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载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
,涉及一种运载机器人。
技术介绍
当前,全自动运输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优势是:可替代越来越高的人力成本,耐用度高、无疲倦感,而且可在污染环境、危险环境中执行任务,以及可执行对人体有伤害的任务。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两轮自平衡运输机器人[授权公告号CN209176810U],包括底盘;左车轮组件和右车轮组件;平衡感应组件;控制电路板;电池模组以及货柜;左车轮组件和右车轮组件沿垂直于左右方向的行进方向对称设置;平衡感应组件、控制电路板、电池模组和货柜均沿行进方向对称设置,货柜、控制线路板、电池沿高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布置。上述运输机器人的货柜直接固定在底盘上,无法使货柜相对于底盘倾斜,使其无法进入层高较低的空间;由于货柜的高度无法调节,当将重物放置到货柜上时,货柜的重心升高,导致机器人的稳定性变差,极易向前或向后倾倒,负载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负载能力强的运载机器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载机器人,包括底座(1)和设于底座(1)上的车轮组件,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水平延伸的第一支撑轴(2)以及与第一支撑轴(2)同轴设置的第二支撑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轴(2)上设有第一平行四边形构件,所述的第二支撑轴(3)上设有与第一平行四边形构件对称设置的第二平行四边形构件,所述的第一平行四边形构件与第二平行四边形构件之间设有货架(4),所述的底座(1)上还设有用于同时调节第一平行四边形构件与第二平行四边形构件形态的形态调节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载机器人,包括底座(1)和设于底座(1)上的车轮组件,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水平延伸的第一支撑轴(2)以及与第一支撑轴(2)同轴设置的第二支撑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轴(2)上设有第一平行四边形构件,所述的第二支撑轴(3)上设有与第一平行四边形构件对称设置的第二平行四边形构件,所述的第一平行四边形构件与第二平行四边形构件之间设有货架(4),所述的底座(1)上还设有用于同时调节第一平行四边形构件与第二平行四边形构件形态的形态调节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平行四边形构件包括套设在第一支撑轴(2)上的第一摆臂(5)和第二摆臂(6),所述的第一摆臂(5)与第二摆臂(6)交叉设置,所述的第一摆臂(5)上铰接有位于第一支撑轴(2)下方的与第二摆臂(6)平行的第一连杆(7),所述的第一连杆(7)远离第一摆臂(5)的一端铰接有与第一摆臂(5)平行的第二连杆(8),所述的第二连杆(8)远离第一连杆(7)的一端与第二摆臂(6)铰接;所述的第二平行四边形构件包括套设在第二支撑轴(3)上的第三摆臂(9)和第四摆臂(10),所述的第三摆臂(9)与第四摆臂(10)交叉设置,且所述的第三摆臂(9)与第一摆臂(5)对称设置,所述的第四摆臂(10)和第二摆臂(6)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三摆臂(9)上铰接有位于第二支撑轴(3)下方的与第四摆臂(10)平行的第三连杆(11),所述的第三连杆(11)远离第三摆臂(9)的一端铰接有与第三摆臂(9)平行的第四连杆(12),所述的第四连杆(12)远离第三连杆(11)的一端与第四摆臂(10)铰接,所述的第三连杆(11)与第一连杆(7)对称设置,所述的第四连杆(12)与第二连杆(8)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第一支撑板(13)和第二支撑板(14),所述的第一支撑轴(2)设于第一支撑板(13)上,所述的第二支撑轴(3)设于第二支撑板(14)上,所述的第一支撑板(13)上设有纵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槽(15),所述的第二支撑板(14)上设有与第一导向槽(15)对称设置的第二导向槽(16),上述的第一连杆(7)与第二连杆(8)通过第一铰接轴(17)铰接,所述的第一铰接轴(17)伸入第一导向槽(15),上述的第三连杆(11)与第四连杆(12)通过第二铰接轴(18)铰接,所述的第二铰接轴(18)伸入第二导向槽(16)。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运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摆臂(5)上还铰接有位于第一支撑轴(2)上方的与第二摆臂(6)平行的第五连杆(19),所述的第五连杆(19)远离第一摆臂(5)的一端铰接有与第一摆臂(5)平行的第六连杆(20),所述的第六连杆(20)远离第五连杆(19)的一端与第二摆臂(6)铰接;所述的第三摆臂(9)上还铰接有位于第二支撑轴(3)上方的与第四摆臂(10)平行的第七连杆(21),所述的第七连杆(21)远离第三摆臂(9)的一端铰接有与第三摆臂(9)平行的第八连杆(22),所述的第八连杆(22)远离第七连杆(21)的一端与第四摆臂(10)铰接,所述的第七连杆(21)与第五连杆(19)对称设置,所述的第八连杆(22)与第六连杆(20)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货架(4)靠近第一平行四边形构件的一端具有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第一导槽(23)以及与第一导槽(23)位于同一高度的第二导槽(24),所述第一摆臂(5)的上部设有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第一转轴(25),所述的第一转轴(25)上同轴设有在第一导槽(23)内滚动的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摆臂(6)的上部设有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第二转轴(26),所述的第二转轴(26)上同轴设有在第二导槽(24)内滚动的第二滚轮;所述的货架(4)靠近第二平行四边形构件的一端具有沿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第三导槽(27)以及与第三导槽(27)位于同一高度的第四导槽(28),所述第三摆臂(9)的上部设有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第三转轴(29),所述的第三转轴(29)上同轴设有在第三导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毅,柳维强,
申请(专利权)人:行星算力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