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磁驱动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622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11
一种电动磁驱动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属于遮阳中空玻璃制品领域。包括窗体,窗体包括内框体、内玻璃和外玻璃;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设在上横框条腔内,百叶帘设在所述百叶帘腔内;特点:还包括外置式磁柱主动传动机构、内置式磁柱从动传动机构、外置式驱动电机、内置式扭矩增大机构、挂置架和遥控操作机构,外置式磁柱主动传动机构设在内玻璃背对外玻璃的一侧,并与内置式磁柱从动传动机构磁性吸合,外置式驱动电机与外置式磁柱主动传动机构连接,内置式扭矩增大机构设在上横框条腔内,挂置架与外置式磁柱主动传动机构配合,遥控操作机构包括信号接收器和信号发射器。操作轻便、省力;避免挤占采光面积;避免非正常窜动;增进适应性。增进适应性。增进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磁驱动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0001]本技术属于遮阳中空玻璃制品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磁驱动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技术介绍

[0002]前述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主要指但并非绝对限于指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以下同),例如还有多层如三玻璃两腔如中国专利CN105041268B和CN10504169B等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具有不言而喻的以下长处:隔热性好而得以体现建筑物的节能;隔音性能优异而得以避免外界喧嚣噪声之袭扰;防结露凝霜而得以确保室内光线充足并且体现期望的亮丽效果;通过对百叶窗的帘片的偏转角度即翻转角度调节而得以获得所需的室内采光要求并且保护隐私;免受尘杂沾污百叶帘帘片(习惯简称“帘片”)而得以体现优异的免清洁效果;对建筑物具有理想的点缀性而得以提升建筑物的档次;抗冲击性强、安全性好并且使用寿命长而得以满足高层建筑的安装要求以及满足极致的长期使用免维护要求,等等。
[0003]在公开的中外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关于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技术信息,如CN2564620Y(内置百叶窗帘的中空玻璃)、CN2666624Y(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666625Y(结构改进的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656696Y(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232968Y(在双层玻璃内设有横向百叶窗的整体式门窗扇)、CN2296952Y(磁驱动式加层伸缩帘幕)、CN2326618Y(全封闭式百叶窗)、CN100535368C(结构改良的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102444362A(一种内设遮阳中空百叶帘),CN105064896B(单操控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CN105041168B(结构简化的节能型多层中空玻璃百叶窗)、CN105041160B(非磁铁驱动式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CN105041162B(珠链驱动式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CN109538096A(百叶帘腔与外界压力平衡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CN109538097A(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用的百叶帘防下溜装置)、CN109441323A(能防止百叶窗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和CN109488189A(能防止玻璃内吸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国外专利如US20021896681A、1US2004211528A、US2015159431A1、GB661685A、EP2369121A2、EP1542054A1和W003061082A等等,等等。
[0004]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共同特点是:利用手驱动操作实现帘片的翻转与百叶帘的升降,即由手动操作机构通过手动操作实现帘片的翻转与百叶帘的升降。前述手动操作机构的结构体系的部件包括内操控器和外操控器,由于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内玻璃背对外玻璃一侧的外操控器隔着内玻璃与设置在内玻璃与外玻璃之间的内操控器磁性吸合在一起,又由于对应于内操控器上方的翻转轴驱动装置与帘片翻转及百叶帘升降执行机构的结构体系的翻转轴连接,还由于帘片翻转牵引绳与内操控器、翻转轴驱动装置的结构体系的绕绳轮以及对应于内操控器的下方的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装置连结,因而当使用者向上或向下拨移外操控器时,由外操控器带动内操控器相应上下位移,从而由内操控器带动帘片翻转牵引绳,由帘片翻转牵引绳带动前述翻转轴驱动装置的结构体系的绕
