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排污水的净化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0211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排污水的净化系统及方法,所述蒸汽发生器排污水出口连接电离除盐装置,所述蒸汽发生器排污水经所述电离除盐装置后流出的清洁流体和浓缩流体分别流经辐射仪表(R01,R02)进行辐射检测,经所述辐射仪表(R01,R02)检测合格的水体连接厂房疏水系统或凝结水系统,经所述辐射仪表(R01,R02)检测不合格水体连接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蒸汽发生器排污水净化方法可高效去除排污水中的杂质离子,使用长寿命、耐高温的电离除盐装置,无需再生、化学清洗,相较于离子交换树脂工艺,装置体积小,二次废物产生量小;电离除盐装置可根据排污流流量,灵活控制运行EDI模块的数量,以适应不用工况下排污流流量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排污水的净化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电厂排污
,特别是涉及蒸汽发生器排污水的净化技术。
技术介绍
压水堆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排污是减少蒸汽发生器淤渣沉积量、维持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完整性、控制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水化学的关键。蒸汽发生器排污水中的主要杂质为Na-、Cl-、SO42-等离子,传统压水堆核电厂中采用离子交换工艺净化排污水,为保证净化效果,需定期酸碱再生树脂或更换树脂,更换时将产生大量的二次废物。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净化蒸汽发生器排污水的连续电离除盐(EDI)处理工艺,相较于传统离子交换处理工艺,具有可连续再生、使用寿命长、运维简便、占地小、二次废物产生量小等显著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保证压水堆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排污能力,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排污水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排污水出口连接电离除盐装置,所述蒸汽发生器排污水经所述电离除盐装置后流出的清洁流体和浓缩流体分别流经辐射仪表(R01,R02)进行辐射检测,经所述辐射仪表(R01,R02)检测合格的水体连接厂房疏水系统或凝结水系统,经所述辐射仪表(R01,R02)检测不合格水体连接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优选的,所述电离除盐装置为过滤器和电离除盐模块。优选的,所述过滤器为两级过滤器(MT01,MT02),去除悬浮固体和颗粒物质。优选的,所述过滤器的上下游配有压差仪表(PD01)。优选的,所述电离除盐模块在入口前、所述清洁流体和所述浓缩流体出口后分别设有电导率仪表(C01、C02、C03),监测所述电离除盐模块的运行情况。优选的,在所述电离除盐装置入口前设置有流量控制减压阀(V003),调节入口压力。优选的,所述蒸汽发生器排污水出口设置有再生热交换器,所述再生热交换器将所述蒸汽发生器排污水的热量交还给凝结水。优选的,所述再生热交换器为管壳式逆流热交换器,所述蒸汽发生器排污水流经管侧,所述凝结水流经壳侧。优选的,所述辐射仪表(R01,R02)分别连接三通阀(V007,V010)切换控制流体流向。优选的,所述辐射仪表(R01,R02)前分别设置有压力调节阀(V006,V009),用于维持所述清洁流体和所述浓缩流体的恒定压力。优选的,在所述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入口前设置有卸压阀(V018),用于调节所述系统低压部分超压。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排污水的净化方法,所述蒸汽发生器排污水流经所述电离除盐装置后形成清洁流体和浓缩流体,所述清洁流体和所述浓缩流体分别流经辐射仪表(R01,R02)进行辐射检测,经所述辐射仪表(R01,R02)后的检测合格的水体排入厂房疏水或凝结水系统,经所述辐射仪表(R01,R02)后的检测不合格水体排入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蒸汽发生器排污水净化方法可高效去除排污水中的杂质离子,使用长寿命、耐高温的电离除盐装置,无需再生、化学清洗,相较于离子交换树脂工艺,装置体积小,二次废物产生量小;电离除盐装置可根据排污流流量,灵活控制运行EDI模块的数量,以适应不用工况下排污流流量变化。附图说明图1为蒸汽发生器排污流净化流程简图。图2为电离除盐装置流程简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排污水的净化方法,杂质离子净化装置为一套电离除盐装置(包括过滤器和电离除盐模块),其他配套装置包括一台再生热交换器、相关隔离阀及控制阀、测量及控制仪表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蒸汽发生器排污流净化流程如图1所示。排污流通过再生热交换器冷却,在热交换器内将热量传递给轴封蒸汽凝汽器上游来的凝结水。经冷却后,流经流量控制减压阀V003,减压后流入电离除盐装置去除排污水中的杂质。