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硫菌灵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02372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药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甲基硫菌灵的合成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甲基硫菌灵的合成方法,将异硫氰基甲酸甲酯的丙酮溶液滴加至邻苯二胺的丙酮‑乙腈溶液中,保温反应,然后降温析晶,得到甲基硫菌灵晶体,少量异硫氰基甲酸甲酯与大量邻苯二胺接触,增加了异硫氰基甲酸甲酯与邻苯二胺的接触面积,避免了常规将邻苯二胺滴加至异硫氰基甲酸甲酯中分子接触不均匀的问题,使得反应过程更加可控,不会存在冲料现象;丙酮和乙腈为强极性溶剂,将邻苯二胺溶解在丙酮‑乙腈混合溶剂中,并控制丙酮和乙腈的体积比为100:(11~15),改善了邻苯二胺溶解度,增加了异硫氰基甲酸甲酯与邻苯二胺接触时间,反应更加完全,提高了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甲基硫菌灵的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甲基硫菌灵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甲基硫菌灵,化学名为1,2-二-(3-甲氧羰基-2-硫脲基)苯,商品名为甲基托布津,其纯品为白色结晶,熔点为172℃(分解),几乎不溶于水、苯、二甲苯、乙醚,溶于甲醇、丙酮、氯仿,易溶于乙腈和二甲基甲酰胺,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不稳定,对光稳定、低毒,具有高效、光谱和内吸等特点,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甲基硫菌灵药剂在植物体内转化为多菌灵而起杀菌作用,其作用机制为干扰病原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影响细胞分裂,广泛应用于禾谷类、蔬菜、果树和其它经济作物病害的防治。甲基硫菌灵是通过异硫氰基甲酸甲酯和邻苯二胺反应制备得到,一般是将邻苯二胺悬浊液滴加至异硫氰基甲酸甲酯溶液中,但由于邻苯二胺在悬浊液并不能完全溶解,在滴加邻苯二胺时反应剧烈,易出现冲料现象而堵塞加料管道,而且也会影响反应进度,严重制约了产能的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甲基硫菌灵合成过程中存在冲料现象和反应不充分的缺陷,从而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甲基硫菌灵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异硫氰基甲酸甲酯的丙酮溶液滴加至邻苯二胺的丙酮-乙腈溶液中,65~70℃保温反应50~70min,降温析晶,过滤并洗涤,得到甲基硫菌灵晶体,收集第一母液;/n(2)将所述第一母液继续降温,过滤得到第二母液,蒸馏,得到丙酮-乙腈溶剂;/n其中,步骤(1)中,异硫氰基甲酸甲酯和邻苯二胺加料摩尔比为1:(0.47~0.49),丙酮-乙腈溶液中丙酮和乙腈的体积比为100:(11~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甲基硫菌灵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异硫氰基甲酸甲酯的丙酮溶液滴加至邻苯二胺的丙酮-乙腈溶液中,65~70℃保温反应50~70min,降温析晶,过滤并洗涤,得到甲基硫菌灵晶体,收集第一母液;
(2)将所述第一母液继续降温,过滤得到第二母液,蒸馏,得到丙酮-乙腈溶剂;
其中,步骤(1)中,异硫氰基甲酸甲酯和邻苯二胺加料摩尔比为1:(0.47~0.49),丙酮-乙腈溶液中丙酮和乙腈的体积比为100:(1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基硫菌灵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异硫氰基甲酸甲酯的丙酮溶液滴加方式为:
先将所述邻苯二胺的丙酮-乙腈溶液加热至57~60℃,先滴加占总量体积1/4的所述异硫氰基甲酸甲酯的丙酮溶液,滴加时间控制50~70min,滴加结束后搅拌反应15~25min;然后将反应体系升温至65~70℃,滴加剩余的所述异硫氰基甲酸甲酯的丙酮溶液,滴加时间控制110~130min,搅拌保温反应50~7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甲基硫菌灵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降温析晶方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思雨张贤振蒋磊李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