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苗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结构的纺织纱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509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纺织纱管,包括上挡,凹槽,定位圈,纺纱管,内磨管,下边,合页和卡凸,所述上挡的内部设置有凹槽,且上挡的底端设置有纺纱管,该纺纱管的底端设置有定位圈;所述定位圈的底端设置有内磨管,且定位圈的下方设置有下边,该下边的表面设置有卡凸;所述内磨管包括内置腔和加强网,且内磨管的内部设置有内置腔,该内磨管的内壁设置有加强网;所述上挡采用环形结构的玻纤增强尼龙,且上挡的底部胶粘有纺纱管,该上挡的表面内部设置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磨管,凹槽与定位圈的设置,通过卡扣结构提高装置转移时的大量性,避免多个转移形成的松散,避免在高速旋转状态下纺织纱管旋转形成的内壁磨损,提高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结构的纺织纱管
本技术属于纺织纱管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纺织纱管。
技术介绍
纺织纱管是一种纺织纱管,为一管状体,其内孔与纺织机锭子匹配,以此为后续纺织做工提供纱线支持,以此为装置顺畅做工奠定基础,因此在纺织机械厂是基础机构,较为常见,并为使用者带来较为便利的纱线缠绕结构。纺织纱管在使用时需要与机锭子配合,其内孔放置在机锭子表面,做工结构通过纱线在纱管表面进行扯线运动,但是纺织纱管依然存在着高速旋转下纱管跟随旋转,对内部造成磨损,影响使用体验,对装置形成消耗行做工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改进结构的纺织纱管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纺织纱管,以解决纺织纱管依然存在着高速旋转下纱管跟随旋转,对内部造成磨损,影响使用体验,对装置形成消耗行做工的问题。一种改进结构的纺织纱管,包括上挡,凹槽,定位圈,纺纱管,内磨管,下边,合页和卡凸,所述上挡的内部设置有凹槽,且上挡的底端设置有纺纱管,该纺纱管的底端设置有定位圈;所述定位圈的底端设置有内磨管,且定位圈的下方设置有下边,该下边的表面设置有卡凸;所述内磨管包括内置腔和加强网,且内磨管的内部设置有内置腔,该内磨管的内壁设置有加强网;所述上挡采用环形结构的玻纤增强尼龙,且上挡的底部胶粘有纺纱管,该上挡的表面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采用倒“凸”结构的玻纤增强尼龙,且凹槽对称设置在上挡的表面两侧,该凹槽与卡凸为搭配使用;所述纺纱管采用柱状结构的玻纤增强尼龙,且纺纱管通过胶粘固定在上挡的底端表面,该纺纱管的表面做波浪处理。所述定位圈采用环形结构的玻纤增强尼龙,且定位圈通过嵌套在纺纱管的内部,该定位圈采用对称分布。所述内磨管采用柱状结构的玻纤增强尼龙,且内磨管通过胶粘固定在定位圈的一端表面,该内磨管的内部开设有腔体结构的内置腔。所述加强网采用网状结构的加强尼龙,且加强网通过嵌置混合在内磨管的内壁,该加强网采用环绕分布。所述卡凸采用凸字形结构的玻纤增强尼龙,且卡凸通过安装设置在合页的前端,该卡凸的位置与凹槽为对应设置。所述下边采用环形结构的玻纤增强尼龙,且下边的表面设置有凹槽用于放置卡凸,该下边与上挡为对应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内磨管的设置,通过定位圈与内磨管进行位置限定,避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错位现象,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与使用性能,提高装置的顺畅性。2.本技术卡凸的设置,通过简单卡扣结构形成较为稳定的做工体验,为使用者带来较为稳定的放置结构,使装置在短暂运送过程中形成便利的稳定卡扣,提高装置的稳定性。3.本技术下边的设置,保证装置的两端阻挡性,避免由于摔倒或者其他意外形成的织线脱落现象,通过表面结构依次搭配,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搭配,保证装置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的合页与卡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1中的内磨腔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挡,2-凹槽,3-定位圈,4-纺纱管,5-内磨管,51-内置腔,52-加强网,6-下边,7-合页,8-卡凸。