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植物群落及其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9729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海岸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岸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包括步骤:以当地平均高潮位置处为种植下限线,以海岸线位置处为种植上限线;所述种植区域中,以靠近所述种植下限线20%~40%的区域为第一种植区,以靠近所述种植上限线20%~40%的区域为第三种植区,以所述第一种植区和所述第三种植区之间的区域为第二种植区;在所述第一种植区依次种植白茅和过江藤;在所述第二种植区依次种植蒺藜和白茅;在所述第三种植区依次种植蒺藜、白茅和过江藤;养护形成植物群落。本发明专利技术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综合海水淹没频次和时间、植物特性等因素,进行合理组合与配置,形成有层次、植物多样性且稳定的海岸防护生态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岸植物群落及其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岸生态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海岸植物群落,以及一种海岸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热带亚热带海岸礁石和海岸沙滩,常年风吹浪袭,基质条件稳定性和保水性较差,且具有高盐、高湿、土壤贫瘠、多台风侵袭等极端恶劣环境特征,植物很难生长,难以形成稳定、持久的植物群落。为尽快构建海岸礁石、沙滩生态防护体系,恢复植物群落,发挥相应的防风、固沙、护岸等功能,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海岸礁石、沙滩环境种植植物时,植物首先受到礁石、沙滩的种植基质的盐碱影响,同时受大风、海浪动力作用形成的盐雾影响。基质盐碱和不稳定性决定植物的生存和定居,盐雾沉落于植物枝叶上造成生理脱水,严重时枯萎渍死。因此,导致海岸礁石和海岸沙滩等地区植被种植且存活。目前,虽然已有许多通过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对海岸礁石和海岸沙滩等地区改良的措施。但是,对于提高植被在海岸礁石和海岸沙滩等地区的存活率,恢复海岸植被,形成稳定的群落结构,仍缺乏有效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岸植物群落及其构建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海岸礁石和海岸沙滩等地区植被存活率低,难以形成稳定的群落结构,固沙护岸效果差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海岸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当地平均高潮位置处为种植下限线,以海岸线位置处为种植上限线,将所述种植下限线和所述种植上限线之间的区域设定为种植区域;所述种植区域中,以靠近所述种植下限线20%~40%的区域为第一种植区,以靠近所述种植上限线20%~40%的区域为第三种植区,以所述第一种植区和所述第三种植区之间的区域为第二种植区;在所述第一种植区依次种植白茅和过江藤;在所述第二种植区依次种植蒺藜和白茅;在所述第三种植区依次种植蒺藜、白茅和过江藤;养护形成植物群落。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种植区依次种植白茅和过江藤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第一种植区采用根茎繁殖方式种植白茅,对已种植的白茅进行养护;自白茅种植日起15天~20天后,采用扦插繁殖方式种植过江藤,对已种植的过江藤进行养护。优选地,在所述第二种植区依次种植蒺藜和白茅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第二种植区采用种子繁殖方式种植蒺藜后;自蒺藜苗高为10厘米~15厘米时,采用根茎繁殖方式种植白茅,对已种植的白茅进行养护。优选地,在所述第三种植区依次种植蒺藜、白茅和过江藤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第三种植区采用种子繁殖方式种植蒺藜后;自蒺藜苗高为10厘米~15厘米时,采用根茎繁殖方式种植白茅,对已种植的白茅进行养护;自白茅种植日起15天~20天后,采用扦插繁殖方式种植过江藤,对已种植的过江藤进行养护。优选地,所述采用根茎繁殖方式种植白茅的方法包括:以3支~7支带根茎的白茅为一株,种植到深度为20厘米~25厘米的种植穴中,回填白茅种植土;和/或,采用扦插繁殖方式种植过江藤的步骤包括:获取过江藤的茎段后,在湿润的过江藤种植土中进行扦插。优选地,采用种子繁殖方式种植蒺藜的步骤包括:去除成熟蒺藜果的果壳和果刺,得到蒺藜种子;用盐度为5‰~7‰的海水对所述蒺藜种子浸泡24小时~30小时后,撒播到蒺藜种植土中;在蒺藜苗高为4厘米~7厘米时,除去弱苗和过密苗;在蒺藜苗高为10厘米~15厘米时,按种植间距为30厘米~40厘米留2株~3株壮苗;优选地,采用种子繁殖方式种植蒺藜的步骤包括:去除成熟蒺藜果的果壳和果刺,得到蒺藜种子;用盐度为5‰~7‰的海水对所述蒺藜种子浸泡24小时~30小时后,按种植穴间距为30厘米~40厘米,在种植穴的蒺藜种植土中点播5颗~8颗蒺藜种子;在蒺藜苗高为10厘米~15厘米时,每个种植穴中留2株~3株壮苗,并施用叶面肥和植物生长素。优选地,对已种植的白茅进行养护的步骤包括:对已种植的白茅自种植日起12天~16天内,每天用盐度为5‰~9‰的海水浇淋一次;自种植日起第13天~28天之间,每天用盐度为10‰~15‰的海水浇淋一次;自种植日起1周后,施用叶面肥和植物生长素。优选地,对已种植的过江藤进行养护的步骤包括:对已种植的过江藤自种植日起的第一周内,每天用盐度为3‰~5‰的海水在上午和下午各浇淋一次;自种植日起的第2周~3周之间,每天用盐度为7‰~9‰的海水浇淋一次;自种植日起1周后,施用叶面肥和植物生长素。优选地,所述第一种植区中,白茅和过江藤的种植比例为1:(0.8~1.2),种植间距为30厘米~40厘米。优选地,所述第二种植区中,蒺藜和白茅的种植比例为1:(0.8~1.2),种植间距为30厘米~40厘米。优选地,所述高程区中,蒺藜、白茅和过江藤的种植比例为1:(0.8~1.2):(0.8~1.2),种植间距为30厘米~40厘米。