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版无缝压印金葱膜生产用掺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053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版无缝压印金葱膜生产用掺混机,包括掺混箱体,掺混箱体的内腔顶部转动连接有密封盘,掺混箱体的内腔底部转动连接有驱动轴杆,且驱动轴杆的底部伸出掺混箱体的底部,掺混箱体的底部中间设置有掺混电机,且掺混电机的顶部动力输出端与驱动轴杆伸出掺混箱体底部的一端相连接,掺混箱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支撑腿柱,驱动轴杆的顶部固接有上研磨台,上研磨台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盛料筒,且盛料筒的顶部贯穿密封盘的顶部,两组盛料筒的内腔底部相互贴近的一侧均开设有漏料孔,且漏料孔的内腔底部贯穿上研磨台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获得颗粒度相同的金葱粉颗粒原料,提高后续的有版无缝压印金葱膜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版无缝压印金葱膜生产用掺混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
,具体为一种有版无缝压印金葱膜生产用掺混机。
技术介绍
金葱膜又叫闪光膜,用于物体表面装饰,其材质可分分为PP材料与PVC材料两种,金葱膜是经过特殊膜版压延在材料表面形成磨砂纹理,根据膜版不同,可产生不同图案效果,金葱膜为继镭射膜之后的新型环保材料之一,与普通的金葱粉区别是:表面非撒金葱粉或镀铝粉所产生的效果,而是利用光学原理在膜的表面压印的效果,闪亮点不会像撒金葱粉一样容易脱落,因而更环保、更持久、更安全。在对有版无缝压印金葱膜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会对使用到的哑光金葱粉原料和镜面金葱粉原料进行掺混拌料,而通常情况下直接对两者进行掺混,这样无法获得颗粒度相同的金葱粉颗粒原料,影响后续的有版无缝压印金葱膜的加工质量,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有版无缝压印金葱膜生产用掺混机,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版无缝压印金葱膜生产用掺混机,解决现有技术无法获得颗粒度相同的金葱粉颗粒原料而影响后续的有版无缝压印金葱膜的加工质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版无缝压印金葱膜生产用掺混机,包括掺混箱体,所述掺混箱体的内腔顶部转动连接有密封盘,所述掺混箱体的内腔底部转动连接有驱动轴杆,且驱动轴杆的底部伸出掺混箱体的底部,所述掺混箱体的底部中间设置有掺混电机,且掺混电机的顶部动力输出端与驱动轴杆伸出掺混箱体底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掺混箱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支撑腿柱,所述驱动轴杆的顶部固接有上研磨台,所述上研磨台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盛料筒,且盛料筒的顶部贯穿密封盘的顶部,两组所述盛料筒的内腔底部相互贴近的一侧均开设有漏料孔,且漏料孔的内腔底部贯穿上研磨台的底部,所述驱动轴杆的外壁上端转动连接有承载台和筛分圆台,所述筛分圆台位于承载台的下方,且筛分圆台与掺混箱体相固接,所述承载台的顶部固接有与上研磨台相配合的下研磨台,且下研磨台活动套接在驱动轴杆上,所述驱动轴杆的外壁上下两端均固接有拌料叶,且拌料叶位于筛分圆台的下方,所述掺混箱体的左右两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一出料口,且第一出料口的内腔与掺混箱体的内腔底部相连通,所述掺混箱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密封塞,且密封塞伸入第一出料口的内腔,所述掺混箱体的左右两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二出料口,且第二出料口的内腔底部与筛分圆台的顶部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承载台的圆周外壁固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数量为四组,且四组连接座远离承载台中心处的一端均与掺混箱体相固接;所述筛分圆台的上表面圆周外壁开设有筛分窗口,且筛分窗口的内腔底部贯穿筛分圆台的下表面,所述筛分窗口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筛分窗口的内腔均设置有精密筛网。优选的,所述承载台和筛分圆台之间设置有导流台罩,所述导流台罩的内腔底部开设有与驱动轴杆相配合的导流窗口。