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429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1
一种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属于遮阳中空玻璃制品领域。包括窗体、转角座和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辊,窗体包括上横框管、左纵框管、右纵框管、下横框管、前玻璃和后玻璃,特点:转角座与框条第一转角连接件构成一体结构,在转角座的上部构有帘片翻转轴支承机构、下部构有底部与外界相通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辊腔,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辊腔的彼此面对面的腔壁上且对应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辊的前、后端的位置各构有过渡辊端部探入槽,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辊设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辊腔内且前、后端各探入过渡辊端部探入槽内。提高整体结构的一致性效果且能满足在宽窗体状况下的受力要求;提高制造和装配效率;确保使用寿命且保障升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本专利技术属于遮阳中空玻璃制品
,具体涉及一种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技术介绍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具有不言而喻的以下长处:隔热性好而得以体现建筑物的节能;隔音性能优异而得以避免外界喧嚣噪声之袭扰;防结露凝霜而得以确保室内光线充足并且体现期望的亮丽效果;通过对百叶窗的帘片的偏转角度调节而得以获得所需的室内采光要求并且保护隐私;免受尘杂沾污百叶帘帘片(习惯简称“帘片”)而得以体现优异的免清洁效果;对建筑物具有理想的点缀性而得以提升建筑物的档次;抗冲击性强、安全性好并且使用寿命长而得以满足高层建筑的安装要求以及满足极致的长期使用免维护要求;使用简单轻便省力而得以适应不同年龄及不同体能者操作,等等。在公开的中外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关于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技术信息,如CN2564720Y(内置百叶窗帘的中空玻璃)、CN2767624Y(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767625Y(结构改进的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756796Y(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232968Y(在双层玻璃内设有横向百叶窗的整体式门窗扇)、CN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包括一窗体(6)、一转角座(2)和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辊(3),窗体(6)包括上横框管(61)、左纵框管(63)、右纵框管(62)、下横框管(64)、前玻璃(65)和后玻璃(66),上横框管(61)的右端与右纵框管(62)的上端之间通过一框条第一转角连接件Ⅰ(1)插嵌连接,上横框管(61)的左端与左纵框管(63)的上端之间、左纵框管(63)的下端与下横框管(64)的左端之间以及右纵框管(62)的下端与下横框管(64)的右端之间各通过一框条第二转角连接件Ⅱ(7)插嵌连接,前玻璃(65)以及后玻璃(66)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分别设置在上横框管(61)、左纵框管(6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包括一窗体(6)、一转角座(2)和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辊(3),窗体(6)包括上横框管(61)、左纵框管(63)、右纵框管(62)、下横框管(64)、前玻璃(65)和后玻璃(66),上横框管(61)的右端与右纵框管(62)的上端之间通过一框条第一转角连接件Ⅰ(1)插嵌连接,上横框管(61)的左端与左纵框管(63)的上端之间、左纵框管(63)的下端与下横框管(64)的左端之间以及右纵框管(62)的下端与下横框管(64)的右端之间各通过一框条第二转角连接件Ⅱ(7)插嵌连接,前玻璃(65)以及后玻璃(66)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分别设置在上横框管(61)、左纵框管(63)、右纵框管(62)以及下横框管(64)的前侧和后侧并且在该前玻璃(65)与后玻璃(66)的四周边缘之间的空间内嵌置有密封胶条,所述框条第一转角连接件Ⅰ(1)由一第一转角连接件横臂Ⅰ(11)与一第一转角连接件纵臂Ⅰ(12)构成为L字形的构造,并且第一转角连接件横臂Ⅰ(11)与上横框管(61)的右端插嵌固定,而第一转角连接件纵臂Ⅰ(12)与所述右纵框管(62)的上端插嵌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座(2)在对应于所述第一转角连接件横臂Ⅰ(11)与第一转角连接件纵臂Ⅰ(12)的交界部位与所述框条第一转角连接件Ⅰ(1)构成一体结构,并且在该转角座(2)的上部构成有一帘片翻转轴支承机构(21),而在转角座(2)的下部构成有一底部与外界相通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辊腔(22),在该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辊腔(22)的彼此面对面的腔壁上并且在分别对应于所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辊(3)的前端以及后端的位置各构成有一过渡辊端部探入槽(221),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辊(3)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辊腔(22)内并且该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辊(3)的前端以及后端各探入所述过渡辊端部探入槽(22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在对应于所述帘片翻转轴支承机构(21)的位置转动地支承有一翻转轮轴(4)和一翻转轮轴联动与释放机构(5),在翻转轮轴(4)上并且位于翻转轮轴(4)的右端固定有一翻转轮(41),翻转轮轴联动与释放机构(5)与翻转轮轴(4)相配合,并且在该翻转轮轴联动与释放机构(5)的左端插嵌连接有一帘片翻转轴(10)的右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帘片翻转轴支承机构(21)包括第一支承板Ⅰ(211)、第二支承板Ⅱ(212)和第三支承板Ⅲ(213),第一支承板Ⅰ(211)构成于所述转角座(2)的左侧,并且在该第一支承板Ⅰ(211)的前侧上部构成有一第一支承板腔Ⅰ(2111),第二支承板Ⅱ(212)以纵向平行于第一支承板Ⅰ(211)的状态构成于转角座(2)的居中位置,并且在该第二支承板Ⅱ(212)的前侧上部构成有一第二支承板腔Ⅱ(2121),第三支承板Ⅲ(213)在纵向平行于第二支承板Ⅱ(212)的状态下直接构成于所述第一转角连接件纵臂Ⅰ(12)的左侧并且在该第三支承板Ⅲ(213)的前侧上部构成有一第三支承板腔Ⅲ(2131),第一支承板腔Ⅰ(2111)、第二支承板腔Ⅱ(2121)以及第三支承板腔Ⅲ(2131)自左向右彼此对应,并且第一支承板Ⅰ(211)与第二支承板Ⅱ(21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前侧不封闭的翻转轮轴左轴体腔(214),而第二支承板Ⅱ(212)与第三支承板Ⅲ(213)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前侧不封闭的翻转轮腔(215),所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过渡辊腔(22)对应于所述翻转轮轴左轴体腔(214)的下方,所述翻转轮轴(4)的中部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第二支承板腔Ⅱ(2121)内,而右端转动地支承在第三支承板腔Ⅲ(2131)内,翻转轮轴(4)的左端对应于所述的翻转轮轴左轴体腔(214)内,所述的翻转轮(41)对应于所述翻转轮腔(215)内;所述翻转轮轴联动与释放机构(5)在翻转轮轴左轴体腔(214)内与翻转轮轴(4)相配合,该翻转轮轴联动与释放机构(5)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第一支承板腔Ⅰ(2111)内,并且该翻转轮轴联动与释放机构(5)的左端伸展到所述第一支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东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诚百叶窗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