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透明OLED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9416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4
本申请属于OLED器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柔性透明OLED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柔性透明OLED器件结构包括柔性透明基材、设于柔性透明基材上的第一透明电极、设于第一透明电极上的有机异质结膜层、设于有机异质结膜层上的有机功能层、设于有机功能层上的第二透明电极层、设于第二透明电极层上的有机增透膜、与第一透明电极连接的第一引出电极、与第二透明电极连接的第二引出电极,从而在保证柔性透明OLED器件结构的器件性能的情况下,解决现有的柔性透明OLED器件制备过程中存在的设备要求高、制作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透明OLED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属于OLED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透明OLED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光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OLED利用超薄有机层发光原理,具有超轻,超薄,柔性,透明等诸多优点,在照明与显示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透明OLED器件大多采用ITO、银纳米线、碳纳米管、石墨烯、超薄金属膜以及超薄金属薄膜的介质/金属/介质(DMD)结构做透明电极。由于ITO中包含有昂贵的稀缺元素铟,并且由于氧化物材料固有的脆性,已不能满足当前蓬勃发展的柔性电子器件的应用需求。基于银纳米线、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透明电极都具有高的表面粗糙度,经常会造成器件短路故障,并且由于在导电薄膜中的不规则分布和其对光具有较强的散射作用,常常会存在雾度问题。单纯的超薄金属膜虽可具有低的面电阻(≤8Ω/sq),但光透过率较低(75%左右);超薄金属薄膜的介质/金属/介质(D/M/D)结构同样受制于氧化物介质层的脆性问题,机械柔性较差。另外,上述透明电极大都需要溅射或印刷工艺制备,对于柔性OLED器件往往需要额外购买预沉积透明电极的衬底或者购置大型的溅射或印刷设备来制作透明电极,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透明OLED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柔性透明OLED器件制备过程中透明电极电阻率,透光性和机械柔性等问题,同时降低对设备的要求,缩减制作成本。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柔性透明OLED器件结构,所述柔性透明OLED器件结构包括:柔性透明基材;设于所述柔性透明基材上的第一透明电极;设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以及所述柔性透明基材上的有机异质结膜层;设于所述有机异质结膜层上的有机功能层;设于所述有机功能层上的第二透明电极层;设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上的有机增透膜;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连接的第一引出电极;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连接的第二引出电极。可选的,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至少有一项为多层金属电极。可选的,所述多层金属电极包括高能籽晶层以及设于所述高能籽晶层上的多个高导层。可选的,所述高能籽晶层的厚度为0.5-3nm。可选的,所述有机异质结膜层包括至少一层N型有机半导体薄膜和至少一层P型有机半导体薄膜,其中所述N型有机半导体薄膜与所述P型有机半导体薄膜交错设置。可选的,所述有机功能层包括依序层叠设置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激子阻挡层、发光层、激子阻挡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可选的,所述柔性透明OLED器件结构还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采用有机阻隔薄膜和无机阻隔薄膜交替叠加的方式封装。本申请第二方面还提供了柔性透明OLED器件结构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采用热蒸发的方式依序在透明透明基材上形成第一透明电极、有机异质结膜层、有机功能层、第二透明电极层、有机增透膜、第一引出电极、第二引出电极;其中,所述第一引出电极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引出电极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连接。可选的,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或者溅射的方式形成封装层,以封装所述柔性透明OLED器件结构。可选的,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由热蒸发形成的籽晶层以及在所述籽晶层上热蒸发形成的多个高导层组成。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透明OLED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柔性透明OLED器件结构包括柔性透明基材、设于柔性透明基材上的第一透明电极、设于第一透明电极上的有机异质结膜层、设于有机异质结膜层上的有机功能层、设于有机功能层上的第二透明电极层、设于第二透明电极层上的有机增透膜、与第一透明电极连接的第一引出电极、与第二透明电极连接的第二引出电极,从而在保证柔性透明OLED器件结构的器件性能的情况下,解决现有的柔性透明OLED器件制备过程中存在的设备要求高、制作成本高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透明OLED器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层金属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异质结膜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柔性透明OLED器件结构,所述柔性透明OLED器件结构包括柔性透明基材101、第一透明电极102、有机异质结结膜层103、有机功能层104、第二透明电极层105、有机增透膜106、第一引出电极1081以及第二引出电极1082。第一透明电极102形成于柔性透明基材101上,有机异质结膜层103设于第一透明电极102以及柔性透明基材101上的预设部分区域,使得有机异质结膜层103同时与第一透明电极102以及柔性透明基材101接触,有机功能层104设于有机异质结膜层103表面,第二透明电极层105设于有机功能层104表面,并由第一引出电极1081与第一透明电极102连接作为电极引出,由第二引出电极1082与第二透明电极105连接作为电极引出,从而在工作中接入外部输入的信号以驱动OLED器件点亮。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透明电极102、有机异质结结膜层103、有机功能层104、第二透明电极层105、有机增透膜106、第一引出电极1081以及第二引出电极1082均可以通过真空蒸镀的方式依序形成于柔性透明基材101上。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透明电极102与第一引出电极1081的重合部分宽度大于3mm,第二透明电极105与第二引出电极1082的重合部分宽度大于3m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102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105至少有一项为多层金属电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明电极102可以为多层金属电极,第二透明电极105也可以为多层金属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透明OLED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透明OLED器件结构包括:/n柔性透明基材;/n设于所述柔性透明基材上的第一透明电极;/n设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以及所述柔性透明基材上的有机异质结膜层;/n设于所述有机异质结膜层上的有机功能层;/n设于所述有机功能层上的第二透明电极层;/n设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上的有机增透膜;/n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连接的第一引出电极;/n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连接的第二引出电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透明OLED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透明OLED器件结构包括:
柔性透明基材;
设于所述柔性透明基材上的第一透明电极;
设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以及所述柔性透明基材上的有机异质结膜层;
设于所述有机异质结膜层上的有机功能层;
设于所述有机功能层上的第二透明电极层;
设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上的有机增透膜;
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连接的第一引出电极;
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连接的第二引出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透明OLED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至少有一项为多层金属电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透明OLED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金属电极包括高能籽晶层以及设于所述高能籽晶层上的多个高导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透明OLED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能籽晶层的厚度为0.5-3n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透明OLED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异质结膜层包括至少一层N型有机半导体薄膜和至少一层P型有机半导体薄膜,其中所述N型有机半导体薄膜与所述P型有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创刘纪文金凌易子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美晨曦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