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河道清出底泥消解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021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道清出底泥消解的方法,涉及河道治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使用生物酶制剂对河道清出的底泥进行消解,生物酶制剂中的生物酶将底泥中的有机质分解成化合物,生物酶制剂中的生物混合菌剂分解所述化合物,产生的热量使底泥中的含水量达到处理要求值,完成对河道清出底泥消解。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快速降解底泥中的有机污染物,以提高污染物降解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河道清出底泥消解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河道治理
,涉及一种用于河道清出底泥消解的方法。
技术介绍
因水利、地表水水质提升等工程的需求,不断有河道、湖泊等地表水底泥被清出水底。底泥是水中污染物的收集体,水体中大量的污染物会富集在底泥中,水污染物往往来自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除了常规污染物外,其中常常含有很多难以被微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如木质素、纤维素、表面活性剂等,这些污染物均会通过沉降、吸附等作用沉积在底泥中。因此,如果不对清出底泥进行有效处理,其富集的污染物会在填埋、焚烧等过程中,污水土壤、地下水或空气等。底泥中的污染物通常具有密度大、易吸附等特点,因此在底泥中各种污染物质通过化学作用或物理作用吸附在一起,甚至相互包裹,为后续的污染物处理带来极大的困难,从而降低了污染物降解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河道清出底泥消解的方法,可快速降解底泥中的有机污染物,以提高污染物降解效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河道清出底泥消解的方法,包括:使用生物酶制剂对河道清出的底泥进行消解,生物酶制剂中的生物酶将底泥中的有机质分解成化合物,生物酶制剂中的生物混合菌剂分解所述化合物,产生的热量使底泥中的含水量达到处理要求值,完成对河道清出底泥消解。进一步地,所述生物酶制剂包括:生物酶和生物混合菌剂;所述生物酶包括:木质素酶,所述生物混合菌剂包括:光合菌和施氏假单胞菌。进一步地,所述生物混合菌剂,还包括:反硝化菌、酵母菌、硝化菌和乳酸菌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地,步骤1、获取待处理底泥,提供处理工艺所需环境温度;步骤2、取所需生物酶制剂,加水稀释;步骤3、将稀释后的生物酶制剂与待处理底泥翻抛摇匀,并形成堆体;步骤4、检测所述待处理底泥中的含水量和温度,在所述待处理底泥中的含水量和温度均达到处理要求时,确定所述待处理底泥消解完成。进一步地,分别对各菌群进行预培养,并筛选出各所述菌群对应的活性最强的菌株;以所述活性最强的菌株为母株在培养基中分别将各菌群培养至饱和状态;将各所述培养基中的菌群混合制得所述生物混合菌剂。进一步地,在混合培养过程中向混合菌群加入果寡糖,混合菌群与果寡糖的质量比为(10~13):1,在29~31℃条件下培养至有效活菌总数至不低于37亿cfu/克。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处理工艺所需环境温度为5℃以上。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在所述待处理底泥的含水率为85%~90%时,每吨待处理底泥所需的生物酶制剂使用量t满足:250g≤t≤300g。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底泥中有机质含量低于600g/kg时,形成堆体后,无需翻抛,发酵过程中,各菌群持续繁殖使堆体内温度上升。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底泥中有机质含量高于600g/kg时,形成堆体后,无需翻抛,发酵过程中,补充生物酶制剂后翻抛混匀,各菌群持续繁殖使堆体内温度上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河道清出底泥消解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减少底泥水分,并促进有益菌群的加速繁殖快速,使之占据反应环境内的优势生态位,通过改变反应环境的pH、氧气浓度及温度等,抑制硫化菌、乳杆菌等有害细菌的产生并杀死虫卵,大幅度降低底泥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2、利用木质素酶破坏木质素类物质如木本植物的枝、干或皮对污染物的吸附和包裹,为光合菌和施氏假单胞菌分解有机物提供有利条件。3、利用光合菌和施氏假单胞菌的组合提高有机物的分解效率。4、通过选择生存能力强的菌群,并以活性最强的菌株作为母株,再加上生物酶的配合,使得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菌群可以对污泥中的微生物存在压倒性优势,从而通过生物竞争的方式除去污泥中的有害细菌群。