绳轮,由于前述翻转轴与绕绳轮插固,因而由绕绳轮带动帘片翻转及百叶帘升降执行机构运动,使帘片依需翻转或使百叶帘依需升降。
[0005]由上述说明可知:若要使百叶帘的帘片翻转一定角度而满足室内的采光要求以及依需使百叶帘向上升起或下降,都必须由使用者向上或向下拨移前述的外控制器来实现,这种结构带来的操作模式成了广大使用者普遍默认并接受的模式,但是这种操作模式客观上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其一,如果前述的内外操控器彼此隔着内玻璃吸合的吸合力与位于内、外玻璃之间的百叶帘的质量(重量)有失匹配,例如吸合力过小,则会产生非正常滑动而无法使百叶帘可靠地保持在期望的上升位置,反之,则会使操作费力并且盲目地增大内、外操控器的成本,因为增加价格相对昂贵的永久磁铁的数量和/或增大永久磁铁的体积必然会显著提高成本;其二,只要存在手动拨移外操控器的情形,那么相对而言是费力的,尤其是百叶帘的幅面宽度愈大,百叶帘的整体重量便愈重,内、外操控器相互吸合的磁吸合力愈强,这对于体弱者如未成年人及年迈者而言是十分尴尬或称为难的;其三,一旦内操控器出现诸如变位、变形、卡滞之类的影响滑动的情形,那么修理是相当麻烦的,需要由生产厂商或原始安装方或专业人员上门修理,并且修理通常需要卸除内玻璃,工程量大、花费时间长、支付费用高,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使用者往往不愿维修而凑合着使用,从而使其成了摆设乃至成了累赘;其四,由于需要为内操控器提供滑动通道,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采光面积。
[0006]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110513023A推荐的“电动旋转磁传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由于采用了外置的磁传动电动操控器以及腔内的从动磁传动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申请人在上面所讲的诸欠缺,但是该专利申请仍然存在如下缺憾:一是由于该专利在其说明书第0029段中教导了在电机上设置专门的定位槽、棱,从而使电机定位在壳体(专利称“壳座”)内,因而由于电机的结构相对复杂,不论是对于电机的制造商而言还是对中空内置百叶窗的生产厂商而言都是比较麻烦的,并且电机结构的复杂会提高电机的成本;二是由于未给出在使用状态下如何使壳体携(即连同)安装其内的电机、非金属隔离物及磁柱等等与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内玻璃合理固定的启示,因为仅凭外置的磁传动电动控制器的前述磁柱(即外磁柱)在对应于腔内的从动磁传动件的结构体系的磁柱(即内磁柱)的磁力吸合是不够完善的,例如一旦受到非正常的外在因素冲击或碰撞而使外置的磁传动控制器产生偏移乃至脱落时,则会影响两者的重新配合效果,尤其是对于使用者,往往会产生不知所措的问题。
[0007]已有技术中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除了上述不足外,还存在令业界困惑的如下技术问题:由于现代窗户的尺寸如宽度相对较大并且有着继续增大的趋势,从而使窗体以及与之配套的百叶帘的宽度(也可称“门幅”)也相应增大,于是如上述CN110513023A所述的磁传动电动控制器的结构体系的电机体积及其功率必然增大,在增大电机和功率的情况下还需同时增大和增加磁柱的直径和数量,从而一方面导致整个外置的磁传动电机控制器的体积增大,另一方面会显著提高制造成本而有失经济性。鉴于前述,仍有必要加以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以非接触的遥控操作模式取代传统的直
接上下拨动操控器的原始操作模式而得以体现操作轻便与省力并且对操作者的体能无挑剔、有利于使内置式磁柱主动传动机构以及内置式磁柱从动传动机构在工作时在原位置转动而无需上下或左右移动而得以省去腔内的滑道并且避免挤占采光面积、有益于在简化电机结构的前提下将电机可靠地安装并定位而得以体现制造与装配的方便效果、有便于将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磁驱动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包括一窗体(6),该窗体(6)包括内框体(61)、内玻璃(62)和外玻璃(63),内玻璃(62)与外玻璃(63)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分别设置在内框体(61)的前后侧,该内玻璃(62)以及外玻璃(63)的四周边缘部位探出内框体(61)朝向外的一侧表面而构成有一胶条腔,由胶条在胶条腔内将内玻璃(62)以及外玻璃(63)的相向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连同内框体(61)的四周朝向外的一侧表面粘固在一起,内玻璃(62)与外玻璃(63)之间并且在对应于由内框体(61)围合的中空区域构成为百叶帘腔(64),内框体(61)具有一上横框条(611),该上横框条(611)位于百叶帘腔(64)的顶部,在该上横框条(611)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腔口朝向所述内玻璃(62)的上横框条腔(6111);一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和一百叶帘(10),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设置在所述上横框条腔(6111)内,百叶帘(10)设置在所述百叶帘腔(64)内并且该百叶帘(10)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