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筒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179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7
本申请公开了纺纱筒以及纺纱筒的生产工艺,其中生产工艺括:切割管材获得盘料和筒料;在所述盘料的中心位置加工形成第一对接部以获得边盘,在所述筒料的两端加工形成两个第二对接部以形成筒体,在筒体两端通过两个第二对接部分别与两个所述边盘的第一对接部组装;利用激光或者摩擦的方式焊接所述边盘和筒体。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管材切割形成的盘料和筒料来制作纺纱筒,具有能耗低,精度高,受力性能好的优点,相互独立的边盘和筒体通过对接部实现受力,焊接工艺实现组装,能够保证长期使用过程中稳定,本申请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和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纺纱筒及其生产工艺
本申请涉及机加工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纺纱筒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纺织业是我国的传统型行业,纺织机械随着纺织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筒管是纺纱机械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部件,其主要是用于卷绕纺好的纱线。纺纱筒作为现有纺纱的收纳装置,也是仅有的最为方便快捷的收纳装置,一直在市场上被广泛使用。例如公开号为CN106395504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纺织筒管,包括第一边盘、第二边盘以及管体;第一边盘和第二边盘分别设置于管体的两端;管体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其中还包括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包括有导轨和滑槽,导轨设置于第一管体上,滑槽设置于第二管体。但是专利技术人发现,在纺纱筒生产的传统工艺中,纺纱筒整体常常采用高温熔炉熔炼铝锭后,通过压铸式浇筑生产,不仅消耗能源污染环境外还容易形成浇筑空腔,对纺纱筒的整体性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纺纱筒的生产工艺,包括:切割管材获得盘料和筒料;在所述盘料的中心位置加工形成第一对接部以获得边盘,在所述筒料的两端加工形成两个第二对接部以形成筒体,在筒体两端通过两个第二对接部分别与两个所述边盘的第一对接部组装;利用激光或者摩擦的方式焊接所述边盘和筒体。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可选的,所述第一对接部为开设在所述边盘中心的台阶孔,所述第二对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筒体端部的台阶轴,所述台阶孔和台阶轴两者相互配合。可选的,所述台阶轴贯穿所述边盘,所述台阶轴的端面与所述边盘的端面平齐。可选的,所述边盘和筒体采用激光焊接,所述边盘和所述筒体的侧壁贴靠位置为第一焊缝,所述边盘与所述筒体的轴向端面贴靠位置为第二焊缝。可选的,还包括后处理,针对所述第一焊缝和所述第二焊缝进行。可选的,所述激光焊接的焊接功率大于等于3W。可选的,所述管材为铝合金,且铝合金的标号为6061T6或者7075。可选的,所述管材的硬度大于等于HB90。可选的,所述管材的硬度大于等于HB100。可选的,所述管材的硬度大于等于HB110。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纺纱筒,包括筒体和安装在所述筒体两侧的边盘,边盘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对接部,所述筒体的两端设有第二对接部,所述筒体两端通过两个第二对接部分别与两个所述边盘的第一对接部组装;所述边盘和筒体利用激光或者摩擦的方式焊接。可选的,所述边盘为环形,其中外缘的直径为140至170毫米,内孔的最小直径为70至95毫米。可选的,所述第一对接部为开设在所述边盘中心的台阶孔,所述第二对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筒体端部的台阶轴,所述台阶孔和台阶轴两者相互配合。可选的,所述管材为铝合金,且铝合金的标号为6061T6或者7075。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纺纱筒,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生产工艺制作形成。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管材切割形成的盘料和筒料来制作纺纱筒,具有能耗低,精度高,受力性能好的优点,相互独立的边盘和筒体通过对接部实现受力,焊接工艺实现组装,能够保证长期使用过程中稳定,本申请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和推广价值。具体的有益技术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具体结构或步骤进一步阐释。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纺纱筒示意图;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纺纱筒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1、边盘;12、第一对接部;13、筒体;14、第二对接部;15、第一焊缝;16、第二焊缝;17、第三焊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考图1和图2,本申请公开了纺纱筒的生产工艺,包括:切割管材获得盘料和筒料;在盘料的中心位置加工形成第一对接部12以获得边盘11,在筒料的两端加工形成两个第二对接部14以形成筒体13,在筒体13两端通过两个第二对接部14分别与两个边盘11的第一对接部12组装;利用激光或者摩擦的方式焊接边盘11和筒体13。盘料是用于形成边盘11的材料,筒料用于形成筒体13,因此用于盘料切割的管材外径应较用于筒体13切割的管材外径更大。同时,盘料中心需要加工形成第一对接部12,因此可以选用中空并且管壁较厚的管材来制作。在管材材料的选择上,为了兼顾强度和后续工艺的生产需要,在一实施例中,管材的材质为铝合金,铝合金的标号为6061T6或者7075。根据实际材料的差异,管体的硬度性能也会产生差异。在考虑加工生产的难度以及产品使用过程中力学性能要求。参考一实施例中,管材的硬度大于等于HB90。相应的,根据设置需要和使用场景的变化,参考一实施例中,管材的硬度大于等于HB100。参考另一实施例中,管材的硬度大于等于HB110。其中,用于形成边盘11的管材的硬度和用于形成筒体13的管材的硬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管材切割形成的盘料和筒料来制作纺纱筒,因为避免传统工艺中需要自行浇筑的工序,本申请公开的生产工艺具有能耗低,生产效率高的优点,按照本申请公开的生产工艺得到的纺纱筒具有精度高,受力性能好的优点。同时,相互独立的边盘11和筒体13通过对接部实现受力,焊接工艺实现组装,能够保证长期使用过程中稳定,本申请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和推广价值。在边盘11和筒体13的焊接形式上,可以根据生产设备和实际情况来选择激光焊接或者摩擦焊接。在激光焊接的方式下,纺纱筒根据焊接需要可以进行结构上的调整。参考一实施例中,第一对接部12为开设在边盘11中心的台阶孔,第二对接部14为设置在筒体13端部的台阶轴,台阶孔和台阶轴两者相互配合。台阶孔和台阶轴的相互配合,在实际上形成了受力结构。受力结构具有多种优势。例如受力结构可以实现边盘11和筒体13的定位和预组装,提高两者的装配精度,方便焊接的进行;同时还能够方便原材料在生产工序等待的过程中的存储和运输,提高生产效率,避免不要的误差。再例如,受力结构能够避免纺纱筒在使用过程中应力集中在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纺纱筒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n切割管材获得盘料和筒料;/n在所述盘料的中心位置加工形成第一对接部以获得边盘,在所述筒料的两端加工形成两个第二对接部以形成筒体,在筒体两端通过两个第二对接部分别与两个所述边盘的第一对接部组装;/n利用激光或者摩擦的方式焊接所述边盘和筒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纺纱筒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切割管材获得盘料和筒料;
在所述盘料的中心位置加工形成第一对接部以获得边盘,在所述筒料的两端加工形成两个第二对接部以形成筒体,在筒体两端通过两个第二对接部分别与两个所述边盘的第一对接部组装;
利用激光或者摩擦的方式焊接所述边盘和筒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部为开设在所述边盘中心的台阶孔,所述第二对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筒体端部的台阶轴,所述台阶孔和台阶轴两者相互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轴贯穿所述边盘,所述台阶轴的端面与所述边盘的端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盘和筒体采用激光焊接,所述边盘和所述筒体的侧壁贴靠位置为第一焊缝,所述边盘与所述筒体的轴向端面贴靠位置为第二焊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工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伟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上虞区伟业纺织配件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