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频炉节能感应线圈及中频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9394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频炉节能感应线圈及中频炉,包括第一吸收线圈、加热线圈和第二吸收线圈,第一吸收线圈、加热线圈和第二吸收线圈均由空心管按同一螺旋方向缠绕形成;第一吸收线圈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以及加热线圈的第三接头靠近感应线圈的第一端设置,加热线圈的第四接头以及第二吸收线圈的第五接头和第六接头靠近感应线圈的第二端设置;第一接头、第三接头和第五接头用于接入冷却水,第二接头、第四接头和第六接头用于接出冷却水;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的外壁用于与交流电源连接;加热线圈由一个空心管形成,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分别靠近感应线圈的两端设置,避免了由多条空心管形成加热线圈时,在感应线圈中部形成接头而产生漏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频炉节能感应线圈及中频炉
本技术涉及中频炉
,尤其涉及一种中频炉节能感应线圈及中频炉。
技术介绍
常用的中频炉为利用物料的感应电热效应而使物料加热或熔化的电炉。其主要部件有感应器、炉体、电源、电容和控制系统等。当交变电流通过感应器的感应线圈时,在感应线圈周围产生交变磁场,炉内导电材料在交变磁场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势。在炉料表面一定深度形成电流(涡流),炉料靠涡流加热熔化。因此,感应线圈的性能直接影响中频炉的加热效果。在现有技术中,感应线圈常由多个空心管缠绕形成,导致在感应线圈中部形成接头,使得感应线圈间隙过大,进而导致感应线圈漏磁严重,影响中频炉的加热效果、增加中频炉的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中频炉节能感应线圈及中频炉,用以解决感应线圈由多个空心管缠绕形成时在感应线圈中部形成接头,导致感应线圈漏磁严重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中频炉节能感应线圈,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吸收线圈、加热线圈和第二吸收线圈;所述第一吸收线圈、所述加热线圈和所述第二吸收线圈均由空心管按同一螺旋方向缠绕形成;所述第一吸收线圈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以及所述加热线圈的第三接头靠近所述感应线圈的第一端设置,所述加热线圈的第四接头以及所述第二吸收线圈的第五接头和第六接头靠近所述感应线圈的第二端设置;所述第一接头、所述第三接头和所述第五接头用于接入冷却水,所述第二接头、所述第四接头和所述第六接头用于接出冷却水;所述第三接头和所述第四接头的外壁用于与交流电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头和所述第三接头相对设置,所述第四接头和所述第五接头相对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接头具有向所述感应线圈第二端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四接头具有向所述感应线圈第一端延伸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均沿所述感应线圈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上均设有电源连接铜件,所述电源连接铜件用于与交流电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收线圈、所述加热线圈和所述第二吸收线圈均包括多匝线圈;每匝线圈包括感应部和弯折部,各所述感应部均呈圆环状,相邻两个所述感应部之间通过所述弯折部连接。进一步地,各所述弯折部的长度均小于各所述感应部的长度。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固定件,各所述固定件均沿所述感应线圈轴向设置,各匝线圈均分别与每一所述固定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感应线圈外侧,在所述感应线圈外侧圆周方向上,各所述固定件间隔均布设置。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螺栓,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每圈线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螺栓连接。一种中频炉,包括上述的中频炉节能感应线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频炉节能感应线圈,第一吸收线圈、加热线圈和第二吸收线圈均由空心管按同一螺旋方向缠绕形成;第一吸收线圈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以及加热线圈的第三接头靠近感应线圈的第一端设置,加热线圈的第四接头以及第二吸收线圈的第五接头和第六接头靠近感应线圈的第二端设置;第一接头、第三接头和第五接头用于接入冷却水,第二接头、第四接头和第六接头用于接出冷却水;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的外壁用于与交流电源连接;加热线圈由一个空心管形成,加热线圈的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以及第一吸收线圈和第二吸收线圈的接头分别靠近感应线圈的两端设置,避免了由多条空心管形成感应线圈时,在感应线圈中部形成接头导致的间隙过大,进而减少了漏磁的产生。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频炉节能感应线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吸收线圈;11:第一接头;12:第二接头;2:加热线圈;21:第三接头;211:第一延伸部;22:第四接头;221:第二延伸部;23:电源连接铜件;3:第二吸收线圈;31:第五接头;32:第六接头;4:感应部;5:弯折部;6:固定件;7:连接螺栓。