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纺织纱管,包括上挡1,凹槽2,定位圈3,纺纱管4,内磨管5,下边6,合页7和卡凸8,所述上挡1的内部设置有凹槽2,且上挡1的底端设置有纺纱管4,该纺纱管4的底端设置有定位圈3;所述定位圈3的底端设置有内磨管5,且定位圈3的下方设置有下边6,该下边6的表面设置有卡凸8;所述内磨管5包括内置腔51和加强网52,且内磨管5的内部设置有内置腔51,该内磨管5的内壁设置有加强网52;所述上挡1采用环形结构的玻纤增强尼龙,且上挡1的底部胶粘有纺纱管4,该上挡1的表面内部设置有凹槽2;所述凹槽2采用倒“凸”结构的玻纤增强尼龙,且凹槽2对称设置在上挡1的表面两侧,该凹槽2与卡凸8为搭配使用;所述纺纱管4采用柱状结构的玻纤增强尼龙,且纺纱管4通过胶粘固定在上挡1的底端表面,该纺纱管4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开孔。所述定位圈3采用环形结构的玻纤增强尼龙,且定位圈3通过嵌套在纺纱管4的内部,该定位圈3采用对称分布,保证装置的搭配性能,为使用者带来较为稳定的隔离结构,搭配结构形成搭配做工,提高使用体验与工作效能。所述内磨管5采用柱状结构的玻纤增强尼龙,且内磨管5与定位圈3胶粘固定为整体然后填充在纺纱管4的内部,该定位圈3的表面开设有同内磨管5相同构造的开孔,通过定位圈与内磨管进行位置限定,避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错位现象,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与使用性能,提高装置的顺畅性。所述加强网52采用网状结构的加强尼龙,且加强网52环绕设置在内磨管5的内壁处,该加强网52搭配内磨管5进行填充外部支撑杆进行做工转动,提高装置内部的耐磨性能,提高装置在做工过程中的重复利用性能,为使用者带来较为稳定的做工体验,保证装置的整体实用性与环保性,避免装置内壁摩擦引起的使用寿命变短的现象产生。所述卡凸8采用凸字形结构的玻纤增强尼龙,且卡凸8通过合页7倒置在下板6的表面,该卡凸8在使用时进行支起卡扣凹槽2,通过简单卡扣结构形成较为稳定的做工体验,为使用者带来较为稳定的放置结构,使装置在短暂运送过程中形成便利的稳定卡扣,提高装置的稳定性。所述下边6采用环形结构的玻纤增强尼龙,且下边6的半径大小与上挡1保持一致,该下边6与上挡1为对应分布在纺纱管4的两端,保证装置的两端阻挡性,避免由于摔倒或者其他意外形成的织线脱落现象,通过表面结构依次搭配,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搭配,保证装置的稳定性。工作原理本技术中,使用者将卡凸8与凹槽2进行搭配卡扣,使纺织纱管整体形成固定状态,然后将机锭子放置在上挡1内部的孔圈内部,机锭子通过上挡1进入定位圈3的内部,随之放置在内磨管5的管腔,然后在做工过程中跟随纺纱管4将纱线转移至做工需要位置,纺织纱管在转动时会在内磨管5内部进行转,保证装置在旋转状态下磨损状态的转移,避免内部磨损,提高使用体验,避免做工损耗问题,在上线过程中,纺纱管4表面的波浪结构会对纱线进行归纳收集,确保装置的稳定性能。利用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结构的纺织纱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挡(1),凹槽(2),定位圈(3),纺纱管(4),内磨管(5),下边(6),合页(7)和卡凸(8),所述上挡(1)的内部设置有凹槽(2),且上挡(1)的底端设置有纺纱管(4),该纺纱管(4)的底端设置有定位圈(3);所述定位圈(3)的底端设置有内磨管(5),且定位圈(3)的下方设置有下边(6),该下边(6)的表面设置有卡凸(8);所述内磨管(5)包括内置腔(51)和加强网(52),且内磨管(5)的内部设置有内置腔(51),该内磨管(5)的内壁设置有加强网(52);所述上挡(1)采用环形结构的玻纤增强尼龙,且上挡(1)的底部胶粘有纺纱管(4),该上挡(1)的表面内部设置有凹槽(2);所述凹槽(2)采用倒“凸”结构的玻纤增强尼龙,且凹槽(2)对称设置在上挡(1)的表面两侧,该凹槽(2)与卡凸(8)为搭配使用;所述纺纱管(4)采用柱状结构的玻纤增强尼龙,且纺纱管(4)通过胶粘固定在上挡(1)的底端表面,该纺纱管(4)的表面做波浪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结构的纺织纱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挡(1),凹槽(2),定位圈(3),纺纱管(4),内磨管(5),下边(6),合页(7)和卡凸(8),所述上挡(1)的内部设置有凹槽(2),且上挡(1)的底端设置有纺纱管(4),该纺纱管(4)的底端设置有定位圈(3);所述定位圈(3)的底端设置有内磨管(5),且定位圈(3)的下方设置有下边(6),该下边(6)的表面设置有卡凸(8);所述内磨管(5)包括内置腔(51)和加强网(52),且内磨管(5)的内部设置有内置腔(51),该内磨管(5)的内壁设置有加强网(52);所述上挡(1)采用环形结构的玻纤增强尼龙,且上挡(1)的底部胶粘有纺纱管(4),该上挡(1)的表面内部设置有凹槽(2);所述凹槽(2)采用倒“凸”结构的玻纤增强尼龙,且凹槽(2)对称设置在上挡(1)的表面两侧,该凹槽(2)与卡凸(8)为搭配使用;所述纺纱管(4)采用柱状结构的玻纤增强尼龙,且纺纱管(4)通过胶粘固定在上挡(1)的底端表面,该纺纱管(4)的表面做波浪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纺织纱管,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苗
申请(专利权)人:郭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