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矩限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9642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8
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矩限制器中,对外插于配置于同轴上的第1旋转体及第2旋转体的第1外周面及第2外周面的螺旋弹簧与所述第1外周面之间的最大静止摩擦力和所述螺旋弹簧与所述第2外周面之间的最大静止摩擦力设置有差异,以使得在将向使所述螺旋弹簧扩径的方向的旋转转矩向所述第1旋转体或第2旋转体施加时,在所述旋转转矩小于预定值的状态下,所述第1旋转体及第2旋转体经由所述螺旋弹簧而一体旋转,并且,当所述旋转转矩超过预定值时,所述第1旋转体及第2旋转体的一方和所述螺旋弹簧相对于所述第1旋转体及第2旋转体的另一方相对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转矩限制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片材供给机构中的分离辊等而利用的转矩限制器。
技术介绍
以下的转矩限制器作为将纸等片材一张一张地供给的片材供给机构中的分离辊等而广泛地受到利用,该转矩限制器具备内圈体、卷绕于所述内圈体的螺旋弹簧及供卷绕有所述螺旋弹簧的状态的内圈体内插的中空的外圈体,并构成为在向所述外圈体施加的外力(旋转转矩)为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禁止所述外圈体相对于所述内圈体绕着轴线相对旋转且在所述外力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容许所述外圈体相对于所述内圈体绕着轴线相对旋转(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所述螺旋弹簧具有向所述内圈体卷绕的主体部和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部向径向外方延伸且与所述外圈体卡合的卡合片,当所述外圈体绕着轴线向一侧旋转时,所述卡合片被推动而所述螺旋弹簧的紧固力变松。详细而言,在作用于所述外圈体的绕着轴线向一侧的外力为所述螺旋弹簧的紧固力以下的情况下,所述外圈体被所述螺旋弹簧禁止绕着轴线向一侧的旋转。另一方面,当所述外力超过所述螺旋弹簧的紧固力时,通过所述外圈体而所述螺旋弹簧被设为开放状态,由此,容许所述外圈体与所述螺旋弹簧一起相对于所述内圈体绕着轴线相对旋转。以所述转矩限制器作为片材供给机构中的分离辊来利用的情况为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所述转矩限制器的动作。所述片材供给机构具备:供给辊,由来自动力源的动力驱动绕着轴线旋转而将片材送入;及转矩限制器,以与所述供给辊之间夹持片材的方式与所述供给辊相对配置,并作为分离辊发挥作用。在此,所述供给辊及所述转矩限制器构成为,所述供给辊与所述片材之间的供给辊侧摩擦力及所述转矩限制器与所述片材之间的转矩限制器侧摩擦力比层叠的片材间的片材间摩擦力大。详细来说,在所述供给辊与所述转矩限制器之间夹持搬送一张片材时,与所述供给辊的旋转相应地而利用供给辊侧摩擦力搬送所述片材,且与所述片材的搬送相应地而利用转矩限制器侧摩擦力使所述转矩限制器进行从动旋转。即,经由由所述供给辊搬送的片材而在所述转矩限制器的外圈体上作用绕着轴线朝向一侧的外力。通过将该外力以超过所述阈值的方式进行设定,从而在送入了一张片材的情况下,所述外圈体与所述螺旋弹簧一起相对于所述内圈体绕着轴线旋转。另一方面,在所述供给辊与所述转矩限制器之间将多张片材以层叠状态夹持时,如前所述,由于供给辊侧摩擦力及转矩限制器侧摩擦力双方比片材间摩擦力大,所以所述多张片材中的仅与所述供给辊接触的一张片材一边相对于其他的片材滑动一边由所述供给辊搬送。此时,与片材间摩擦力相应的力从由所述供给辊搬送的供给辊侧片材经由与所述转矩限制器接触的转矩限制器侧片材而作用于所述转矩限制器的所述外圈体。