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压缩比的螺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062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6
一种无压缩比的螺杆,安装在机筒内,螺杆包括加料段、压缩段、均化段和销钉头,压缩段单个螺槽的容积大于加料段单个螺槽的容积,均化段单个螺槽的容积等于压缩段单个螺槽的容积,压缩段的螺距大于加料段的螺距,均化段的螺距大于压缩段的螺距,均化段单个螺槽的深度小于压缩段单个螺槽的深度,均化段的螺槽为双边槽、且螺槽内局部槽深呈“浅‑薄”变化,均化段的螺槽呈波浪状;螺杆的总压缩比在1.7~2.5的范围内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螺杆在压缩段和均化段采用等容积螺槽,纤维加进去之后,能够实现在等容过程中的螺旋推进,避免了容积突变带来的高剪切,大大减少了对纤维长度的损失,且螺杆的压缩比较小,避免了强剪切作用,大大减少了长玻纤的折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压缩比的螺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成型加工中装备
,特别涉及一种无压缩比的螺杆。
技术介绍
相比传统的短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SFT),长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LFT)制品内的玻纤长度更长,并且形成增强骨架网络,大幅度地提高增强效果,赋予制品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和耐温性,使得LFT在汽车工业、家用电器、工业设备、通讯设施、户外制品等领域广泛应用。目前生产长玻纤塑料(LFT)制品的注塑成型方法可以分为在线配混法和LFT粒料直接注塑成型法两种;在线配混具有玻纤含量调配灵活、材料成本较低等优势,也有固定投资较大、设备通用性差(不能兼顾其他材料成型)的劣势。在线配混注射成型方法是目前国内外最新也是最有效的成型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方法,这种成型工艺是将连续长纤维、塑料和助剂在注塑生产线上直接配混,将配混过程和注射过程集中在一个工艺完成,然后注射到模腔成型为制品,与普通的两步注射成型法相比减少了造粒环节,因此也称“一步法”,一步法省去了中间的造粒工序,节约了能耗,免除了造粒过程的仓储,同时避免了造粒过程中对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压缩比的螺杆,安装在机筒(5)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包括加料段(1)、压缩段(2)、均化段(3)和销钉头(4),所述压缩段(2)单个螺槽的容积大于加料段(1)单个螺槽的容积,均化段(3)单个螺槽的容积等于压缩段(2)单个螺槽的容积,压缩段(2)的螺距大于加料段(1)的螺距,均化段(3)的螺距大于压缩段(2)的螺距,均化段(3)单个螺槽的深度小于压缩段(2)单个螺槽的深度,均化段(3)的螺槽为双边槽、且螺槽内局部槽深呈“浅-薄”变化,均化段(3)的螺槽呈波浪状;所述螺杆的压缩比为1.7~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压缩比的螺杆,安装在机筒(5)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包括加料段(1)、压缩段(2)、均化段(3)和销钉头(4),所述压缩段(2)单个螺槽的容积大于加料段(1)单个螺槽的容积,均化段(3)单个螺槽的容积等于压缩段(2)单个螺槽的容积,压缩段(2)的螺距大于加料段(1)的螺距,均化段(3)的螺距大于压缩段(2)的螺距,均化段(3)单个螺槽的深度小于压缩段(2)单个螺槽的深度,均化段(3)的螺槽为双边槽、且螺槽内局部槽深呈“浅-薄”变化,均化段(3)的螺槽呈波浪状;所述螺杆的压缩比为1.7~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压缩比的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化段(3)的螺槽上设有第一流动区(a)和第二流动区(b),第一流动区(a)与第二流动区(b)相互错开,螺杆旋转时,第一流动区(a)的熔体流入第二流动区(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无压缩比的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段(2)单个螺槽的深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陈炽辉姚华蒋小军黄茂敬冯文江李青殷小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伊之密精密注压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