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将研磨后的原料向筛分圆台顶部居中位置输送,便于筛分。优选的,所述下研磨台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与驱动轴杆相配合的让位通孔。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驱动轴杆在下研磨台位置处的转动调节。优选的,两组所述盛料筒的内腔底部均固接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远离漏料孔的一端高于贴近漏料孔的一端。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将原料向漏料孔中导流输送。优选的,所述驱动轴杆的外壁底部转动连接有导料圆台,且导料圆台的内腔底部与掺混箱体的内腔底部相固接。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将掺混好的原料向第一出料口处导流输送。优选的,下端所述拌料叶与导料圆台之间为间隙配合。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避免拌料叶拌料掺混时与导料圆台发生干涉的情况。优选的,所述掺混箱体的外壁左右两端对称固接有导料管,且导料管的内腔与第二出料口的腔相连通,两组所述导料管的下方均设置有盛料盒,两组所述盛料盒的底部均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与掺混箱体相固接。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对筛分留下的未完全研磨粉碎的原料从第二出料口排出收集。优选的,两组所述盛料筒的外部均固接有定位环板,所述定位环板位于密封盘的顶部,且定位环板通过螺钉与密封盘相固接。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对盛料筒在密封盘上的安装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通过本技术方案的设计,通过上研磨台和下研磨台的配合,便于对哑光金葱粉原料和镜面金葱粉原料进行同步研磨粉碎并初步掺混;第二:通过本技术方案的设计,通过导流台罩,所述导流台罩和导流窗口的配合,便于将研磨后的金葱粉原料向筛分圆台顶部居中位置输送,通过精密筛网进行筛分,从而便于获得颗粒度相同的金葱粉颗粒原料;第三:通过本技术方案的设计,通过掺混电机带动拌料叶对筛分后落到掺混箱体内腔底部的颗粒度相同的哑光金葱粉原料和镜面金葱粉原料进行充分的掺混拌料,提高后续的有版无缝压印金葱膜的加工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承载台与连接座的连接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精密筛网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导料板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掺混箱体,2-密封盘,3-驱动轴杆,4-掺混电机,5-支撑腿柱,6-上研磨台,7-盛料筒,8-漏料孔,9-承载台,10-筛分圆台,11-下研磨台,12-拌料叶,13-第一出料口,14-密封塞,15-第二出料口,16-导料管,17-盛料盒,18-支撑板,19-连接座,20-筛分窗口,21-精密筛网,22-导料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有版无缝压印金葱膜生产用掺混机,包括掺混箱体1,其特征在于:掺混箱体1的内腔顶部转动连接有密封盘2,掺混箱体1的内腔底部转动连接有驱动轴杆3,且驱动轴杆3的底部伸出掺混箱体1的底部,掺混箱体1的底部中间设置有掺混电机4,且掺混电机4的顶部动力输出端与驱动轴杆3伸出掺混箱体1底部的一端相连接,掺混箱体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支撑腿柱5,驱动轴杆3的顶部固接有上研磨台6,上研磨台6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盛料筒7,且盛料筒7的顶部贯穿密封盘2的顶部,两组盛料筒7的内腔底部相互贴近的一侧均开设有漏料孔8,且漏料孔8的内腔底部贯穿上研磨台6的底部,两组盛料筒7的内腔底部均固接有导料板22,导料板22远离漏料孔8的一端高于贴近漏料孔8的一端,便于将原料向漏料孔8中导流输送,两组盛料筒7的外部均固接有定位环板,定位环板位于密封盘2的顶部,且定位环板通过螺钉与密封盘2相固接,便于对盛料筒7在密封盘2上的安装固定(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4),驱动轴杆3的外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版无缝压印金葱膜生产用掺混机,包括掺混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混箱体(1)的内腔顶部转动连接有密封盘(2),所述掺混箱体(1)的内腔底部转动连接有驱动轴杆(3),且驱动轴杆(3)的底部伸出掺混箱体(1)的底