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越野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090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6
一种山地越野轮胎,包括均匀排布于轮胎表面的若干花纹单元;任一所述花纹单元包括主花纹块、以胎面中轴线上一点为中心呈旋转对称的两副花纹块组和形成于各花纹块之间的花纹沟组;所述主花纹块为以其自身中心点呈旋转对称的“Z”形块结构;任一所述副花纹块组包括位于主花纹块侧方并指向胎肩方向设置的箭状花纹块、设置于胎面边缘并向胎肩延伸且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胎肩块和第二胎肩块;所述第二胎肩块的面积大于第一胎肩块的面积;所述花纹沟组中的所有花纹沟相互连通。实现了在不改变轮胎材料的前提下,提升轮胎在非铺装路面的转向性、刚性和平稳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地越野轮胎
本专利技术属于轮胎
,尤其涉及一种山地越野轮胎。
技术介绍
越野轮胎是适合在野外驾车时使用的轮胎,常见种类包括:公路轮胎、全地形轮胎、泥地轮胎等。公路轮胎主要用于公路行驶,特点是胎壁比较柔软,胎面花纹细密。全地形轮胎是越野爱好者使用最广的轮胎。全地形轮胎的设计比公路胎具有兼容性,全地形轮胎的花纹设计的比较粗犷,胎牙的间距也比公路胎略大,这种设计的负面效果是公路性能下降,噪音有所增加,但是耐用性和在非铺装路面上的附着力要强于公路胎,是越野和公路性能兼顾的轮胎。泥地轮胎一般只有越野发烧友和特殊路段工作者才会选用。它与公路轮胎正相反,泥地轮胎的胎壁坚硬,胎牙夸张,胎牙之间的距离明显偏大,便于泥地行驶的时候慢速排泥或高速甩泥;另外在一些如凸凹不平的岩石地面等恶劣地面上更容易增加附着力。在公路上行驶时泥地轮胎的噪音很大,当车速低于10km/h的时候还会感觉到胎牙的震动。刹车和转向性能都与公路轮胎相差许多,下雨的铺装路面更容易失控。综上所述,现有的常见越野轮胎中,公路轮胎的注重在铺装路面行驶的性能,在非铺装路面行驶的性能较差;全地形轮胎兼顾铺装与非铺装路面的性能但效果中庸;泥地轮胎通过改变材质和形态增强特殊路面性能而公路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弃用现有的以增强行进方向操控性能为主的花纹样式,创造出一种提升轮胎横向操控性能的花纹结构,使该种山地越野轮胎在非铺装路面的性能更佳。本方案中选用的轮胎为子午线轮胎,配合提升横向操控性能的花纹结构实现提升轮胎转向性、提升轮胎横向刚性和形式平稳性的效果。以下关于公知的轮胎结构描述中,胎面为轮胎与地面接触的圆周表面;胎侧为轮胎垂直于地面的部分;胎肩为胎面与胎侧的衔接部位。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山地越野轮胎,包括均匀排布于轮胎表面的若干花纹单元;任一所述花纹单元包括主花纹块、以胎面中轴线上一点为中心呈旋转对称的两副花纹块组和形成于各花纹块之间的花纹沟组;所述主花纹块为以其自身中心点呈旋转对称的“Z”形块结构;任一所述副花纹块组包括位于主花纹块侧方并指向胎肩方向设置的箭状花纹块、设置于胎面边缘并向胎肩延伸且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胎肩块和第二胎肩块;所述第二胎肩块的面积大于第一胎肩块的面积;所述花纹沟组中的所有花纹沟相互连通。通过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得到以下技术效果:本方案中采用的主花纹块为“Z”形无向花纹块结构,相比于常见的“V”形或“人”形有向花纹块结构提升轮胎行驶方向的操控性能的效果;无向花纹块结构在轮胎的行驶方向及轮胎横向均能够提供更强的摩擦效果,以提升该山地越野轮胎山地路面行驶时的可控性。任一花纹单元中,由箭状花纹块、第一胎肩块和第二胎肩块组合成的副花纹块组有两个,以中轴线上的一点呈旋转对称,相比于轴对称的花纹结构,旋转对称的花纹结构在轮胎横向的投影面积更大、能够提供更强的摩擦效果,进而提供更强的操控稳定性。