101)以及帘片翻转梯绳(102)引入上横框条腔(6111)内与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外置式磁柱主动传动机构(1)、一内置式磁柱从动传动机构(2)、一外置式驱动电机(3)、一内置式扭矩增大机构(4)、一挂置架(5)和一遥控操作机构(7),外置式磁柱主动传动机构(1)设置在所述内玻璃(62)背对所述外玻璃(63)的一侧,该外置式磁柱主动传动机构(1)与设置在所述上横框条腔(6111)内的内置式磁柱从动传动机构(2)相对应并且隔着所述内玻璃(62)相互磁性吸合,外置式驱动电机(3)与外置式磁柱主动传动机构(1)连接,内置式扭矩增大机构(4)设置在所述上横框条腔(6111)内并且与所述内置式磁柱从动传动机构(2)连接,挂置架(5)与所述外置式磁柱主动传动机构(1)相配合并且挂着在所述内玻璃(62)上,遥控操作机构(7)包括一信号接收器(71)和一信号发射器(72),信号接收器(71)设置在所述内玻璃(62)上并且与所述外置式驱动电机(3)电气连接,信号发射器(72)与信号接收器(71)无线连接并且伴随于所述窗体(6)设置,所述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与所述内置式扭矩增大机构(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磁驱动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式磁柱主动传动机构(1)包括外置式前壳体(11)、外置式后壳体(12)、主动磁柱装置(13)、壳体上连结板(14)、壳体下连结板(15)和外护罩(16),主动磁柱装置(13)转动地设置在外置式前壳体(11)与外置式后壳体(12)之间,并且该外置式前壳体(11)以及外置式后壳体(12)的长度方向的上部与壳体上连结板(14)朝向下的一侧的长度方向插嵌配合,而外置式前壳体(11)以及外置式后壳体(12)的长度方向的下部与壳体下连结板(15)朝向上的一侧的长度方向插嵌配合,壳体上连结板(14)以及壳体下连结板(15)连同所述外置式前壳体(11)、外置式后壳体(12)以及所述主动磁柱装置(13)以插嵌方式设置在外护罩(16)的外护罩腔(161)内;所述主动磁柱装置(13)隔着所述内玻璃(62)与设置在所述上横框条(611)的上横框条腔(6111)内的所述内置式磁柱从动传动机构(2)相互磁性吸合,并且在其带动内置式磁柱从动传动机构(2)转动时由内置式磁柱从动传动机构(2)带动所述的内置式扭矩增大机构(4);所述外置式驱动电机(3)与所述主动磁柱装置(13)的左端连接,并且该外置式驱动电机(3)设置在外置式前壳体(11)与外置式后壳体(12)的左端之间;所述挂置架(5)与所述壳体上连结板(14)的长度方向的后侧相配合;所述遥控操作机构(7)的信号接收器(71)在对应于所述外护罩(16)的左端的位置与所述外置式驱动电机(3)电气连接;所述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在所述上横框条腔(6111)内的位置位于上横框条腔(6111)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所述百叶帘(10)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101)以及帘片翻转梯绳(102)的上
端途经上横框条腔(6111)的腔底壁由下向上引入上横框条腔(611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磁驱动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置式前壳体(11)朝向所述外置式后壳体(12)一侧长度方向的上部以及长度方向的下部各以间隔状态构成有前壳体卯(111),并且在外置式前壳体(11)朝向上的一侧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前壳体上插嵌凸条(112),而在外置式前壳体(11)朝向下的一侧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前壳体下插嵌凸条(113);在所述外置式后壳体(12)朝向所述外置式前壳体(11)一侧的长度方向的上部以及长度方向的下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前壳体卯(111)的位置各以间隔状态构成有后壳体榫(121),该后壳体榫(121)与所述前壳体卯(111)榫卯配合,并且在外置式后壳体(12)朝向上的一侧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后壳体上插嵌凸条(122),而在外置式后壳体(12)朝向下的一侧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后壳体下插嵌凸条(123);所述前壳体上插嵌凸条(112)以及后壳体上插嵌凸条(122)彼此配合并且与所述壳体上连结板(14)朝向下的一侧插嵌配合,所述前壳体下插嵌凸条(113)以及后壳体下插嵌凸条(123)彼此配合并且与所述壳体下连结板(15)朝向上的一侧插嵌配合;所述的主动磁柱装置(13)转动地设置在构成于外置式前壳体(11)的右端的前壳体磁柱腔(114)与构成于外置式后壳体(12)的右端的后壳体磁柱腔(124)共同配合而形成的腔体内;所述外置式驱动电机(3)设置在构成于外置式前壳体(11)的左端的前壳体电机腔(116)与构成于外置式后壳体(12)的左端的后壳体电机腔(126)共同配合而形成的腔体内;所述外置式后壳体(12)的后侧隔着所述内玻璃(62)与带动所述内置式扭矩增大机构(4)动作的所述内置式磁柱从动传动机构(2)相对应;所述挂置架(5)的横截面形状呈倒置的L字形;在用于驱使所述百叶帘(10)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101)以及帘片翻转梯绳(102)动作的所述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上配设有一定位器(9),所述遥控操