本专利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的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具体实施方式河道清出的底泥通常会用于园艺工程,例如做腐殖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是一旦河道清出的底泥被污染,在去污过程中,必然增加河道底泥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河道清出底泥消解的方法,利用生物酶制剂去污的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会产生大量热量,2~4天内提高底泥堆体内温度至55℃~65℃,使得河道底泥的水分在短时间内能够快速蒸发,以实现在去除污染的同时,降低底泥含水率至35%以下,同时可抑制病原菌等嗜温菌的生长。作为示例,本专利技术给出如下说明实施例用于说明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酶制剂净化河道底泥的具体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使用的生物酶制剂为实施例3~5中的任意一个。在底泥有机质含量高于150g/kg时,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酶制剂对高污染底泥进行发酵,具体地,控制待处理底泥含水率在70%~90%,工艺环境温度在5℃以上,混合比例200~300g(生物酶制剂)每吨底泥(含水率85%~90%),发酵时长约10~15天;若底泥有机质含量低于150g/kg,可与秸秆等混合,达到有机质含量不低于300g/kg,再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酶制剂进行发酵。若底泥有机质含量高于600g/kg,需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酶制剂对低污染底泥进行多次循环二至三次发酵。具体地,控制初始底泥含水率在85%~90%,进行一个周期的发酵,其中,发酵周期为7~15天。一个周期完成后,检测底泥中的含水量,如果含水量没有达到预设值,例如35%,按照300g/吨向底泥中补充生物酶制剂及适量水分,保持发酵堆含水率不低于65%,翻抛均匀后再继续进行下一个发酵周期,直至底泥含水量低于35%。通常使河道清出底泥中的有机氮、蛋白质、纤维素以及脂肪类等大分子可生化有机污染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或无机物,并抑制有害菌滋长,之后可根据实际需要,混拌细砂、普通土壤等,用作园艺种植,或土壤改良。实施例1对应于底泥有机质含量高于150g/kg的情况,实施例2对应于有机质含量高于600g/kg。而底泥有机质含量低于150g/kg的情况需要加秸秆等能提供有机质的材料,后续步骤可参考实施例1。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河道清出底泥消解的方法,其中底泥有机质含量高于150g/kg,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待处理底泥含水率为83%,有机质含量为447g/kg,工艺环境温度12℃。步骤2、将生物酶制剂以适当水量稀释为液态(无稀释浓度要求),按每吨底泥加入250g生物酶制剂(干粉质量)的比例,采用常规器械,将底泥与生物酶制剂翻抛混匀,后制成高1.1米,宽0.6米的堆体。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生物混合菌剂包括:光合菌和施氏假单胞菌,为了更好地配合光合菌和施氏假单胞菌对有机物的分解,微生物菌还包括:反硝化菌、酵母菌、硝化菌和乳酸菌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微生物菌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清出底泥消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使用生物酶制剂对河道清出的底泥进行消解,生物酶制剂中的生物酶将底泥中的有机质分解成化合物,生物酶制剂中的生物混合菌剂分解所述化合物,产生的热量使底泥中的含水量达到处理要求值,完成对河道清出底泥消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清出底泥消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用生物酶制剂对河道清出的底泥进行消解,生物酶制剂中的生物酶将底泥中的有机质分解成化合物,生物酶制剂中的生物混合菌剂分解所述化合物,产生的热量使底泥中的含水量达到处理要求值,完成对河道清出底泥消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酶制剂包括:生物酶和生物混合菌剂;所述生物酶包括:木质素酶,所述生物混合菌剂包括:光合菌和施氏假单胞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混合菌剂,还包括:反硝化菌、酵母菌、硝化菌和乳酸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获取待处理底泥,提供处理工艺所需环境温度;
步骤2、取所需生物酶制剂,加水稀释;
步骤3、将稀释后的生物酶制剂与待处理底泥翻抛摇匀,并形成堆体;
步骤4、检测所述待处理底泥中的含水量和温度,在所述待处理底泥中的含水量和温度均达到处理要求时,确定所述待处理底泥消解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生物混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分别对各菌群进行预培养,并筛选出各所述菌群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斌刘环路璐徐瑞万松李文婕熊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