部,所述掺混箱体(1)的底部中间设置有掺混电机(4),且掺混电机(4)的顶部动力输出端与驱动轴杆(3)伸出掺混箱体(1)底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掺混箱体(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支撑腿柱(5),所述驱动轴杆(3)的顶部固接有上研磨台(6),所述上研磨台(6)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盛料筒(7),且盛料筒(7)的顶部贯穿密封盘(2)的顶部,两组所述盛料筒(7)的内腔底部相互贴近的一侧均开设有漏料孔(8),且漏料孔(8)的内腔底部贯穿上研磨台(6)的底部,所述驱动轴杆(3)的外壁上端转动连接有承载台(9)和筛分圆台(10),所述筛分圆台(10)位于承载台(9)的下方,且筛分圆台(10)与掺混箱体(1)相固接,所述承载台(9)的顶部固接有与上研磨台(6)相配合的下研磨台(11),且下研磨台(11)活动套接在驱动轴杆(3)上,所述驱动轴杆(3)的外壁上下两端均固接有拌料叶(12),且拌料叶(12)位于筛分圆台(10)的下方,所述掺混箱体(1)的左右两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一出料口(13),且第一出料口(13)的内腔与掺混箱体(1)的内腔底部相连通,所述掺混箱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密封塞(14),且密封塞(14)伸入第一出料口(13)的内腔,所述掺混箱体(1)的左右两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二出料口(15),且第二出料口(15)的内腔底部与筛分圆台(10)的顶部位于同一平面内;/n所述承载台(9)的圆周外壁固接有连接座(19),所述连接座(19)的数量为四组,且四组连接座(19)远离承载台(9)中心处的一端均与掺混箱体(1)相固接;/n所述筛分圆台(10)的上表面圆周外壁开设有筛分窗口(20),且筛分窗口(20)的内腔底部贯穿筛分圆台(10)的下表面,所述筛分窗口(20)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筛分窗口(20)的内腔均设置有精密筛网(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版无缝压印金葱膜生产用掺混机,包括掺混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混箱体(1)的内腔顶部转动连接有密封盘(2),所述掺混箱体(1)的内腔底部转动连接有驱动轴杆(3),且驱动轴杆(3)的底部伸出掺混箱体(1)的底部,所述掺混箱体(1)的底部中间设置有掺混电机(4),且掺混电机(4)的顶部动力输出端与驱动轴杆(3)伸出掺混箱体(1)底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掺混箱体(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支撑腿柱(5),所述驱动轴杆(3)的顶部固接有上研磨台(6),所述上研磨台(6)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盛料筒(7),且盛料筒(7)的顶部贯穿密封盘(2)的顶部,两组所述盛料筒(7)的内腔底部相互贴近的一侧均开设有漏料孔(8),且漏料孔(8)的内腔底部贯穿上研磨台(6)的底部,所述驱动轴杆(3)的外壁上端转动连接有承载台(9)和筛分圆台(10),所述筛分圆台(10)位于承载台(9)的下方,且筛分圆台(10)与掺混箱体(1)相固接,所述承载台(9)的顶部固接有与上研磨台(6)相配合的下研磨台(11),且下研磨台(11)活动套接在驱动轴杆(3)上,所述驱动轴杆(3)的外壁上下两端均固接有拌料叶(12),且拌料叶(12)位于筛分圆台(10)的下方,所述掺混箱体(1)的左右两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一出料口(13),且第一出料口(13)的内腔与掺混箱体(1)的内腔底部相连通,所述掺混箱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密封塞(14),且密封塞(14)伸入第一出料口(13)的内腔,所述掺混箱体(1)的左右两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二出料口(15),且第二出料口(15)的内腔底部与筛分圆台(10)的顶部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承载台(9)的圆周外壁固接有连接座(19),所述连接座(19)的数量为四组,且四组连接座(19)远离承载台(9)中心处的一端均与掺混箱体(1)相固接;
所述筛分圆台(10)的上表面圆周外壁开设有筛分窗口(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雨纯李萌萌李阳花磊洪元梁树林廖良闯温和旭
申请(专利权)人:新沂市宏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