由于轮胎采用橡胶材质,在受到较大横向力作用时会产生形变影响其花纹形态和接地面积,而箭状花纹块既可作为胎面在横向受力时的加强筋增强胎肩的刚性减少其形变量,又能切割路面增强抓地效果。由于该轮胎的胎肩部位受力程度远大于常规轮胎,在胎面靠近胎肩的位置设置第一胎肩块和第二胎肩块,以提升胎肩处的材料厚度从而提升胎肩的结构强度和刚性,避免形变量过大或断裂事故发生;两种胎肩块间隔设置,使每个第一胎肩块的两侧均与一个第二胎肩块相邻,第二胎肩块的面积大于第一胎肩块的面积,通过二者的面积差在胎面形成齿状结构,可通过该齿状结构提升形态在行进方向的抓地效果,同时在行驶过程中吸收冲击并减小震动,以提高乘坐舒适性和操控性能并能减轻驾驶者的疲劳。本专利技术摒弃现有技术的思维框架,推导出通过花纹提升轮胎横向操控性的方式增强轮胎在非铺装路面性能的方案。并结合轮胎材料和力学结构进行方案补充,增强了轮胎的胎肩部位结构强度和刚性,再配合花纹样式增强轮胎在横向受力状态下的摩擦效果。实现了在不改变轮胎材料的前提下,提升轮胎在非铺装路面的转向性、刚性和平稳性的效果。优选的,所述花纹沟组包括任一第二胎肩块与相邻另一花纹单元的第一胎肩块之间形成的第一横花纹沟;所述第一横花纹沟与胎面中轴线的垂线之间的夹角介于5°至10°之间;所述第一横花纹沟的一端向胎肩延伸;且所述第一横花纹沟的沟槽底部形成有第一条状凸棱;所述第一条状凸棱向胎肩延伸。该山地越野轮胎应用于全地形环境,在经过积水路面、泥浆路面、沙土路面或碎石路面等特殊路面时,轮胎与地面接触并挤压变形,将积水、泥浆、沙土或碎石挤入第一横花纹沟内,并由第一横花纹沟延伸向胎肩的端口排出,减少轮胎与地面之间阻隔的障碍物质,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升轮胎的抓地效果。第一横花纹沟接近于垂直胎面中轴线,使得排出的物质堆积于行驶的轮胎两侧,避免对轮胎的行进造成影响。且第一横花纹沟的两侧沟壁为相邻的两个胎肩块的侧壁,第一横花纹沟接近于垂直胎面中轴线即胎肩块的侧壁接近于垂直胎面中轴线,能够提升轮胎在行进方向的抓地效果;同时,可通过胎肩块的侧壁攀附在凸出岩石的上作为支点,提升攀爬效果,提升该种轮胎的全地形通过能力。在积水、泥浆、沙土或碎石挤入第一横花纹沟时,可能存在上述物质附着于第一横花纹沟内的情况,导致第一横花纹沟阻塞而影响轮胎的抓地效果,因此在第一横花纹沟内设置第一条状凸棱,起到切割作用,将附着于第一横花纹沟中的物质进行切割和分离,破坏其整体性,使第一横花纹沟更易于将其排出。优选的,所述花纹沟组还包括两箭状花纹块之间形成的连通花纹沟;所述连通花纹沟与胎面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介于6°至10°之间;所述连通花纹沟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一横花纹沟连通,以构成连通两侧胎肩的“S”形沟结构;所述连通花纹沟的沟槽底部中段形成有第一凸块。两副花纹块组中各自的箭状花纹块的箭头尾端之间形成连通花纹沟;该连通花纹沟用于连通胎面中轴线两侧的两第一横花纹沟,使得两第一横花纹沟形成贯通胎面两侧的完整横沟结构,能够将胎面中轴线处的积水、泥浆、沙土或碎石等物质挤压入连通花纹沟,再经由两侧的第一横花纹沟排出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连通花纹沟与胎面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介于6°至10°之间,接近于平行胎面中轴线,其功能等同于普通轮胎中沿轮胎行进方向设置的竖沟。连通花纹沟作为提升轮胎在行进方向操控性能的辅助沟槽,提供相邻两箭状花纹块的形变空间,增强两箭状花纹块与地面接触后的摩擦效果。在本方案中,第一横花纹沟呈弧形,由于旋转对称的花纹样式使得其中一花纹单元中的一个第一横花纹沟与另一花纹单元中的一个横花纹沟以连通花纹沟的中心点为对称中心呈旋转对称设置,即形成“S”形的横沟结构,具备更有利于排出积水、泥浆、沙土或碎石等物质的功能,从而提高抓地力和牵引性能。第一凸块用于顶压挤入连通花纹沟中的泥浆、沙土或碎石,避免连通花纹沟堵塞。