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补偿监控装置及监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0548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补偿监控装置及监测方法,包括间隔设置于支柱上的水平上、下支架,水平上、下支架分别位于接触线配重和承力索配重的上、下部,在水平上支架上设置有第一、第二测距传感器,在水平下支架上设置有第三、第四测距传感器;在支柱上设置有用于采集并处理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测距传感器数据信号的控制主机。本申请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安装简便,测量精度高,监测速度快。便于检修人员快速获知每一处接触网下锚补偿装置的状态,为检修接触网下锚补偿装置提供基础依据,便于准确的作出分析及预判,及时排除隐患,防止发生重大事故;有效减轻巡视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补偿监控装置及监测方法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
,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补偿监控装置及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铁路交通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截止至2019年底,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我国已有39个城市开通了地铁,运营总里程达6600公里;在国铁方面,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9万公里,其中高铁3.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由于铁路沿线需要配套相应的电气化设备为列车提供电力保障,因此电气化铁路伴随着电力机车应运而生。电气化铁路中的接触网架空柔性悬挂由接触悬挂、接触网支持结构和附加悬挂三部分组成,其中接触悬挂是架空接触网的核心,一般在1500米的距离作为一个独立的锚段关节布置。当周围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线索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热胀冷缩,出现伸长或缩短的现象;为了弥补热胀冷缩导致的线索张力变化,在锚段两端线索下锚处安装有补偿装置,从而使线索在补偿装置配重串的重力作用下能够自动调整张力,并保持线索弛度满足技术要求,使接触悬挂的稳定性与弹性得到改善,提高接触网运营质量。现有的接触网下锚补偿装置均是在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于支柱上的水平上支架和水平下支架,所述水平上支架和水平下支架分别位于接触线配重和承力索配重的上、下部,在所述水平上支架上设置有分别监测所述接触线配重和承力索配重向上运动距离的第一测距传感器和第二测距传感器,在所述水平下支架上设置有分别监测所述接触线配重和承力索配重向下运动距离的第三测距传感器和第四测距传感器;在所述支柱上设置有用于采集并处理所述第一测距传感器、第二测距传感器、第三测距传感器和第四测距传感器数据信号的控制主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于支柱上的水平上支架和水平下支架,所述水平上支架和水平下支架分别位于接触线配重和承力索配重的上、下部,在所述水平上支架上设置有分别监测所述接触线配重和承力索配重向上运动距离的第一测距传感器和第二测距传感器,在所述水平下支架上设置有分别监测所述接触线配重和承力索配重向下运动距离的第三测距传感器和第四测距传感器;在所述支柱上设置有用于采集并处理所述第一测距传感器、第二测距传感器、第三测距传感器和第四测距传感器数据信号的控制主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接触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主机或总控中心计算接触线配重顶部至配重限制架之间的距离a和接触线配重底部至地面之间的距离b,统计出每段时间内a、b值的上下极限值MAXai、MINai、MAXbi、MINbi,统计出每段时间内a、b值的中位数MEDai、MEDbi,其中i是大于等于1的整数,接触网使用的第一段时间或者人工检修后的第一段时间i=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接触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别对MAXai、MINai、MAXbi、MINbi、MEDai、MEDbi进行函数拟合,得出f1(x)、f2(x)、f3(x)、f4(x)、f5(x)、f6(x);设置g1(x)=|f1(x)-f4(x)|,g2(x)=|f2(x)-f3(x)|,Gi=0i∫g1(x)dx,Hi=0i∫g2(x)dx。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交通接触网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对以往数据的统计,得出Gi、Hi的危险阈值数据表和MEDai、MEDbi的危险区间,当Gi大于等于或小于等于危险阈值数据表对应的数据时,或者Hi大于等于或小于等于危险阈值数据表对应的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圣龙郭峰张迎波龚超王俊锋陈丰裕王淼李师展石广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