然而,在该状态下作用于所述外圈体的力为所述阈值以下,因此,所述外圈体由所述螺旋弹簧防止旋转。这样,在所述转矩限制器中,反复出现所述螺旋弹簧相对于所述内圈体绕着轴线以滑动接触状态相对旋转的状态(在所述片材供给机构中,在所述供给辊与所述转矩限制器之间仅夹持一张片材,所述片材由所述供给辊搬送,伴随于所述片材的搬送而所述外圈体及所述螺旋弹簧相对于所述内圈体绕着轴线相对旋转的状态)和所述螺旋弹簧相对于所述内圈体不能相对旋转的状态(在所述片材供给机构中,在所述供给辊与所述转矩限制器之间将多张片材以层叠状态夹持,仅与所述供给辊接触的片材一边相对于邻接的其他的片材滑动一边由所述供给辊搬送,所述外圈体及所述螺旋弹簧相对于所述内圈体不相对旋转的状态)。在所述以往的转矩限制器中,由于作用于所述外圈体的力向所述螺旋弹簧的卡合片局部地施加,所以存在难以使耐久性提高这一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8567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该以往技术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以下的转矩限制器:配置于同轴上的第1旋转体及第2旋转体经由螺旋弹簧而连结,在作用于所述第1旋转体或第2旋转体的旋转转矩小于预定值时,所述第1旋转体及第2旋转体经由所述螺旋弹簧而一体旋转,并且,当所述旋转转矩超过预定值时,所述第1旋转体及第2旋转体的一方与所述螺旋弹簧一起相对于所述第1旋转体及第2旋转体的另一方相对旋转,该转矩限制器能够谋求耐久性的提高。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矩限制器,该转矩限制器具备:第1旋转体,具有朝向轴线方向一侧的第1端面及从所述第1端面的径向外端部向轴线方向另一侧延伸的第1外周面;第2旋转体,具有朝向轴线方向另一侧的第2端面及从所述第2端面的径向外端部向轴线方向一侧延伸的第2外周面,所述第2旋转体以所述第2端面中的第2抵接区域与所述第1端面中的第1抵接区域抵接的状态与所述第1旋转体配置于同轴上;及螺旋弹簧,以跨所述第1外周面及第2外周面的方式外插,对所述螺旋弹簧与所述第1外周面之间的最大静止摩擦力和所述螺旋弹簧与所述第2外周面之间的最大静止摩擦力设置有差异,以使得在将向使所述螺旋弹簧扩径的方向的旋转转矩向所述第1旋转体或第2旋转体施加时,在所述旋转转矩小于预定值的状态下,所述第1旋转体及第2旋转体经由所述螺旋弹簧而一体旋转,并且,当所述旋转转矩超过预定值时,所述第1旋转体及第2旋转体的一方和所述螺旋弹簧相对于所述第1旋转体及第2旋转体的另一方相对旋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转矩限制器,由于具备具有第1端面及第1外周面的第1旋转体、具有第2端面及第2外周面的第2旋转体、及螺旋弹簧,所述第1旋转体及第2旋转体以所述第1端面的第1抵接区域与所述第2端面的第2抵接区域抵接的状态配置于同轴上,所述螺旋弹簧以跨所述第1外周面及第2外周面的方式外插于所述第1旋转体及第2旋转体,对所述螺旋弹簧与所述第1外周面之间的最大静止摩擦力和所述螺旋弹簧与所述第2外周面之间的最大静止摩擦力设置有差异,以使得在将向使所述螺旋弹簧扩径的方向的旋转转矩向所述第1旋转体或第2旋转体施加时,在所述旋转转矩小于预定值的状态下,所述第1旋转体及第2旋转体经由所述螺旋弹簧而一体旋转,并且,当所述旋转转矩超过预定值时,所述第1旋转体及第2旋转体的一方和所述螺旋弹簧相对于所述第1旋转体及第2旋转体的另一方相对旋转,因此,能够防止向所述螺旋弹簧施加局部的旋转转矩,能够谋求耐久性的提高。优选的是,所述螺旋弹簧的截面形状被设为以下的长方形形状,该长方形形状具有与所述第1外周面及第2外周面抵接的内边、从所述内边的两端部向径向外方延伸的一对侧边、及将所述一对侧边的径向外端部彼此连结的外边,且所述内边及所述外边比所述一对侧边长。根据该优选的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或减少所述螺旋弹簧进入在所述第1旋转体及第2旋转体之间可能产生的间隙的情况,能够谋求支承所述第1旋转体及第2旋转体的支承构造的简化。