经电离除盐装置净化后的EDI清洁流经辐射仪表R01测量合格后返回凝结水系统复用或排入厂房疏水,EDI浓缩流经辐射仪表R02测量合格后排入厂房疏水。若辐射仪表测量不合格,则EDI清洁流、浓缩流及进水将排往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由三通阀V007及V010切换控制流体流向。排污流量可通过自动或手动调节V003的阀位进行控制。压力控制阀V015设置在靠近凝汽器管嘴处,防止阀前管道由于凝汽器真空发生汽蚀和闪蒸。压力调节阀V009用于维持EDI浓缩流流道的恒定压力,保证EDI模块的压差,平衡清洁流和浓缩流的流量。卸压阀V018用于防止系统低压部分超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再生热交换器为管壳式逆流热交换器,排污流流经管侧(高压),凝结水流经壳侧(低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离除盐装置流程图如图2所示。蒸汽发生器排污流经过降温降压后进入两级过滤器MT01、MT02,去除悬浮固体和颗粒物质,过滤器精度分别为5μm和0.1μm。经过滤后,排污流进入EDI模块(MV01~MV0X)去除Na+、Cl-、SO42-等可电离的杂质离子。根据不同运行工况下排污流的流量及单个EDI模块的处理流量限值,控制系统中EDI的配置数量及运行数量。过滤器上下游配有压差仪表PD01,EDI模块进水、清洁流及浓缩流出口设有电导率仪表(C01、C02、C03),监测整个电离除盐装置的运行情况。本专利技术使用特定的EDI模块可在≤60℃的工作温度下长期运行,模块寿命不少于3年,对Na+、Cl-、SO42-等杂质离子的去除率≥95%,净化流的回收率≥90%。氨水、对氧氮己环(吗啉)、甲基丙氧胺(MPA)或乙醇胺(ETA)等二回路常用pH调节剂对电离除盐装置的运行及性能无影响。EDI模块运行寿命为3~5年,运行期间无需化学清洗或保养。整个电离除盐装置体积约为离子交换树脂床的1/6。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及其同等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专利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上述实施例或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也可以以其它的特定方式或其它的特定形式实施,而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要旨或本质特征。因此,描述的实施方式从任何方面来看均应视为说明性而非限定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应由附加的权利要求说明,任何与权利要求的意图和范围等效的变化也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排污水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排污水出口连接电离除盐装置,所述蒸汽发生器排污水经所述电离除盐装置后流出的清洁流体和浓缩流体分别流经辐射仪表(R01,R02)进行辐射检测,经所述辐射仪表(R01,R02)检测合格的水体连接厂房疏水系统或凝结水系统,经所述辐射仪表(R01,R02)检测不合格水体连接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排污水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排污水出口连接电离除盐装置,所述蒸汽发生器排污水经所述电离除盐装置后流出的清洁流体和浓缩流体分别流经辐射仪表(R01,R02)进行辐射检测,经所述辐射仪表(R01,R02)检测合格的水体连接厂房疏水系统或凝结水系统,经所述辐射仪表(R01,R02)检测不合格水体连接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排污水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除盐装置为过滤器和电离除盐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排污水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为两级过滤器(MT01,MT02),去除悬浮固体和颗粒物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排污水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的上下游配有压差仪表(PD0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排污水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除盐模块在入口前、所述清洁流体和所述浓缩流体出口后分别设有电导率仪表(C01、C02、C03),监测所述电离除盐模块的运行情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排污水的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离除盐装置入口前设置有流量控制减压阀(V003),调节入口压力。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排污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婷婷江浩曹卫荣陈煜武心壮夏栓刘春丽陈旭詹敏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