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污染物去除装置和去除水中纳米污染物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021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中污染物去除装置,该水中污染物去除装置包括具有过滤腔的壳体(100)和设置于所述过滤腔中的过滤模块(200),所述过滤腔包括入口部(110)、过滤部(120)和出口部(130),所述过滤部(120)设置于所述入口部(110)和所述出口部(130)之间,所述过滤模块(200)设置于所述过滤部(120),所述入口部(110)设置有入口,所述出口部(130)设置有出口,其中,所述过滤模块(200)包括导电材料碎屑填充部(230)。上述方案能够解决水中纳米污染物去除效率低以及去除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去除水中纳米污染物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中污染物去除装置和去除水中纳米污染物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水中污染物去除装置和去除水中纳米污染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为应对越来越复杂的水污染问题,各种新材料不断应用到污水处理与净化领域。在众多的水处理材料中,纳米材料以其优越的性能,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纳米材料在水处理应用的过程中,会残留一部分在水中,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污染,进而威胁人类的人体健康。这些纳米材料的残存物质大多以纳米颗粒物和纳米胶体的形式存在于水中,这些纳米颗粒物和纳米胶体的直径一般在1纳米至100纳米之间。这些纳米颗粒物和纳米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水中的纳米颗粒物和纳米胶体虽然含量不高,但极易被人体吸收,并引起致癌、致畸、致毒等后果,对外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长期的潜在威胁。目前,对于水中的纳米颗粒物和纳米胶体的去除,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向水中添加混凝药物,使得纳米颗粒物和纳米胶体混凝沉淀;第二种,利用反渗透膜分离法。然而,第一种方法对纳米颗粒物和纳米胶体的去除率通常在30~50%左右,去除效果较差,第二种方法对纳米颗粒物和纳米胶体的去除率通常在80~90%左右,但反渗透膜分离法的使用成本较高,难以适用于于大水量的处理。因此,亟须开发一种经济可行的高效去除水中残留的纳米颗粒物和纳米胶体物质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中污染物去除装置,以解决水中纳米污染物去除效率低以及去除成本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水中污染物去除装置,包括具有过滤腔的壳体和设置于所述过滤腔中的过滤模块,所述过滤腔包括入口部、过滤部和出口部,所述过滤部设置于所述入口部和所述出口部之间,所述过滤模块设置于所述过滤部,所述入口部设置有入口,所述出口部设置有出口,其中,所述过滤模块包括导电材料碎屑填充部。一种去除水中纳米污染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待去除纳米污染物的污染水以预定流量和预定压力输送至根据上文所述的水中污染物去除装置中,所述污染水中的纳米污染物能够在所述导电材料碎屑填充部中被过滤和吸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水中污染物去除装置中,过滤模块中的导电材料碎屑填充部能够过滤和吸附污染水中的污染物,并且导电材料碎屑还能够与污染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原电池,使得污染水中污染物荷电,从而促进污染水中的污染物团聚、凝结形成较大的团聚物,提高过滤模块的过滤效果,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能够效果去除污染水中的污染物,特别是对于难以去除的纳米污染物。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水中污染物去除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水中污染物去除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水中污染物去除装置的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壳体,110-入口部,120-过滤部,130-出口部,140-下部法兰件,150-上部法兰件,200-过滤模块,210-第一网状件,220-第二网状件,230-导电材料碎屑填充部,231-条状铁屑,300-入水管,400-出水管,500-冲洗水管,600-排渣口,610-排渣阀,700-支架,800-纳米颗粒物或纳米胶体,900-纳米团聚物。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水中污染物去除装置,参见图1至图3,该水中污染物去除装置包括具有过滤腔的壳体100和设置于过滤腔中的过滤模块200。过滤腔包括入口部110、过滤部120和出口部130,过滤部120设置于入口部110和出口部130之间,过滤模块200设置于过滤部120,入口部110设置有入口,出口部130设置有出口。需要去除污染物的污染水通过入水管300输送至入口,然后从入口进入入口部110,然后再进入过滤部120,通过过滤部120中过滤模块200过滤后进入出口部130,然后从出口排出至出水管400,出水管400可连接至后续用水设备或者后续水处理设备。过滤模块200包括导电材料碎屑填充部230,导电材料碎屑填充部230能够截留、过滤和吸附污染水中的污染物,并且导电材料碎屑还能够与污染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原电池,使得污染物荷电,从而促进污染物团聚、凝结形成较大的团聚物,进一步提高过滤模块200的过滤效果。该水中污染物去除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能够效果去除污染水中的污染物,特别是对于难以去除的纳米污染物。