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9365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终端,包括:机壳,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显示屏,设置于机壳中;3D拍摄装置,被配置为获取被拍摄对象的3D图像,包括设置于第一端部的第一彩色摄像头和设置于第二端部的第二彩色摄像头。如此,能够充分利用3D终端自身的尺寸来设置两个彩色摄像头的间距,与传统的相邻设置的双摄像头相比,3D拍摄效果或3D显示效果更符合用户所看到的真实立体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终端
本技术涉及一种3D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有些3D终端在一侧设置相邻的双摄像头实现3D拍摄。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双摄像头的间距受限,难以获得具有合理视差值的视差图像,对3D拍摄效果或3D显示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例如从用户(既是拍摄者也是观看者)的角度观察,不符合用户所看到的真实立体场景。此外,由于双摄像头的间距受限,能进行3D拍摄的距离或范围也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在一个方案中,提供了一种3D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显示屏,设置于机壳中;3D拍摄装置,被配置为获取被拍摄对象的3D图像,包括设置于第一端部的第一彩色摄像头和设置于第二端部的第二彩色摄像头。如此,能够充分利用3D终端自身的尺寸来设置两个彩色摄像头的间距,与传统的相邻设置的双摄像头相比,3D拍摄效果或3D显示效果更符合用户(既是拍摄者也是观看者)所看到的真实立体场景。此外,由于两个彩色摄像头的间距相较于传统的相邻设置的双摄像头得以增加,能进行3D拍摄的距离或范围也得到扩大。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壳包括机壳正面和机壳背面,显示屏设置于机壳正面,3D拍摄装置设置于机壳背面。在一些实施例中,3D终端还包括景深摄像头,被配置为获取被拍摄对象的景深信息,景深摄像头和第一彩色摄像头设置于同一摄像头模组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壳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彩色摄像头设置于第一侧边和第一端部相交的角部,第二彩色摄像头设置于第一侧边和第二端部相交的角部。在一些实施例中,3D终端还包括伸缩部,设置于机壳的第二端部且被收纳在机壳内部,第二彩色摄像头设置于伸缩部中,伸缩部被配置为通过伸缩实现第二彩色摄像头的移位。通过这种设置方式,能够进一步扩大双摄像头间距的选择范围,以获得更合理的视差值,从而得到较好的3D拍摄效果或3D显示效果。基于两个彩色摄像头的间距可调的设置方式,能够根据要拍摄的对象调整两个彩色摄像头的间距,从而得到较好的3D拍摄效果或3D显示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3D终端还包括枢转部,可枢转地连接至机壳的第二端部并可被收纳在机壳内部,第二彩色摄像头设置于枢转部中,枢转部被配置为通过枢转实现第二彩色摄像头的移位。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壳背面具有凹陷部,凹陷部包括第一凹陷区和比第一凹陷区深的第二凹陷区,第二彩色摄像头设置在枢转部上,从而第二彩色摄像头在枢转部被收纳时面朝内地被收纳在第二凹陷区中。通过这种设置方式,能够在不影响3D终端机壳背面的视觉平整性和美观的情况下,优化双摄像头间距的选择,以获得更合理的视差值,从而得到较好的3D拍摄效果或3D显示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彩色摄像头与第二彩色摄像头位于同一平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是多视点裸眼3D显示屏,3D终端还包括3D处理装置,被配置为实现在多视点裸眼3D显示屏中渲染并显示所获取的3D图像。在一些实施例中,多视点裸眼3D显示屏包括多个复合像素,多个复合像素中的每个复合像素包括多个复合子像素,多个复合子像素中的每个复合子像素包括对应多个视点的多个子像素。在一些实施例中,3D终端还包括人眼追踪装置,被配置为确定用户眼部的空间位置;3D处理装置被配置为根据用户眼部的空间位置确定眼部所在的视点,并基于所获取的3D图像,渲染每个复合子像素中与视点对应的子像素。在一些实施例中,3D终端还包括摄像头调节单元,被配置为调节第一彩色摄像头和第二彩色摄像头的拍摄参数,以实时地调整所获取的3D图像的3D呈现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调节单元还被配置为在多视点裸眼3D显示屏中呈现可操作的摄像头调节图标。在一些实施例中,3D图像为已拍摄的3D图像、针对待拍摄图像进行取景所获得的3D图像。利用这种3D终端,能够实现“边看边拍边调”或者说“所见即所得”的3D拍摄,即实时地调整所获取的3D图像的3D呈现效果。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技术。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3D终端的背面示意图,其中,第一彩色摄像头设置于第一侧边和第一端部相交的角部,第二彩色摄像头设置于第一侧边和第二端部相交的角部;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3D终端的背面示意图,其中,第一彩色摄像头设置于第一侧边和第一端部相交的角部,第二彩色摄像头设置于伸缩部中,伸缩部设置于机壳的第二端部且被收纳在机壳内部;图3A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3D终端的背面示意图,其中,第一彩色摄像头设置于第一侧边和第一端部相交的角部,第二彩色摄像头设置于枢转部中,枢转部可枢转地连接至机壳的第二端部并可被收纳在机壳内部;图3B是图3A所示的3D终端从第二侧边观察的侧面示意图;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3D终端的正面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3D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所示3D终端的人眼追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4所示3D终端的人眼追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3D终端;110:机壳;111:第一端部;112:第二端部;113:第一侧边;114:第二侧边;120:3D拍摄装置;121:第一彩色摄像头;122:第二彩色摄像头;123:景深摄像头;124:伸缩部;P1:伸出路径;125:枢转部;P2:枢转路径;126:凹陷部;127:第一凹陷区;128:第二凹陷区;200:3D终端;220:3D拍摄装置;221:第一彩色摄像头;222:第二彩色摄像头;223:景深摄像头;230:人眼追踪装置;231:人眼追踪器;231a:第一黑白摄像头;231b:第二黑白摄像头;231c:黑白摄像头;231d:景深摄像头;232:人眼追踪图像处理器;233:人眼追踪数据接口;240:多视点裸眼3D显示屏;CP:复合像素;CSP:复合子像素;SP:子像素;250:摄像头调节单元;OBJ:调节对象;260:信号接口;270:3D处理装置;280:处理器;281:寄存器;282:GPU。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3D终端,可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壳,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具有间距;/n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机壳中;/n3D拍摄装置,被配置为获取被拍摄对象的3D图像,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一彩色摄像头和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二彩色摄像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具有间距;
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机壳中;
3D拍摄装置,被配置为获取被拍摄对象的3D图像,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一彩色摄像头和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二彩色摄像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机壳正面和机壳背面,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机壳正面,所述3D拍摄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壳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景深摄像头,被配置为获取所述被拍摄对象的景深信息,所述景深摄像头和所述第一彩色摄像头设置于同一摄像头模组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3D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
所述第一彩色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一端部相交的角部,所述第二彩色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端部相交的角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部,设置于所述机壳的第二端部且被收纳在机壳内部,所述第二彩色摄像头设置于所述伸缩部中,所述伸缩部被配置为通过伸缩实现所述第二彩色摄像头的移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枢转部,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机壳的第二端部并可被收纳在所述机壳内部,所述第二彩色摄像头设置于所述枢转部中,所述枢转部被配置为通过枢转实现所述第二彩色摄像头的移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3D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背面具有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鸿浩黄玲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芯海视界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视觉技术创投私人有限公司刁鸿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