在一方式中,所述第1端面中的径向外方部分形成所述第1抵接区域,所述第2端面中的径向外方部分形成所述第2抵接区域,所述第1旋转体包括:主体部,具有所述第1端面及所述第1外周面;内插轴,在比所述第1抵接区域靠径向内方处从所述主体部向轴线方向一侧延伸;及外方延伸轴,从所述主体部向轴线方向另一侧延伸,所述第2旋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矩限制器,其特征在于,/n具备:第1旋转体,具有朝向轴线方向一侧的第1端面及从所述第1端面的径向外端部向轴线方向另一侧延伸的第1外周面;第2旋转体,具有朝向轴线方向另一侧的第2端面及从所述第2端面的径向外端部向轴线方向一侧延伸的第2外周面,所述第2旋转体以所述第2端面中的第2抵接区域与所述第1端面中的第1抵接区域抵接的状态与所述第1旋转体配置于同轴上;及螺旋弹簧,以跨所述第1外周面及第2外周面的方式外插,/n对所述螺旋弹簧与所述第1外周面之间的最大静止摩擦力和所述螺旋弹簧与所述第2外周面之间的最大静止摩擦力设置有差异,以使得在将向使所述螺旋弹簧扩径的方向的旋转转矩向所述第1旋转体或第2旋转体施加时,在所述旋转转矩小于预定值的状态下,所述第1旋转体及第2旋转体经由所述螺旋弹簧而一体旋转,并且,当所述旋转转矩超过预定值时,所述第1旋转体及第2旋转体的一方和所述螺旋弹簧相对于所述第1旋转体及第2旋转体的另一方相对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201 JP 2018-0161461.一种转矩限制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1旋转体,具有朝向轴线方向一侧的第1端面及从所述第1端面的径向外端部向轴线方向另一侧延伸的第1外周面;第2旋转体,具有朝向轴线方向另一侧的第2端面及从所述第2端面的径向外端部向轴线方向一侧延伸的第2外周面,所述第2旋转体以所述第2端面中的第2抵接区域与所述第1端面中的第1抵接区域抵接的状态与所述第1旋转体配置于同轴上;及螺旋弹簧,以跨所述第1外周面及第2外周面的方式外插,
对所述螺旋弹簧与所述第1外周面之间的最大静止摩擦力和所述螺旋弹簧与所述第2外周面之间的最大静止摩擦力设置有差异,以使得在将向使所述螺旋弹簧扩径的方向的旋转转矩向所述第1旋转体或第2旋转体施加时,在所述旋转转矩小于预定值的状态下,所述第1旋转体及第2旋转体经由所述螺旋弹簧而一体旋转,并且,当所述旋转转矩超过预定值时,所述第1旋转体及第2旋转体的一方和所述螺旋弹簧相对于所述第1旋转体及第2旋转体的另一方相对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矩限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弹簧的截面形状被设为以下的长方形形状,该长方形形状具有与所述第1外周面及第2外周面抵接的内边、从所述内边的两端部向径向外方延伸的一对侧边、及将所述一对侧边的径向外端部彼此连结的外边,且所述内边及所述外边比所述一对侧边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矩限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端面中的径向外方部分形成所述第1抵接区域,
所述第2端面中的径向外方部分形成所述第2抵接区域,
所述第1旋转体包括:主体部,具有所述第1端面及所述第1外周面;内插轴,在比所述第1抵接区域靠径向内方处从所述主体部向轴线方向一侧延伸;及外方延伸轴,从所述主体部向轴线方向另一侧延伸,
所述第2旋转体包括:筒状的主体部,具有所述第2端面及所述第2外周面,在比所述第2抵接区域靠径向内方处设置有供所述内插轴以绕着轴线旋转自如的方式插入的轴承孔;及外圈体,以与所述第2外周面之间区划出收容所述螺旋弹簧的空间的状态一体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谷龙庆
申请(专利权)人:新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