导电材料碎屑填充部230中的导电材料的类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选择,例如,铜屑、铝屑、石墨屑等。可选地,导电材料碎屑填充部230为铁屑填充部。铁屑使用成本低,易于形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的碎屑,且活泼性相对较强,易于与污染水发生反应。铁屑填充部中的铁屑的形状、尺寸和填充密度可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适当的选择。可选地,参见图3,铁屑填充部包括条状铁屑231,便于拦截污染水中的污染物。进一步地,条状铁屑231中的至少部分为弧形铁屑,有助于使得被拦截的污染物聚结成团。其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条状铁屑231的长度为0.5厘米至5厘米,宽度为0.2厘米至5厘米,厚度为0.1厘米至0.5厘米,使得条状铁屑231能够以较为适当的密度堆叠在一起,既能够有效拦截污染水中的污染物,又能够使得水流以适当的速度通过过滤模块200。此外,上述铁屑优选为无油无锈的优质铁屑,避免造成二次污染,例如,铁屑成分为:碳2.81%,硅1.425%,锰0.57%,硫0.166%,磷0.061%,铁94%。并且,为了降低该水中污染物去除装置的使用成本,优选满足使用需求的废铁屑。导电材料碎屑可通过任意适当的方式聚集在一起,例如,导电材料碎屑粘结在一起。参见图1,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过滤模块200包括第一网状件210和第二网状件220,第一网状件210位于过滤模块200靠近出口部130的一端,第二网状件220位于过滤模块200靠近入口部110的一端。导电材料碎屑填充部230位于第一网状件210和第二网状件220之间,将导电材料碎屑限制在第一网状件210和第二网状件220之间,避免在过滤模块200使用过程导电材料碎屑不断流失,且流失的导电材料碎屑还会造成二次污染。第一网状件210和第二网状件220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选择,例如,第一网状件210和第二网状件220为均匀布置有多个通孔的金属板。可选地,第一网状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中污染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过滤腔的壳体(100)和设置于所述过滤腔中的过滤模块(200),所述过滤腔包括入口部(110)、过滤部(120)和出口部(130),所述过滤部(120)设置于所述入口部(110)和所述出口部(130)之间,所述过滤模块(200)设置于所述过滤部(120),所述入口部(110)设置有入口,所述出口部(130)设置有出口,其中,所述过滤模块(200)包括导电材料碎屑填充部(2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中污染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过滤腔的壳体(100)和设置于所述过滤腔中的过滤模块(200),所述过滤腔包括入口部(110)、过滤部(120)和出口部(130),所述过滤部(120)设置于所述入口部(110)和所述出口部(130)之间,所述过滤模块(200)设置于所述过滤部(120),所述入口部(110)设置有入口,所述出口部(130)设置有出口,其中,所述过滤模块(200)包括导电材料碎屑填充部(2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中污染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材料碎屑填充部(230)为铁屑填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中污染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屑填充部包括条状铁屑(231),所述条状铁屑(231)中的至少部分为弧形铁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中污染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铁屑(231)的长度为0.5厘米至5厘米;和/或所述条状铁屑(231)的宽度为0.2厘米至5厘米;和/或所述条状铁屑(231)的厚度为0.1厘米至0.5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中污染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模块(200)包括第一网状件(210)和第二网状件(220),所述第一网状件(210)位于所述过滤模块(200)靠近所述出口部(130)的一端,所述第二网状件(220)位于所述过滤模块(200)靠近所述入口部(110)的一端,所述导电材料碎屑填充部(230)位于所述第一网状件(210)和所述第二网状件(22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中污染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状件(210)为第一金属丝网,所述第一金属丝网具有宽度为1.5毫米至2.5毫米的正方形网孔;和/或所述第二网状件(220)为第二金属丝网,所述第二金属丝网具有宽度为1.5毫米至2.5毫米的正方形网孔。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水中污染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部(130)、所述过滤部(120)和所述入口部(110)沿重力方向自上而下顺次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中污染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中污染物去除装置包括排渣口(600)和设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晖郭松林孙丽娜吴盟盟童京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神州瑞霖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