优选地,所述过江藤茎段选自:茎基段、含有1个~2个茎节的茎中段、含有3~5个茎节的茎顶段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白茅种植土中包括质量比为(1~2):(1~4)的沙土和红壤土。优选地,所述蒺藜种植土中包括质量比为(2~4):1的沙土和红壤土。优选地,所述过江藤种植土中包括质量比为(1~4):1的沙土和红壤土。优选地,所述生长素浓度为120mg/L~160mg/L。优选地,所述叶面肥选自:磷酸二氢钾、腐殖酸、氨基酸、微肥中的至少一种。相应地,一种海岸植物群落,所述海岸植物群落以当地平均高潮位置处为种植下限线,以海岸线位置处为种植上限线,将所述种植下限线和所述种植上限线之间的区域设定为种植区域;所述种植区域包括:第一种植区、第二种植区和第三种植区;所述第一种植区包括:靠近所述种植下限线20%~40%的区域,所述第一种植区设置有白茅和过江藤;所述第三种植区包括:靠近所述种植上限线20%~40%的区域,所述第三种植区设置有植蒺藜、白茅和过江藤;所述第二种植区包括:所述第一种植区和所述第三种植区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二种植区设置有蒺藜和白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海岸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以当地平均高潮位置处为种植下限线,以海岸线位置处为种植上限线,将所述种植下限线和所述种植上限线之间的区域设定为种植区域。以靠近所述种植下限线20%~40%的区域为第一种植区,该第一种植区相对而言受海水潮汐淹没的时间和频次较高,土壤中盐度含量相对较高,对植物的盐度耐受能力要求较高。第一种植区依次种植盐度耐受能力较好的白茅和过江藤,白茅是阳生性植物,通过先种植的白茅,白茅的直立茎枝叶能为后种植的偏阴生性的过江藤提供半阴的环境,更有利于过江藤的存活和生长。以靠近种植上限线20%~40%的区域为第三种植区,该区域土壤中盐度含量低,对植物的盐度耐受能力要求低,蒺藜、白茅和过江藤均适宜在该区域生长,通过依次种植蒺藜、白茅和过江藤,不但有利于各植物的存活和生长,而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岸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以当地平均高潮位置处为种植下限线,以海岸线位置处为种植上限线,将所述种植下限线和所述种植上限线之间的区域设定为种植区域;所述种植区域中,以靠近所述种植下限线20%~40%的区域为第一种植区,以靠近所述种植上限线20%~40%的区域为第三种植区,以所述第一种植区和所述第三种植区之间的区域为第二种植区;/n在所述第一种植区依次种植白茅和过江藤;/n在所述第二种植区依次种植蒺藜和白茅;/n在所述第三种植区依次种植蒺藜、白茅和过江藤;/n养护形成植物群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岸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以当地平均高潮位置处为种植下限线,以海岸线位置处为种植上限线,将所述种植下限线和所述种植上限线之间的区域设定为种植区域;所述种植区域中,以靠近所述种植下限线20%~40%的区域为第一种植区,以靠近所述种植上限线20%~40%的区域为第三种植区,以所述第一种植区和所述第三种植区之间的区域为第二种植区;
在所述第一种植区依次种植白茅和过江藤;
在所述第二种植区依次种植蒺藜和白茅;
在所述第三种植区依次种植蒺藜、白茅和过江藤;
养护形成植物群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岸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种植区依次种植白茅和过江藤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一种植区采用根茎繁殖方式种植白茅,对已种植的白茅进行养护;
自白茅种植日起15天~20天后,采用扦插繁殖方式种植过江藤,对已种植的过江藤进行养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岸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种植区依次种植蒺藜和白茅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二种植区采用种子繁殖方式种植蒺藜后;
自蒺藜苗高为10厘米~15厘米时,采用根茎繁殖方式种植白茅,对已种植的白茅进行养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岸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种植区依次种植蒺藜、白茅和过江藤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三种植区采用种子繁殖方式种植蒺藜后;
自蒺藜苗高为10厘米~15厘米时,采用根茎繁殖方式种植白茅,对已种植的白茅进行养护;
自白茅种植日起15天~20天后,采用扦插繁殖方式种植过江藤,对已种植的过江藤进行养护。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海岸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根茎繁殖方式种植白茅的方法包括:以3支~7支带根茎的白茅为一株,种植到深度为20厘米~25厘米的种植穴中,回填白茅种植土;和/或,
采用扦插繁殖方式种植过江藤的步骤包括:获取过江藤的茎段后,在湿润的过江藤种植土中进行扦插;和/或,
采用种子繁殖方式种植蒺藜的步骤包括:
去除成熟蒺藜果的果壳和果刺,得到蒺藜种子;
用盐度为5‰~7‰的海水对所述蒺藜种子浸泡24小时~30小时后,撒播到蒺藜种植土中;
在蒺藜苗高为4厘米~7厘米时,除去弱苗和过密苗;
在蒺藜苗高为10厘米~15厘米时,按种植间距为30~厘米40厘米留2株~3株壮苗;
或者,
去除成熟蒺藜果的果壳和果刺,得到蒺藜种子;
用盐度为5‰~7‰的海水对所述蒺藜种子浸泡24小时~30小时后,按种植穴间距为30厘米~40厘米,在种植穴的蒺藜种植土中点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娥胡长云伍洲洲昝欣昝启杰王佐霖赵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小洲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