作机构(7)的信号接收器(71)的工作由信号接收器电源支持;所述定位器(9)由线路与所述信号接收器(71)电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磁驱动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上连结板(14)朝向下的一侧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上插嵌凸条配合槽(141),而在所述壳体下连结板(15)朝向上的一侧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下插嵌凸条配合槽(151),所述前壳体上插嵌凸条(112)以及后壳体上插嵌凸条(122)在彼此配合的状态下与所述上插嵌凸条配合槽(141)插嵌配合,所述前壳体下插嵌凸条(113)以及后壳体下插嵌凸条(123)在彼此配合的状态下与所述下插嵌凸条配合槽(151)插嵌配合;所述前壳体上插嵌凸条(112)与所述后壳体上插嵌凸条(122)彼此配合后的横截面形状呈燕尾形,所述前壳体下插嵌凸条(113)与所述后壳体下插嵌凸条(123)彼此配合后的横截面形状呈燕尾形,所述上插嵌凸条配合槽(141)以及下插嵌凸条配合槽(151)的横截面同样呈燕尾形;在所述壳体上连结板(14)朝向上的一侧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凸起于壳体上连结板(14)的上表面的壳体上连结板定位卡条(142),在所述壳体下连结板(15)朝向下的一侧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凸起于壳体下连结板(15)的下表面的壳体下连结板定位卡条(152),在所述外护罩(16)的外护罩腔(161)的顶壁上并且循着顶壁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壳体上连结板定位卡条槽(1611),而在外护罩腔(161)的底壁上并且循着底壁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壳体下连结板定位卡条槽(1612),所述壳体上连结板定位卡条(142)与壳体上连结板定位卡条槽(1611)卡配,而所述壳体下连结板定位卡条(152)与壳体下连结板定位卡条槽(1612)卡配;在所述壳体上连结板(14)的长度方向的后侧构成有一挂置架插嵌槽(143),在所述挂置架(5)的下部并且沿着挂置架(5)
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挂置架凸条(51),该挂置架凸条(51)与挂置架插嵌槽(143)插嵌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磁驱动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置式前壳体(11)的前壳体磁柱腔(114)的右端端部构成有一前壳体右支承轴承腔(1141),而在所述外置式后壳体(12)的后壳体磁柱腔(124)的右端端部构成有一后壳体右支承轴承腔(1241),前壳体右支承轴承腔(1141)与后壳体右支承轴承腔(1241)彼此对应;在外置式前壳体(11)的前壳体磁柱腔(114)的左端构成有一前壳体左支承轴承腔(1142),而在外置式后壳体(12)的后壳体磁柱腔(124)的左端构成有一后壳体左支承轴承腔(1242),前壳体左支承轴承腔(1142)与后壳体左支承轴承腔(1242)彼此对应;在所述外置式前壳体(11)的左端端面的后侧构成有一前壳体电机导线让位腔(117),在所述外置式后壳体(12)的左端端面的前侧并且在对应于前壳体电机导线让位腔(117)的位置构成有一后壳体电机导线让位腔(127),前壳体电机导线让位腔(117)与后壳体电机导线让位腔(127)共同配合而构成为电机电源线引入孔;设置在由前述前壳体电机腔(116)与后壳体电机腔(126)共同配合而形成的腔体内的所述外置式驱动电机(3)通过电机电源线(31)与所述的信号接收器(71)电气连接;在所述外护罩(16)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电机电源线引入孔的位置开设有一外护罩电机电源线让位腔(162);所述内置式磁柱从动传动机构(2)包括一从动磁柱装置安装架(21)和一从动磁柱装置(22),从动磁柱装置安装架(21)在对应于所述外置式后壳体(12)的位置设置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内,从动磁柱装置(22)设置在从动磁柱装置安装架(21)上,所述内置式扭矩增大机构(4)设置在所述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的右端与所述从动磁柱装置(22)的左端之间并且与从动磁柱装置(22)连接,由该内置式扭矩增大机构(4)带动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而使该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带动所述百叶帘(10)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101)以及帘片翻转梯绳(102);所述定位器(9)位于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的中部;在所述上横框条(611)的上横条腔(6111)的腔底壁上开设有翻转轴支承座插嵌槽(61112),所述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与该翻转轴支承座插嵌槽(61112)插嵌固定;所述信号接收器电源为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提供的电源、干电池电源、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诚百叶窗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