客车ABS 测试仪,该测试仪参照ABS试验国家标准GB13594-92,通过汽车ABS制动 试验动态参数检测和计算,对试验车的ABS制动性能作出分析评价。但是, 该测试仪未能同时实现功能的集成化、多样化、齐全化,也未能实现搡作 便捷、测试过程逼真等等全方位的要求,不能非常有效地同时满足生产、 调试、检测等多方面的要求。目前现有技术中大多数都是在实车上检测ABS 系统工作情况,其只能是抽样检测,不能有效保证整批产品的品质,进而 不能很好地保障整车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通道ABS防抱死系统的综合调试台,将编程、检测、调试等功能 集于一体,通过对对ABS系统编程、模拟汽车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工作状态, 依此来检测ABS系统的各项功能,在检测的基础上并进行相应的调试,将 在实车上能实现的检测转移到通过实验室就可以实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通道ABS防抱 死系统的综合调试台,由交流电源控制单元l、直流电源控制单元2、状 态指示单元3、编程单元4、传感器信号控制单元5、操作单元6、检测接 口单元7以及电磁阀控制单元8八个单元组成,操作单元6接系统电源总 开关;其中交流电源控制单元1接直流电源控制单元2、编程单元4及传感 器信号控制单元5,经过控制切换对各单元进行供电,其同时接直流电源 控制单元2,向该单元提供经内部变换形成的直流电源;而直流电源控制 单元2接状态指示单元3、检测接口单元7及电磁阀控制单元8,向各单 元提供直流电源;检测接口单元7提供与被测ABS控制单元9的连接接口, 外接被测ABS控制单元9;编程单元4接检测接口单元7,对被测ABS控 制单元9进行烧录程序;操作单元6通过检测接口单元7与传感器信号控 制单元5相接,控制模拟汽车的各种运动状态以及故障情况而传感器信号 控制单元5也向它反馈各种运动状态信号,同时操作单元6接电磁阀控制 单元8控制其进行相应的动作;与此同时,直流电源控制单元2、操作单 元6及检测接口单元7接状态指示单元3,进行相应的状态指示,显示ABS 系统的工作情况。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交流电源控制单元1以交流接 触器IO为核心,外接交流控制开关11,经内部变换将交流电源变换为24V 电磁阀电源13、 12V电磁阀电源14、 ABS控制单元供电电源15和5V状态 指示灯电源16四个直流电源。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检测接口单元7提供的ECU连接接口 17,包括8S/8M接口 18与4S/2M、 4S/4M、 6S/6M接口针床式接 口 19两种接口方式,且两个接口分别与变频器20相接,向变频器20传 送被测ABS控制单元9的控制信号。所述的变频器20依次接IS01185控制板21、 ISO 638、 IS01185挂车 专用供电接口 22以及供电选择开关23,控制选择IS07638或IS01185任 一种供电方式,同时IS07638、 IS01185挂车专用供电接口 22接状态指示 电路24进行相应状态显示。作为本技术的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直流控制单元2及电磁阀控 制单元8中24V电磁阀电源13、 12V电磁阀电源14依次接电源切换单元 37、 12V 、 24V电磁阀单元39,同时通过控制接在电源切换单元37上的 12V/24V选择开关38,相应地单独启动12V电磁阀单元或者24V电磁阀单 元。作为本技术的再一个优选方案,所述传感器信号控制单元5中变 频器20接电机45,控制电机45转动,而传感器46釆集与电机45同轴相 连的脉冲齿盘47的十路速度信号48。本技术的优点包括1、功能集成化该设备将编程、检测、调 试等功能集于一体,方便生产、检测、调试等的全面要求,大大提高了生 产的能力,真正实现了流水化生产。2、功能多样化该设备可以对2S/2M、 4S/2M、 4S/4M、 6S/6M、 6S/8M、 8S/8M等产品进行检测调试,同时也满足 12伏、24伏供电系统的要求。3、功能齐全化该设备可以对ABS防抱死 性能、自我诊断功能、自我保护功能进行检测。4、搡作简捷化只需通 过对操作面板的开关、旋钮进行简单的操作,便可以实现ABS防抱死性能、 自我诊断功能、自我保护功能的检测。灌程序时不需要再连接多个设备, 只需要极其简单的操作便可轻松完成。5、操作并行化。 一台设备在实现 灌程序的同时,可进行检测调试等操作。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提 高了生产效率。6、测试过程逼真化。通过对该设备的操作,能够模拟ABS系统在汽车上的各种工作状态。包括ABS系统刹车功能、故障模拟功能等。该设备在满足主车供电方式的同时,还提供了挂车产品在ISO 7638、 ISO 1185两种供电方式下的检测调试功能。该设备使原来只能通过在实车上才 能实现的检测转移到了通过实验室就可以实现检测。实车上测试只能是抽 样检测,这样不能保证整批产品的品质,但通过此设备可以对每个产品进 行检测,真正的提高了整批产品的品质。为整车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的保 障。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硬件系统组成框图。图2是本技术交流电源控制单元的结构框图。图3是本技术检测接口单元的结构框图。图4是本技术编程单元逻辑框图。图5是本技术直流控制及电磁阀控制单元的结构框图。图6是本技术传感器信号控制单元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装置由交流电源控制单元1、直流电源控制单元2、状 态指示单元3、编程单元4、传感器信号控制单元5、操作单元6、检测接 口单元7以及电磁阀控制单元8八个单元组成;其中交流电源控制单元(1) 接直流电源控制单元(2)、编程单元(4)及传感器信号控制单元(5), 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交流电源控制单元1经过控制切换,对直流电源控 制单元2、编程单元4、传感器信号控制单元5进行供电,且经过内部变 换,将220V交流电源变换为直流电源;直流电源控制单元2则将交流电源控制单元1变换成的直流电源分别给状态指示单元3、检测接口单元7 以及电磁阀控制单元8供电;检测接口单元7提供与被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通道ABS防抱死系统的综合调试台,其特征在于:由交流电源控制单元(1)、直流电源控制单元(2)、状态指示单元(3)、编程单元(4)、传感器信号控制单元(5)、操作单元(6)、检测接口单元(7)以及电磁阀控制单元(8)八个单元组成,操作单元(6)接系统电源总开关;    其中交流电源控制单元(1)接直流电源控制单元(2)、编程单元(4)及传感器信号控制单元(5),经过控制切换对各单元进行供电,其同时接直流电源控制单元(2),向该单元提供经内部变换形成的直流电源;而直流电源控制单元(2)接状态指示单元(3)、检测接口单元(7)及电磁阀控制单元(8),向各单元提供直流电源;检测接口单元(7)提供与被测ABS控制单元(9)的连接接口,外接被测ABS控制单元(9);编程单元(4)接检测接口单元(7),对被测ABS控制单元(9)进行烧录程序;操作单元(6)通过检测接口单元(7)与传感器信号控制单元(5)相接,控制模拟汽车的各种运动状态以及故障情况,而传感器信号控制单元(5)也向它反馈各种运动状态信号,同时操作单元(6)接电磁阀控制单元(8)控制其进行相应的动作;与此同时,直流电源控制单元(2)、操作单元(6)及检测接口单元(7)接状态指示单元(3),进行相应的状态指示,显示ABS系统的工作情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正昌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