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池监控终端的保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监控
,具体为一种用于电池监控终端的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主要用于铁路牵引变电站、通讯机房及UPS电源的蓄电池状态监测及分析,是以电池内阻、端电压为主要监测参数,对电池性能状态进行监测的电池故障在线监测系统。发现性能严重劣化故障电池立即报警;跟踪电池的性能均衡性,为电池“精细”维护提供依据。通常是跟蓄电池组一起放置在码放架上,由于蓄电池组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热量,为了方便蓄电池组的散热,码放架一般为无遮挡的杆架组成。虽然有利于蓄电池组的通风散热,但也使码放架上的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机盒暴露在外部,空气中的灰尘容易吸附在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的机盒外壁以及开设在其外壁散热口处的网罩上,进而使得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的散热受阻。而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散热受阻后,其机盒内部长时间保持高温状态,加快了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机盒内电气元件的老化,不利于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的安全使用。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定期对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的机盒表面进行去尘。针对去尘问题,通常会遇到以下阻碍:一、由于码放架上还有蓄电池组及其连接的电路,需要保持干燥的环境,所以不能清洁时不能用水液直接清洁,以免水液溅到蓄电池组及其连接的电路上;二、由于每天都对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机盒进行清洁,需要工作人员每天都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实施起来不太现实,因此,对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机盒的清洁去尘的周期间隔较长,不使用水液进行去尘,则难以清除干净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机盒表面的灰尘; >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电池监控终端的保护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监控终端的保护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针对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机盒外壁清洁去尘所遇到的阻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池监控终端的保护结构,包括保护盒,所述保护盒包括盒架组件和防尘板组件,所述盒架组件为立方型杆架结构,所述防尘板组件共四组,四组防尘板组件分别安装在盒架组件的上下两侧和左右两侧;所述盒架组件包括主架,所述主架的前部安装有方型环盖,所述主架的后部安装有限位件,所述主架包括后板,所述后板前壁的四角处焊接有角杆,所述方型环盖包括环体,所述环体的四角均焊接有角块,所述限位件包括握杆,所述握杆的前端焊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前端套接有硅胶套帽;所述防尘板组件包括边框和防尘叶片,所述边框包括前框体、后框体和侧框体,所述前框体、后框体和防尘叶片的两端端壁均开设有螺纹孔和插孔,所述侧框体的两端均开设有侧框插孔,所述侧框体的外侧壁焊接有环盖插孔,所述侧框体的内侧壁均匀焊接有限位柱,所述防尘叶片的横截面呈波浪型,所述防尘叶片的波浪拐角共四个,四个波浪拐角均为°,相邻的所述防尘叶片之间隔有散热通槽。优选的,所述后板为方形板,所述后板的中部开设有限位螺孔,所述角杆为L型直杆,所述角杆杆体的前端开设有角杆螺纹孔,所述角杆的阴角两端的端壁均开设有角杆滑槽,所述环体为方形环体结构,所述角块的中部开设有环盖插孔,且环盖插孔与角杆螺纹孔相对齐,所述角块的内侧边部开设有环盖滑槽,且环盖滑槽与角杆滑槽相对齐,所述螺纹杆与限位螺孔相螺接。优选的,所述侧框体共两组,且两组所述侧框体呈左右对称状分布,所述前框体位于两组侧框体的前端部夹腔内,所述后框体位于两组侧框体的后端部夹腔内,所述侧框插孔和螺纹孔通过螺丝顶紧固连接,所述防尘叶片均匀分布在两组侧框体的夹腔中,所述限位柱插接在插孔的孔腔中。优选的,所述角杆滑槽槽腔中插接有滑块,且滑块沿角杆滑槽的槽腔滑动。优选的,所述环盖插孔和角杆螺纹孔通过螺丝钉紧固连接,所述滑块的前端部位于环盖滑槽的槽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防尘板组件完成对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的防尘,并通过滑块在角杆滑槽内插拔,实现防尘板组件的取放,方便对防尘组件进行清洁去尘。