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频炉节能感应线圈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中频炉节能感应线圈及中频炉。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频炉节能感应线圈,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吸收线圈1、加热线圈2和第二吸收线圈3;所述第一吸收线圈1、所述加热线圈2和所述第二吸收线圈3均由空心管按同一螺旋方向缠绕形成;所述第一吸收线圈1的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以及所述加热线圈2的第三接头21靠近所述感应线圈的第一端设置,所述加热线圈2的第四接头22以及所述第二吸收线圈3的第五接头31和第六接头32靠近所述感应线圈的第二端设置;所述第一接头11、所述第三接头21和所述第五接头31用于接入冷却水,所述第二接头12、所述第四接头22和所述第六接头32用于接出冷却水;所述第三接头21和所述第四接头22的外壁用于与交流电源连接。加热线圈2由一个空心管形成,加热线圈2的所述第三接头21和所述第四接头22以及第一吸收线圈1和第二吸收线圈3的接头分别靠近感应线圈的两端设置,避免了由多条空心管形成感应线圈时,在感应线圈中部形成接头导致的间隙过大,进而减少了漏磁的产生。可以理解的,空心管应当为金属材质的,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本实施例优选的,空心管为紫铜材质的挤压制铜管;空心管的截面形状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优选的,空心管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头12和所述第三接头21相对设置,所述第四接头22和所述第五接头31相对设置,应当理解的,第二接头12和第三接头21是相对但不连通的,同样的,第四接头22和第五接头31也相对但不连通的;通过将第二接头12和第三接头21相对设置、将第四接头22和第五接头31相对设置,可实现将第一吸收线圈1、加热线圈2和第二吸收线圈3的接续,以形成感应线圈。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接头21具有向所述感应线圈第二端延伸的第一延伸部211,所述第四接头22具有向所述感应线圈第一端延伸的第二延伸部221,所述第一延伸部211和所述第二延伸部221均沿所述感应线圈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一延伸部211和所述第二延伸部221上均设有电源连接铜件23,所述电源连接铜件23用于与交流电源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收线圈1、所述加热线圈2和所述第二吸收线圈3均包括多匝线圈;每匝线圈包括感应部4和弯折部5,各所述感应部4均呈圆环状,并且各所述感应部4沿所述感应线圈的轴向依次等距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感应部4之间通过所述弯折部5连接;以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频炉节能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吸收线圈、加热线圈和第二吸收线圈;所述第一吸收线圈、所述加热线圈和所述第二吸收线圈均由空心管按同一螺旋方向缠绕形成;所述第一吸收线圈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以及所述加热线圈的第三接头靠近所述感应线圈的第一端设置,所述加热线圈的第四接头以及所述第二吸收线圈的第五接头和第六接头靠近所述感应线圈的第二端设置;所述第一接头、所述第三接头和所述第五接头用于接入冷却水,所述第二接头、所述第四接头和所述第六接头用于接出冷却水;所述第三接头和所述第四接头的外壁用于与交流电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频炉节能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吸收线圈、加热线圈和第二吸收线圈;所述第一吸收线圈、所述加热线圈和所述第二吸收线圈均由空心管按同一螺旋方向缠绕形成;所述第一吸收线圈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以及所述加热线圈的第三接头靠近所述感应线圈的第一端设置,所述加热线圈的第四接头以及所述第二吸收线圈的第五接头和第六接头靠近所述感应线圈的第二端设置;所述第一接头、所述第三接头和所述第五接头用于接入冷却水,所述第二接头、所述第四接头和所述第六接头用于接出冷却水;所述第三接头和所述第四接头的外壁用于与交流电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炉节能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和所述第三接头相对设置,所述第四接头和所述第五接头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频炉节能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头具有向所述感应线圈第二端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四接头具有向所述感应线圈第一端延伸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均沿所述感应线圈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上均设有电源连接铜件,所述电源连接铜件用于与交流电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国富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飞马电炉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