优选的,所述花纹沟组还包括任一第一胎肩块与相邻的第二胎肩块之间形成的第二横花纹沟;所述第二横花纹沟与胎面中轴线的垂线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地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匀排布于轮胎表面的若干花纹单元;任一所述花纹单元包括主花纹块、以胎面中轴线上一点为中心呈旋转对称的两副花纹块组和形成于各花纹块之间的花纹沟组;所述主花纹块为以其自身中心点呈旋转对称的“Z”形块结构;任一所述副花纹块组包括位于主花纹块侧方并指向胎肩方向设置的箭状花纹块、设置于胎面边缘并向胎肩延伸且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胎肩块和第二胎肩块;所述第二胎肩块的面积大于第一胎肩块的面积;所述花纹沟组中的所有花纹沟相互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地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匀排布于轮胎表面的若干花纹单元;任一所述花纹单元包括主花纹块、以胎面中轴线上一点为中心呈旋转对称的两副花纹块组和形成于各花纹块之间的花纹沟组;所述主花纹块为以其自身中心点呈旋转对称的“Z”形块结构;任一所述副花纹块组包括位于主花纹块侧方并指向胎肩方向设置的箭状花纹块、设置于胎面边缘并向胎肩延伸且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胎肩块和第二胎肩块;所述第二胎肩块的面积大于第一胎肩块的面积;所述花纹沟组中的所有花纹沟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山地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纹沟组包括任一第二胎肩块与相邻另一花纹单元的第一胎肩块之间形成的第一横花纹沟;所述第一横花纹沟与胎面中轴线的垂线之间的夹角介于5°至10°之间;所述第一横花纹沟的一端向胎肩延伸;且所述第一横花纹沟的沟槽底部形成有第一条状凸棱;所述第一条状凸棱向胎肩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山地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纹沟组还包括两箭状花纹块之间形成的连通花纹沟;所述连通花纹沟与胎面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介于6°至10°之间;所述连通花纹沟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一横花纹沟连通,以构成连通两侧胎肩的“S”形沟结构;所述连通花纹沟的沟槽底部中段形成有第一凸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山地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纹沟组还包括任一第一胎肩块与相邻的第二胎肩块之间形成的第二横花纹沟;所述第二横花纹沟与胎面中轴线的垂线之间的夹角介于6°至10°之间;所述第二横花纹沟的一端向胎肩延伸;且所述第二横花纹沟的沟槽底部形成有第二条状凸棱;所述第二条状凸棱的一端向胎肩延伸,另一端与箭状花纹块的箭头尖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山地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箭状花纹块的箭头尖端延伸形成有过度斜坡,用以使第二条状凸棱与箭状花纹块的箭头尖端平滑过渡并起到切割效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丛海吉年康覃进明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骏鸿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