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场景使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保护盒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盒架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的A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主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5的B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方形盖环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图7的C处放大图;图9为本技术限位件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防尘板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图10的D处放大图;图12为本技术边框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图13的E处放大图;图14为本技术防尘板组件的装配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前框体端部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后框体端部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侧框体端部结构示意图一;图18为本技术侧框体端部结构示意图二;图19为本技术防尘叶片端部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技术层架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001-码放架,002-层架,003-蓄电池,004-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100-保护盒,200-盒架组件,210-主架,211-后板,212-角杆,220-方型环盖,221-环体,222-角块,230-限位件,231-握杆,232-螺纹杆,233-硅胶套帽,201-限位螺孔,202-角杆螺纹孔,203-角杆滑槽,204-环盖插孔,205-环盖滑槽,300-防尘板组件,310-边框,311-前框体,312-后框体,313-侧框体,320-防尘叶片,330-散热通槽,301-螺纹孔,302-插孔,303-侧框插孔,304-滑块,305-限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0,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池监控终端的保护结构,包括保护盒100,保护盒100包括盒架组件200和防尘板组件300,盒架组件200为立方型杆架结构,防尘板组件300共四组,四组防尘板组件300分别安装在盒架组件200的上下两侧和左右两侧。将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004有主架210的前端端口插入主架210的内腔,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004的四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池监控终端的保护结构,包括保护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盒(100)包括盒架组件(200)和防尘板组件(300),所述盒架组件(200)为立方型杆架结构,所述防尘板组件(300)共四组,四组防尘板组件(300)分别安装在盒架组件(200)的上下两侧和左右两侧;/n所述盒架组件(200)包括主架(210),所述主架(210)的前部安装有方型环盖(220),所述主架(210)的后部安装有限位件(230),所述主架(210)包括后板(211),所述后板(211)前壁的四角处焊接有角杆(212),所述方型环盖(220)包括环体(221),所述环体(221)的四角均焊接有角块(222),所述限位件(230)包括握杆(231),所述握杆(231)的前端焊接有螺纹杆(232),所述螺纹杆(232)的前端套接有硅胶套帽(233);/n所述防尘板组件(300)包括边框(310)和防尘叶片(320),所述边框(310)包括前框体(311)、后框体(312)和侧框体(313),所述前框体(311)、后框体(312)和防尘叶片(320)的两端端壁均开设有螺纹孔(301)和插孔(30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池监控终端的保护结构,包括保护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盒(100)包括盒架组件(200)和防尘板组件(300),所述盒架组件(200)为立方型杆架结构,所述防尘板组件(300)共四组,四组防尘板组件(300)分别安装在盒架组件(200)的上下两侧和左右两侧;
所述盒架组件(200)包括主架(210),所述主架(210)的前部安装有方型环盖(220),所述主架(210)的后部安装有限位件(230),所述主架(210)包括后板(211),所述后板(211)前壁的四角处焊接有角杆(212),所述方型环盖(220)包括环体(221),所述环体(221)的四角均焊接有角块(222),所述限位件(230)包括握杆(231),所述握杆(231)的前端焊接有螺纹杆(232),所述螺纹杆(232)的前端套接有硅胶套帽(233);
所述防尘板组件(300)包括边框(310)和防尘叶片(320),所述边框(310)包括前框体(311)、后框体(312)和侧框体(313),所述前框体(311)、后框体(312)和防尘叶片(320)的两端端壁均开设有螺纹孔(301)和插孔(302),所述侧框体(313)的两端均开设有侧框插孔(303),所述侧框体(313)的外侧壁焊接有环盖插孔(204),所述侧框体(313)的内侧壁均匀焊接有限位柱(305),所述防尘叶片(320)的横截面呈波浪型,所述防尘叶片(320)的波浪拐角共四个,四个波浪拐角均为90°,相邻的所述防尘叶片(320)之间隔有散热通槽(3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池监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威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赛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